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创富的趋势/张永麒
2020年爆发的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让大马的经济和民生遭受重大的打击。为了要疫后重新建立,必须要有对策,要有突破重围的智慧。
在疫情恶化封锁时,加速了使用数字科技,特别是视讯会议、电子送餐、电子商务等以互联网和科技为媒介的产品,因此,成为了一种趋势。
智能社会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人民已经生活在其中,不得不面对其所带来的冲击,生活和工作面对干扰,需要调度去适应。
大马的经济要在国际上继续竞争,也必须要搭上智能化、数字化的列车,才可以继续保有优势,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以在蓝海继续翱翔。
大马的媒体和论述一般上没有主张“智能社会”的名字,反而多是用“数字经济”此词汇,例如“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大蓝图”等。
或者,民间和政府的另一个用词是“工业革命4.0”,以表达使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经济形态,与生产的过程和产能有关。
然而,民间和政府似乎对“智能社会”的描述并不注意,也不注重,比较少出现在媒体和领袖的言论中,因此,人民会感觉比较陌生。
有时候领袖都注重商业和工业的竞争,特别强调国内生产总值,失业率等数字指标,却很少关注人民活在“数字经济”下的品质和人性的追求。
领袖追求“量变”
领袖都在追求“量变”,认为“量变”是衡量一个国家进步的最好指标,往往忽略了更重要的“质变”,即人民的个人和生活质素是否提升了。
经历过一年半载的艰难抗疫经验,国家和人民需要从新设置发展的趋势,应该平衡“量变”和“质变”,以便让人民活出全方位的生活素质。
追求金钱的财富是重要的,以便可以满足物资的需求,例如住房、汽车、美食等,这是基本的人权,人活着的基本需求。
另外,就是精神财富的追求,看来比较抽象,因此,也比较不容易看见,只能够通过软性文化和教育活动来进行,以便平衡内在与外在。
【习近平访马】马中签2备忘录 加强AI与数字经济合作

郑栅洁(前左)与哥宾星(前右)在习近平(后排左起)与安华见证下,交换了解备忘录。
(布城17日讯)马来西亚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签署两份了解备忘录,加强双方在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AI)领域的合作。
双方配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大马进行3天官访,于昨日进行备忘录签署仪式,并由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与习近平共同见证,数字部长哥宾星与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代表两国交换备忘录。
数字经济相关的了解备忘录,涵盖两国各项合作,包括政策协调与监管对接、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科技创新及人才发展。
数字部今日在文告中指出,将成立由中国国家数据局与大马数字部代表组成的“数字经济联合工作队”,推动城市与企业协作。
人工智能相关的了解备忘录则聚焦加强两国的技术交流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将交换人工智能道德指南、探索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应用、安全风险应对,以及提升公众的人工智能知识和专业素养。
这两份了解备忘录是大马与中国交换的31项了解备忘录和合作协议之一。
此外,马来西亚数字经济机构(MDEC)也与中国浙江大学签署意向书(LOI),合作推动数字转型、人工智能及智慧城市发展。
浙江大学以“浙江模式”著称,强调政府引导、公私协作与长期战略规划,将数字科技深度融合于治理、经济与社会各个层面。并孕育众多知名创新者与企业家,例如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云深处科技创始人朱秋国,以及Manycore Tech的创始人黄晓煌与陈航。
哥宾星指出,这些合作有助加速大马数字转型,与政府愿景一致,对我国数字生态系统的基础建设、网络安全及人才培育至关重要。
他表示,大马作为今年东盟轮值主席国,与中方合作将提升我国在区域数字议题的影响力,并推动即将在9月举行的首届吉隆坡智能城市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