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星辰大海上的中文/南洋社论

当中国的航天科技一再突破及奔向太空,更开启了华夏民族探索星辰大海的征途。

自此,中文也开始成为浩瀚太空上,另一个重要人类语言。

中国自行研发的空间站已开始投入营运,而美国等主导的国际空间站将按计划在2024年退役,届时中国将成为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

当年美国拦阻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计划,以免太空高端科技扩散,却料不到中国在受辱后以极短的时间攻克空间站技术,现在看回去,真的应了一句:当年你爱理不理,现在让你高攀不起!

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是由世界6大太空机构及16个国家联手;而中国则以1对16的实力,追逐飞天梦。

空间站的建设,是为人类航向更遥远太空做好准备,华夏民族的飞天梦不会止于“天宫”空间站,朝向太空其他星球载人航天,是其挑战的目标。

当年,美国等在国际空间站设下“中国人不可进入”,现在“天宫”在天,算是一洗耻辱。

至今,除了美国,中国已和17个国家合作,以在空间站进行太空科学实验,而其空间站的操作系统采用中文。中文是继英俄文之后,另一个天上文字。

不在“天宫”合作名单内的全球航天大国美国,对中文的应用,很有意见。美国宇航局就认为,中国空间站上面的操作系统采用中文,是对美国在太空权威的挑衅。

对此,一些网民说,中国空间站不用中文,那用什么?

为了进入中国空间站,各参与国的宇航员已经在学着中文。德国宇航员马天,一名航天材料专家,他从2012年起开始努力学中文。“就如,要在俄罗斯‘联盟号’飞船上工作,各国宇航员都必须学习俄语一样,未来在中国的飞船或空间站工作,一切也都会使用中文。”

中文,不论在天或地,已越来越重要。虽在短期内无法超越英文,不过世界各国对中文的重视度已在大大改变。

不过,回望马来西亚华裔,报考数据却显示年轻一代开始“放弃”这古老难学的语言。

最明显的例子是,报考大马教育文凭(SPM)华文科的考生连年减少,从2018年的5万2000多人下跌到2020年4万8000多人。

这是华文教育警讯。这不啻反映年轻一辈不重视本身的母语;其二是完全没留意到正在“翻天覆地”走向世界前沿的华夏世界。

世界形势在变,难道华裔新一代却“无感”?

反应

 

言论

中国数学家将引领全球?/许世平

最近上海复旦大学举行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年度会议,顶级美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预言,“2030年中国培养的新一代数学家将引领全球”。

他说,这“将会吸引更多外国优秀学者到中国研究数学,形成人才发展的正循环”;还强调:“数学对解决当今挑战,例如人工智能,起着根本性作用”。

由丘成桐倡导创设的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是国际华人数学界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顶级学术盛会,目标是为加强全球华人数学家的联系,研讨前沿数学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促进世界数学科学的发展。

探讨数学领域新挑战

此每三年一度的盛会,先后在北京、台北、香港、杭州、南京等城市举办过,而主题为“数学新前沿·改造科学与人类的推动力”的本届大会,汇聚全球华人数学精英,共同探讨数学相关领域的新挑战、新进展。

此类数学盛会堪可与国际数学大会媲美,早于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2届国际数学大会,站在当时数学研究最前沿的希尔伯特提出了“23个数学问题”的演说,预示20世纪数学发展的进程。

整个世纪都沿着希尔伯特所提出的23个问题的方向发展,各种数学新分支,及数学新方法相继诞生,全球数学家都为解决这些数学难题而拼搏奋战。

只有那些具有惊人数学才能,百折不挠及坚强毅力的数学家,才能翻越那犹如人类思维史上一座座的高峰,只要能解决任何其中一个问题,都是推动科学前进的杠杆。

丘成桐多次以“数学历史大纲”为题给师生做精彩报告,通过对数学史的整体把握和宏观思考,拓宽思维的方式,帮助大家拓展数学的新视野。

要有自主学习精神

他还以“中国数学落后美国80年”的警言,激励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独创精神,就算屡败屡战依然热诚如初,势要做个意志坚定的求索者。

“黄金和霸业最终将化为灰烬;只有追求数学的真理,才能绽放永恒光彩”,这是他恪守为学问而学问的至理。

他认为未来几年将是中国科学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国家对基础研究持续投入,科研环境不断改善,杰出数学家学成回归,获奖数学家增多,他预言未来中国数学的崛起。

然而,一切能否如他企盼的那样:“中国数学家引领全球”,像他所设想那样:“突破性的创新和创造性研究,原创性科学知识的提升,将让中国摆脱对美国技术的依赖,处在同一水平的中美才能进行平等交流”?或许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