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台湾物价创13年新高

(台北12日讯)台湾甫出炉的1月物价指数持续彰显通胀压力,特别是央行所看重的核心CPI增长率创下2009年以来最高,央行货币政策动向备受关注。

主计总处周五公布1月份消费者物价较上年同期增长2.84%,高于彭博调查的预估中值2.4%,且连续六个月高于2%,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久期间。该水准为台湾央行所监控稳定区间的上限。

同时,1月份核心CPI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2.42%。主计总处专门委员曹志弘在记者会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外食费升高,即使扣掉春节因素仍达2%。

1月份消费物价上涨主因油价走高,服务费循例于春节前加价,以及蛋类、水果及房租等价格上涨所致。

曹志弘表示,台湾物价压力还是很大,国际农工原材料价格非常高,但估计外食费可以在第二季趋缓。

实质负利率

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吴大任于电话采访中指出,台湾超过2%的通胀率对于民众冲击不下通胀率7%的美国,关键之一在于家庭薪资所得增长停滞,导致收入与支出的差距逐渐缩减。

台湾央行自2020年初降息后,一直维持在历史低点不变的利率政策,搭配物价涨势,意味着实质利率已连续近一年陷入负值,亦为金融危机以来最长纪录。

台湾央行12月16日的理监事会议纪要显示,多位理事关心通胀疑虑并建议适时考虑升息,甚至提到3月份下次会议这个时间点。

爲了应对国际原物价上涨与气候的连锁效应,台湾行政院正执行多项措施,包括至4月底前,免征进口玉米、黄豆及小麦营业税,汽油、天然气民生用户及桶装瓦斯冻涨等。

展望今年,吴大任认为,随着全球央行跟进美国升息,将会影响全球总需求,加上供应链恢复正常等影响,今年下半年有望看到通胀缓和。

反应

 

大千

两兄妹看病 巧遇“同名同姓”姐弟

(台北11日讯)台湾一对兄妹日前到诊所看病,孰料碰到另一对“同名同姓同字”的姐弟。

台湾《自由时报》报道,女网民王梓芯惊讶之余将此拍照分享至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据报道,王梓芯6日在脸书“爆废公社”发文分享这个巧合一刻,提到她与兄长王品砚日前来到一家诊所就医,没想到遇到另一对“同名同姓同字”的陌生姐弟,“姐姐叫王梓芯,弟弟叫王品砚”。

王写道:“诊所护士一度以为看错,进行了2次确认。这是什么神巧合,同一时间前来同一家诊所,两对互不相识、但同名同姓同字的兄妹和姐弟,这样的几率有多大?”

王的贴文引来热议,许多网民纷纷留言称“太巧了”、“应该是请到同一位算名字的老师”,还有网民笑言“可以互结亲家”、“如果你们4个人看的病也都一样,那就可以去买彩票了”。

新闻来源:《自由时报》新闻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