言论

民间力量与华文教育/利亮时教授

回顾马来半岛华文教育约一百多年的发展史,在独立前其大部分时间是处于一种自生自长,自给自足的情况。当时的华文教育得以维持及发展,有赖于华人先辈们在人力和物力上的大力支持。

从独立到后来马来西亚的成立,华文教育曾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1969年5月13日的种族冲突过后,经济重组,政策的重新制定,确实对华人社会,甚至整个国家造成负面的影响。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1970年代国家渐进式放弃多元,而致力一元目标的马来化教育政策,让华文教育重新得到本身族群的重视和支持,令华文小学生源回流,以及独立中学得以复兴。

注入新思维办好华教

华人社会长期的努力,让华文教育维持在一个小康的局面,而内部的不利因素仍然存在。要永续经营这块文化园地,我们族群本身要集合内部的力量,以及外部的资源,致力让华文教育朝现代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前进。我们感谢先贤们的牺牲精神的同时,也必须有更多新的思维注入华文教育的革新,这方能把华文教育办得更好。

华文教育需要民间团体的鼎力支持,在民主社会里头,领导层的良性竞争是值得鼓励的。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的前辈们,应该引入更多愿意付出的华人青壮世代。华文教育必须有更多年轻领袖的参与,让新思维注入,才可让华文教育在本国走得更稳和更远。

作为前辈,必须思考一件事,华人的力量已非1960年代可比,面对一个主政的强大族群,我们不能继续停留在上世纪的思维和运作路线。

海纳百川长远布局

让华文教育永续在这个国家,就必须有长远的布局,而且心胸要更宽大和具备自信,海纳百川方可使之有更宽广的发展道路。

前辈们应懂得放下,或者退居第二线,我们一味的执着,这跟前首相马哈迪有何分别呢?孔子的圣人境界,我们这些凡夫虽然做不到,但是我们必须认清一点,我们的寿元是有限的,太多的执念,最终只是让自己难过,而且落得黯然离去的窘境。

我们还居住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同胞们,民间力量是我们的基础,大家应该清楚当下的局面,任何的分裂都会导致危机的到来。

(作者为台湾高雄师大东南亚暨南亚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

反应

 

森美兰

周世扬:5所百年华小 森州见证华教成长

(芙蓉17日讯)罗白州议员周世扬指出,全马共有逾80所百年华小,而森州则有5所,是华校在我国耕耘及华社推动华教的见证。

他表示,大马独立60多年以来,华教道路艰辛坎坷,然而在华社先贤的维护下,至今全国共有逾百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华校,其中83所是华小,其余20多所则是华中。

他昨日为“芙蓉启华小学100周年校庆庆典”主持开幕致词时,这么表示。

他说,华教在百年后的今天,必须认真探讨华小未来的转型,以及华教在软硬体方面的发展,以让华教在我国有更好的未来。

“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百年之后的华小、百年之后的华教,要朝什么方向?相信黑暗之后终将引来曙光。”

董事长吴立沧指出,为迎接启华小学创校100周年,今早进行“启华·梅江行”,其意义是让参与者体验及了解启华所经历的发展过程。

他表示,希望参与者,尤其是同学们能透过活动,记得并感激历届董事、家协理事、校友会理事、校长及学校工友们为教育所作出的贡献及牺牲,从而启发下一代对华教的热诚及爱护,在未来继续发展华文教育。

代校长陈金玉表示,“启华·梅江行”活动让参与者共同回顾学校的办学历史,深深感受到历代先贤的付出及奉献。

“他们的汗水与坚持,铸就我们今天的辉煌,希望我们的学生能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继续传承与发扬优良传统,为学校书写另一个百年的辉煌篇章。”

稍早前,启华进行“启华·梅江行”活动,以森美兰梅江五属会馆为起点,步行到沉香,之后再回到启华小学,路程为1公里。

森美兰梅江五属会馆会长陈怀国说,先辈们于1928年建竣梅江五属会馆大楼和教室,并将之前设在沉香路口的启华学校搬迁到梅江五属会馆后方的建筑物,掀开启华学校新的教育旅程。

出席者尚有沉香州议员吴金财、副董事长黄发廉、校友会主席陈国新、家协主席陈沁怡及代校长陈金玉等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