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余

100年前的马六甲选举/林湘岐

【以古非今】林湘岐

马六甲闪电州选,让人想起100多年前的往事。

海峡殖民地核心居民早在1857年就可以每年投票选出市议会议员,任期3年,当时位于首府新加坡的立法机构则不开放民选,与马新的现况正好相反。

在属于“三州府”之一的马六甲,市区有交地税的合格选民在19世纪约有140名额,其中约90人或60%左右是华人(主要是峇峇娘惹),其余是欧裔、马来人和印度人。

■义兴头目之子当议员

税率高于门槛的居民,只要在选举中获得20票,就可当选市议员。

首名当选为华人市议员富商薛文仲,前后共担任3届,其他数人只担任1届。值得一提的是1873至1874年政坛明日之星但英年早逝的陈罗星,以及1877至1879年马六甲义兴党头目李紫燕之子、同样在任期期间去世的李德丰。

从1875年到1887年的十多年间,曾德璋(末代华人甲必丹曾佛霖之子)和陈德源(“橡胶大王”陈齐贤之父)长期担任市议员。但因公民意识不高、投票率很低,多次票数不够,要由马六甲副总督直接委任。

■青云亭开会定人选

1887年,5届市议员曾德璋退休,想交棒给马六甲永春会馆馆主李桂林之子李庆烈。当年12月的选举采用新的方式:曾德璋行使他青云亭副亭主的权力,召集华人选民先在青云亭开会,对人选达成协议后,再派出20人去投票。

结果,新任的李庆烈以21票当选,连任的陈德源则获得20票,惊险过关,各界无不称幸。

■殡葬重创投票率

不过,妙计也会失灵。1890年12月19日(星期五),选举当天碰上一场隆重的殡葬大礼,陈德源仅得10票,必须靠委任上位,英裔W. E. Smith更惨只获3票。

1891年12月3日(星期四),官民双方严阵以待,选举终于取得佳绩:李庆烈29票、荷裔J. E. Westerhout 28票、接替已故陈德源的W. E. Smith 21票,投票率之高一洗多年颓势,媒体也大书特书。

反应

 

言论

乡区华人的平衡战略/东之盈

从丹绒比艾到甲州选举,可以看得出乡区华人的投票倾向。乡区华人似乎对政治具有弹性的处理,以致让华人在政治上出现了崭新的现象,是逐步平衡政治的一种良好动向。

马华在这种情况下,将取得比前两届大选较好的成绩。乡区华人似乎比城市华人更加拥有弹性应对政治局势,不至于再让华人陷入被边缘化的处境。

马六甲州选让马华如浴火重生,避免马华在政治主流中再次被淹没,而马华再次在执政权下拥有参与权。虽然甲州州选让马华扳回一局,但还是看不出华人已经真正回流马华。

华人死守行动党,是行动党的福气,但却让华人在国阵盟党眼中缺乏代表华人的力量,最终还是靠马来选票赢取议席,无法展现马华的威望。

接下来的全国大选,行动党想依靠盟党如蓝眼与诚信党,也还是无法在马来票取得优势,最终华人所拥护的行动党依然是反对党,在国家执政权力范围内想“靠”都不必想。

上两届大选,乡区华人也跟随着城市华人一起扳倒国阵以及马华,结果上届选举马华仅剩魏家祥博士,这是柔佛亚依淡华裔选民网开一面,给马华一个生存空间。从种种迹象来看,乡区华人对国阵没有赶尽杀绝的念头,不像城市华人对巫统态度,尤其是被行动党煽动之下,绝对不与巫统“狼狈为奸”。

乡区华人“偏”巫统

乡区华人对巫统比较“友善”,认为这个国家由巫统管理,经济发展似乎比较有进展。马来人在选择巫统、土团以及公正党方面,巫统依然占有优势,而土团党也比公正党更受马来社会的欢迎。乡区华人逐渐脱离不实际的政治较量,最终把票投给了巫统或土团党,结果公正党铩羽而归,在甲州选捧了个鸭蛋。

上两届大选,华人在政治上失衡,虽然行动党获得最多的支持力量,却无法让华人地位获得提升。当华社面对爪夷文课题时,行动党认为华社小题大做,结果爪夷文课题继续发酵。当彭亨州华校校牌必须附上爪夷文,并遗落了中文名字,马华马汉顺医生立刻把问题给解决了。

大马的政治局势已经开始明朗化,马来人开始唾弃公正党,而恢复对巫统的支持。乡区华人将扮演平衡政治权势的角色,除了对伊斯兰党存有恐惧,大部分的乡区华人最终或还是会选择支持巫统。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