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疫情之下 要两手准备/南洋社论

2019冠状病毒病“日新月异”。继超级变种病毒奥密克戎之后,如今欧盟国家塞浦路斯又发现一种由奥密克戎和德尔塔结合的变种毒株,科学家将之称为“德尔塔克戎”。

德尔塔克戎的威力如何,医学界需要时间找答案,但冠状病毒没完没了,只有更新,没有最新,则是不争的事实。

这个世纪瘟疫降世已逾两年,就算接种疫苗是最受鼓励的防疫措施,可疫情始终反反复复,真正的曙光还没出现。

刚来临的2022年会是一副什么模样,谁也说不准。

疫情的不确定性层出不穷,科学家拼命地追,病毒却拼命地跑。尽管如此,人类始终相信自己会取得最终胜利,而且,将整个过程中的受伤程度减到最低,是所有国家的共同意愿和目标。

这方面,各国政府和卫生当局确实已积累了足够经验,然而医疗体系仍须做好防患于未然的万全准备,切莫存在一切往好处想的侥幸心理。

其实,在对抗冠病这个恶魔上,光靠政府的努力和措施是远不足够的。

比如说,要是人人都不理会世卫组织所定下的“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防疫三部曲,那么政府的所有抗疫措施将变得徒劳无功;换句话说,民众的自我警惕心非常重要。

冠病的出现,为民众带来未曾面对的生活新常态,同样的,各行各业也必须因此学习适应新业态。

常言道,“穷则变,变则通”,在新业态下创造新格局的人,其实不在少数;这些业者视新业态为动力,并在多数人眼里的逆境中,开发了一片新天地。

在马来西亚,奥密克戎有开始发力的迹象,而万一不久之后又加上一个德尔塔克戎来袭,国内外的情况将会发生何种巨变,目前仍属未知数。

所谓居安思危,更何况冠病疫情还没来到你我皆可安下心来的顺境,因此,民众,尤其是业者,应该做好心理和行动上的两手准备,不要等到疫情忽然恶化后,才搞到自己手忙脚乱。

反应

 

言论

中国冲击的机遇/南洋社论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11月间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节目《高端访谈》专访时,称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个“珍视友情,内心充满热忱的国家领导”,还说他“对像马亚西亚的小国给予充分尊重”。

安华强调将继续致力与中国经贸投资的合作,将合作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包括数字化、人工智能、半导体和绿色能源等高科技产业。

在当前世界局势动荡,中美战略博弈持续升级之际,安华倚重的却是与中国睦邻友好、务实合作,互利共赢的关系。

因为马中建交50年,双边贸易额不断创新高,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及达成签署协议后,将加强市场对接,扩大合作和增速发展。

中国仍不断创新记录

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还是那个移山倒海,疲于奔命的中国;2024年结束前,中国仍不断创新记录。

全长22.13公里,贯通新疆天山南北的天山胜利隧道,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建成;时速400公里的高铁成功亮相后,还在加紧研发时速达1000公里的新一代“超级高铁”。

当美国散播“二次冲击”的中国威胁论,挑拨其他国家“去风险化”及“去中国化”时,与中国邻近的东盟各国,奉行等距外交政策的马来西亚,要与不断变动中的中国好好相处,更要抓紧此战略机遇,推进变革与转型。

中国的第一次冲击,是中国制造的低端消费品像海啸般席卷世界;中国的二次冲击, 是以新能源、电动汽车及信息科技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制造再席卷而来;然而借助中国的绿色能源部署,可以帮助我们加速绿色转型。

符合国家利益战略

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金砖国家产业优势的互补合作,还能促进马中双边产业互联体系;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科技创新伙伴关系,更能帮助我们提升竞争力,促进创新升级。

与中国友好是正确及符合国家利益的战略,安华领导的团结政府要同步推进体制改革,就必须遏制投机政客恣意制造争议和问题纷扰,趁机喧闹任意操弄“中国恐惧症”,破坏团结与社会和谐。

日本人在《激流中国》让人看到“翻涌着潜流”的中国;韩国人在《超级中国》让人看到惊叹的中国, 还有外国摄影家在《镜观中国》那让人惊讶的视觉中国;我们还得从中国的冲击,抓紧机遇,阔步前进。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