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

脆性骨折的危害性可严重了!/李润强

在这几个月里,为读者提供关于“骨质疏松症”的稿件,好让大家能对骨质疏松症有更清楚的认识与了解。这一期也是系列的最后一期,就谈谈“脆性骨折”。

什么是“脆性骨折”呢?如果你的年龄是在50岁以上,在轻微的创伤或者是在站立的高度跌倒,或者是在无创伤的情况下而造成骨折,这一类骨折就是所谓的“脆性骨折”。

不同部位影响各异

在无创伤或者轻微创伤的情况下会造成骨折都是因为患者的骨质已经是脆弱,而最为常见的原因就是“骨质疏松症”。

常见的脆性骨折包括了手腕骨折、脊椎骨骨折、肩膀肱骨骨折以及髋关节部位的股骨骨折。不同部位的脆性骨折所造成的影响会有所不同。

手腕骨折一般上比较常见的年龄层乃是50岁左右,在跌倒时,手掌向下压,对手腕的冲击力就会非常的大。手腕骨折,若无移位,只需包石膏大约6个星期,骨折处就会自行愈合。

患者不便之处乃是在拆了石膏之后,因为6个星期没有正常的活动手腕,手腕与手指会呈现僵硬和无力,患者就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然而如果手腕骨折移位了,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医生会置入金属片和螺丝钉,好把骨折复位和定位。手术后的康复治疗也会比较短,患者能够回复手腕正常功能也非常的高。

90%自行崩塌

对六七十岁的患者来说,最为常见的骨折乃是脊椎骨骨折。

脊椎骨骨折有90%是自行崩塌,无需跌倒或有任何创伤的,可能只是打喷嚏或是弯腰捡起轻物,脊椎骨便折断了。脊椎骨骨折发生时,患者都会有明显的背部疼痛,疼痛也会从背部脊椎处传到腹部两侧。一旦有一节脊椎骨向前崩塌了下来了,接下来第二和第三节骨折几率也非常高。

脊椎骨骨折除了会引起腰酸背痛、变得矮小、影响消化与呼吸功能之外,患者还会感觉疼痛、需卧床或坐轮椅,由于行动不便也影响了生活素质。大多数脊椎骨骨折都不需要手术治疗,然而如果脊椎骨骨折按压脊椎神经根,主管医生可能就需要为患者进行手术,稳定崩塌下来的脊椎骨。

因并发症所致

最为严重的脆性骨折就是股骨骨折。在患有股骨骨折的患者,有20至25%的患者会在1年内丧命。这并不是因为骨折,而是各种并发症如压疮、肺炎、尿袋细菌感染和败血症所致。

当中仅25%患者能够完全恢复正常,行动自如,其他50%的患者一辈子需要卧床、轮椅或使用支架或拐杖协助行动。

大多数股骨骨折都需要手术治疗,而且还需要在48小时内为伤者进行手术治疗,以减少股骨骨折之后所可能带来的并发症。

提高续发性几率

脆性骨折,可以分为“首发性骨折”与“续发性骨折”。一位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在患上首发性骨折之后的一至两年内,再患上续发性骨折的几率也会大大提高。

“骨折协调服务”则是针对所有患有首发性脆性骨折的患者,进行全面性的检查,风险评估及治疗内在的骨质疏松症,以预防续发性骨折。

续发性骨折所可能带来的伤害与影响会远远超过首发性骨折。

当你患上骨质疏松症时,除了需要治疗骨质疏松症之外,也需要评估跌倒风险以预防跌倒,也需治疗脆性骨折,预防首发性和续发性骨折。

 
 

 

反应

 

保健

李氏三联症/李润强

文字|拿督李润强

今次与大家分享我在今年1月,在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的骨质疏松症档案刊物上发表的一份文献——“李氏三联症”(骨质疏松症、脆性骨折、骨骼健康优化)。

在骨骼健康这个圈子里“打滚”了将近30年。大约30年前,我就对骨质疏松症这一个疾病有了极大的兴趣。当时也预测全球人口将在三五十年内面对人口老化的现象。当然马来西亚也会面对人口老化的问题。

与老年有关的疾病,特别是骨骼健康方面的,发病率肯定也会大大的提高。除了关节炎,骨质疏松症——这个无声无息的疾病也会是年长一族最常面对的疾病。

李氏三联症

1、骨质疏松症

打从30年前开始,我就对它产生了兴趣,也开始有些认识。经过好多年的深入研究,与世界各国的专家们交流和切磋,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好多新的知识和经验。我把这些心得与经验,运用到每一个临床病例上,不单帮病者得到最好的治疗,自己也累聚了对骨质疏松症的心得,开启了一套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案。

这一些都不单止是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更加重要的是临床上获得的众多经验和心得。

2、脆性骨折

定义乃是一位50岁以上的患者,在站立的高度跌倒,或者在轻微或无创伤之下而造成的骨折。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最主要原因乃是预防脆性骨折,特别是初发性骨折。然而,任何患者已经患上初发性骨折,就必须治疗内在的骨质疏松症,以及评估与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可能性,以预防续发性骨折。

每一次脆性骨折的发生,就会提高续发性骨折的机会,而越多次的脆性骨折,患者所面对的风险也会更高。

大家也都听过,年长者最担心的就是在年老时跌倒而造成股骨骨折,因为大多数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股骨骨折也会提高年长者死亡的机会,也有大部分的患者会因为骨折而需要长期卧床。

3、骨骼健康优化

这个概念,最近几年算是在骨科与骨质疏松症预防与治疗方面,开拓的新领域。许多年长者,都会因为膝盖关节、臀部关节,或者是腰椎失稳而需要更换关节,或者是进行腰椎定位手术。这一类的手术成功率也非常的高,一般上能够持续十至二十年。

然而,有些患者在手术几年之后却面对关节下陷与移位、螺丝钉松脱的问题。这一切问题,都是因为年长者的骨质疏松症的关系。骨质密度与素质下降,骨骼无法承受负荷,关节也就会松脱。因此,年长者在还没有进行这一类手术之前或之后,都应该进行骨质检验。如果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或者骨质偏低,就要进行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以减低关节下陷和螺丝钉松脱的可能性。

密度与素质变差

以上3项与骨质健康有关的事项,基本原理都是一样,就是因为骨质密度与骨质素质变差了,而造成最终脆性骨折、关节下陷、腰椎螺丝钉松脱等等的问题。

其预防与治疗也都是基于同样的基本原理。然而,最为棘手的还是如何提高公众对骨骼健康的醒觉,接受医生的建议,检查骨质健康而进行正确的治疗。

为高风险者诊断

另一方面,身为医者的我们,不论是家庭医生或者是专科医生,应如何说服我们自己,骨质疏松症的病例已经大大的提高?医者是否应该更加的主动为高风险一族进行检验、诊断与治疗骨质疏松症。如果身为医者的我们,对此疾病的认知不高,也没有主动的为公众进行检验和治疗,又如何能够减少脆性骨折,提高关节手术的成功率呢?

将这3项问题综合起来,好让公众与医者进一步的了解骨骼健康的重要性,为这一篇文献最重要的宗旨,也希望能够启发医者能够更加主动的为大家进行检验、诊断与治疗。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