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2022 年, “不进則退”出股市吧!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和“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是来自我们不同朝代祖先分享的众多智慧中的两个。

这两句古语或诗,是在不同的语境写出来的,但它们具有相似的含义,即任何好的结果或成就,都需要长时间的磨练和努力去实现。但只要你坚持不懈,成功就是最可能的结局。

很高兴完成我在本专栏中的第 204 篇文章了。我从来没有想到我的脑汁和灵感,可以支持我写这么久,因为我华文的造诣,只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水平。

我能坚持这么久,是因为我要把我的知识和经验,分享给我的朋友和家人,还有和我有缘的读者。

在开始这个充满挑战但令人兴奋的旅程之前,我一生中从未为报纸写过一篇文章。

真的很感谢《南洋商报》给我机会,把我的知识和经验分享给公众,也结交了很多新朋友,其中一些还成为我课程的学生。

我问我的学生,你知道谁是我文章的最忠实粉丝吗?认识我家人的会说是老婆或孩子,其实我自己才是(一笑)。

我不是自恋狂,也不能被视为是自恋狂,因为通常有美丽的脸庞或健美身材的人,才有资格成为自恋狂。当然,还有其他与外表无关的自恋狂。

我是自己的忠实粉丝,不是因为我认为我的文章写得很好(只有少过5% 文章的浏览量是超过1万5000的),是因为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新的创作,会给我带来很大的满足感。

我相信所有的艺术家(如果作家可以被视为艺术家),都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

然而,我们也有同样的痛苦,即我们可能会时不时地耗尽灵感,尤其是像我这样的兼职作家,和不是天生的写作天才。我只是热诚的作者,每周努力写作以应对向自己和读者作出的承诺。

股票交易是一门科学还是艺术?

股票交易是,(在分析股票的科学基础上),选择合适交易股票的艺术。

聚合艺术与科学

所以,它基本上是艺术和科学的聚合。

每种类型的艺术,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学习,也需要数十年时间才能掌握。

你可能听说过 一万小时定律,该定律的第一部分因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的畅销书《异常值》而广为流传。

正如格拉德威尔所说,“我们需要一万小时大约相当于十年以上高强度的密集练习,才能掌握复杂的技能和达到精英级的水平。”

但根据其他研究人员的说法,事实并非如此而已。当他们深入研究时,事实证明,第二部分定律或另一个重要变量是,即学生也必须向一位好老师学习。

练习普通水平的技能,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使你成为你所在领域的专家,你必须练习更高级的技能。

这类似于卡丁车(Go-kart)赢家,如果他们只用卡丁车和在卡丁车赛塲环境中练习,他们很可能不会成为一级方程式赛车的赢家。

练习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有些研究表明,即使有人练习了数千小时,仍然无法成为大师级的表演者。他们可能会被那些练习较少但有老师指导他们在关键时刻应该专注于什么的人胜过。

同样的事情,做一万小时可以带来进步,但并不能保证你出类拔萃。就像你是会计师一样,工作10年之后,并不能让你成为特许注册会计师。

无法成功两原因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散户在股市交易多年后,仍然无法成为成功的交易者的原因:

1. 练习时间不够多。

2. 他们只拥有大多数人广泛使用和学习的一般交易知识和技能。在股市,只有掌握了最有效和实用的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会成为赢家。

无论是艺术还是科学,完美实践可能不会发生,但进步总是有的。因此,如果你已经在股市交易了几年但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请承诺在 2022 年做出改变和改进。

爱因斯坦说:“疯狂的定义就是,一直重复做相同的事情,却期待不同的结果。”   

通过这种方式,您将能够阅读基于主题的所有文章,就像您正在参加交易和投资课程一样。

希望我们整理文章的小举动,能帮助您改进并取得更好的结果。您准备好接受这一为期一年的挑战以在股市中提升自己吗?

如果你一直在阅读本专栏的话,让我向你展示一种简单的方法来阅读我所有的文章作为新年礼物。

我们公司用关键词,创建了我在《南洋商报》专栏中的所有文章的列表。你可以输入关键字筛选你想阅读的主题,例如交易策略的应用。

一旦你在搜索字段(编号 1)中输入“application”,所有标有“application”的文章都会出现(编号 2)。然后你可以点击链接直接从南洋网站阅读原文(编号 3)。

通过这种方式,你将能够阅读基于主题的所有文章,类似于正在参加交易和投资课程一样。

如果你问我,将其与书籍或课程进行比较,我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我在这里分享的许多个人街头智慧和经验,在别处大多数是找不到的。

你在股市的 2022 年新年决议是什么?

还是只在脑中想赚钱,或会采取行动提高交易技术来赚钱?

知识转为赚钱能力

如果你仍然停留在思考而不是采取行动的阶段,让我为你提供一个可靠的方法来停止亏损,即永远离开股市。

并非所有富人都是从股市中赚钱并致富的,尽管世界上前100 位富人中的大多数人,由于10到100倍的本益比,导致其上市公司的估值或财富,立即膨胀10至100倍。

只有当行动将知识转化为赚钱的能力时,知识才是力量。

反应

 

名家专栏

亚洲沉浸在否认情绪中/Project Syndicate

在最近美国大选后的亚洲之行中我造访了香港、深圳、北京和新加坡,而看到的却只有否认。从全球股市飙升中得到了启发的亚洲人正想方设法去无视国内外的各类问题,希望它们能凭空消失。

这一点在中国尤为明显。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一直强调“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而在面临这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放缓之际,政府加大了对经济前景进行正面宣传的力度。股市情绪的改善成为了我与人交流时的首要话题——截至10月8日,沪深300指数较9月13日的低点上涨了35%。

然而这种(现已部分回落的)反弹完全是政府干预的结果。

股市信号也敢信?

当然股市一直背负着释放错误信号的骂名。这在熊市中尤其如此。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曾打趣说股市“预测了(美国)过去五次衰退中的九次”。

日本股市臭名昭著的“死猫反弹”更是一个典型案例:在1989年12月至1998年9月期间,日经225指数在累计下跌66%的过程中曾出现过四次平均幅度达34%的反弹。

尽管如此,中国人依然将近期的股市上涨视为最新刺激计划即将引发强劲经济复苏的证据。

警告成为禁忌

这种与日本的对比触动了中国的敏感神经。我与一位中国高级监管官员的对话尤为令人沮丧。

他承认对房地产和股市剧烈下跌、不断累积的债务、初步显现的通缩迹象、生产率低迷和劳动力老龄化等问题感到担忧。但当我指出这些都是日本式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典型特征时,这位官员迅速否认了这种可能性。

我并未提及2016年5月《人民日报》头版上一位“中国权威人士”发出的警告:中国可能陷入类似日本的困境。我也没有提到温家宝总理2007年对中国经济“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精准描述。

不局限于中国

尽管多年来在中国反复提到过这些观点,但这次我选择保持沉默。或许我仍在为今年早些时候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被组织者禁止发言感到不快——他们只想听“中国好故事”。

然而这波亚洲否认潮里可不只有中国不愿承认自身问题的严重性。鉴于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承诺(并一再重申)要对来自世界其他地区和中国的进口商品分别征收高达20%和60%的关税,但令我尤为吃惊的是亚洲倾向于忽视这一承诺落实后可能带来的贸易冲击的负面后果。

亚洲对此的普遍看法是特朗普只是在虚张声势以争取尽早达成协议,毕竟他在2018-2019年的第一次对华关税战中就采取过类似手段,并在2020年最终签署了效果不佳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期待习特会

在当前的经济疲软状态下,许多人认为中国政府将比当时更加顺服。

亚洲各地都在热议可能在2025年初举办的特朗普与习近平峰会,认为这将为另一次美中协议铺平道路。

这让人回想起了2017年的情景。当时特朗普和习近平举行了两次盛大的峰会,在海湖庄园和北京举行了豪华晚宴。

被紫禁城的历史氛围所深深打动的特朗普充满温情地对习近平说:“我对你感到无比亲近。”

许多人预计他们将抓住一个高光时刻去再次迅速达成协议,或者至少启动可能达成协议的进程。

香港再次伟大?

亚洲的记忆显然相当短暂。当特朗普与习近平在北京举杯时,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正紧锣密鼓地准备一份关于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的301条款报告——这份报告随后成为了特朗普2018-2019年关税议程的蓝本。

尽管场面热烈,紧随2017年峰会之后的却是一场至今仍在持续的贸易战——这与那些痴迷于交易的亚洲乐观主义者所设想的不太一样。

这种否认同样在香港展现得淋漓尽致。距我在《金融时报》发表备受争议的《我只能痛心地说香港已经完了》一文已过去了九个月。

在恒生指数出现类似于沪深300指数那种反弹的背景下我被屡次问及是否改变了看法。当我重申对二月文章中所提到的三大问题——香港与疲软的中国经济之间的紧密联系、中美冲突的夹击,以及2019年示威后日益灰暗的政治氛围的忧虑时,我那些彬彬有礼的东道主们翻了翻白眼。其中一人甚至送了我一顶印有“让香港再次伟大”字样的红色棒球帽。

我一直都采用一种类似心理学的框架来诊断美中对抗,认为其具有典型的相互依赖特征。

而我的心理学家朋友们则提醒了我在此次亚洲之行中所目睹的另一点:否认是人类最强大的防御机制。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