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抗疫

狮城研究:防重症疫苗 辉瑞胜科兴但输莫德纳

(新加坡15日讯)新加坡研究发现,接种科兴疫苗者感染冠病后引发重症的风险,是辉瑞疫苗接种者的近五倍。

一组新加坡传染病专家在去年10月1日至11月21日,对超过270万名20岁及以上、在全国疫苗接种计划下注射首两剂疫苗的公众展开研究,旨在比较辉瑞和莫德纳等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以及科兴和国药等灭活疫苗预防冠病和重症的有效性。

参与研究的专家包括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教授、卫生部传染病管理司高级司长李坚明教授,以及冠病疫苗专家团主席王建忠副教授。研究结果本周二发表于医学期刊《临床传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研究对象中74%接种辉瑞疫苗,23%注射莫德纳,选择科兴和国药的分别占2%和1%。其中10万7220人通过核酸检测(PCR)确诊,644人是重症病患,包括需要输氧、住进加护病房或死亡病例。

研究结果显示,灭活疫苗对抗冠病和重症的有效性相对较低。比起辉瑞疫苗,接种科兴和国药者的染疫概率分别是辉瑞的2.37倍和1.62倍,染疫后的重症风险则分别是辉瑞的4.59倍和1.58倍。有鉴于此,接种灭活疫苗者须注射三剂,才算完成基本接种程序。

相比之下,莫德纳疫苗预防冠病和重症比辉瑞更有效。接种莫德纳者的染疫概率是辉瑞的0.84倍,染疫后的重症风险是辉瑞的0.42倍。

报告引述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研究说,莫德纳疫苗的有效性相对较高,可能是因为疫苗中的mRNA成分较高,两剂间隔也较长。

研究团队强调,虽然灭活疫苗的保护力比mRNA疫苗低,但这两种疫苗对预防冠病重症都能提供足够的保护。

报告也提到,这项研究仍有局限。一些公众可能因同时有其他病症或未知因素,影响他们对疫苗品牌的选择。

另有一些无症状病例,没有到医院或诊所求医,因此未计入官方记录。

截至前天,新加坡人口中92%已完成基本疫苗接种程序,73%已注射追加剂。

 
 

 

反应

 

大千

少女打辉瑞疫苗 半年后胸围尺寸“翻倍”动手术改善罕见病症

(多伦多7日讯)冠病肆虐全球期间,许多人接种疫苗预防,却也传出不少副作用。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加拿大一名19岁少女接种辉瑞冠病疫苗的半年后,胸围尺寸竟然从B罩杯迅速“升级”至“三重G罩杯”,被认为是首宗可能与疫苗相关的罕见病例。

据报道,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员去年12月在《整形与重建外科-全球开放》期刊(Plastic & Reconstructive Surgery-Global Open),报告了这宗匪夷所思的医学案例。

根据报告内容,这名少女在2022年9月接种首剂辉瑞冠病疫苗的一个星期后,开始出现胸部异常增大的症状,打第二针后症状更是加剧。

报告中提到了所谓的“辉瑞隆胸”现象,指的是一些女性声称在接种这款冠病疫苗后胸部变大,但无证据支持此说法。研究员指出,虽然淋巴结肿大是冠病疫苗已知副作用,但乳房组织结构或密度的变化极为罕见。

这名少女后来被诊断出患有极为罕见的“假性乳腺叶状组织增生症”(PASH)相关巨乳症(Gigantomastia),截至目前全球仅不到20例相关病症纪录。此类病症通常由良性肿块引起,但这名少女并未发现乳腺内有肿块。研究员指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将PASH与疫苗联系在一起的病例。

研究员表示,这名少女在胸部异常增长前,曾感觉乳房内出现刺痛感,但血液检查未显示任何激素异常。医生曾尝试以类固醇、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无效。

报告提到,在6个月后胸部停止增长时,少女的胸围已经是三重G罩杯,让她的日常生活大受影响。对此她在2023年接受缩胸手术,但由于手术时大量失血,外科医生仅能移除部分乳腺组织,术后胸围缩至双重D罩杯,而她仍考虑再次接受手术,以回复到以往的正常尺寸。

研究员强调,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证明冠病疫苗与此类巨乳症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虽然疫苗接种后引发淋巴肿大的现象已被广泛记录,但涉及乳腺结构或密度改变的情况则极为罕见。研究团队呼吁进一步调查,以了解是否存在疫苗、PASH病症及快速乳房增长之间的潜在联系。

自2020年以来,全球已施打逾136亿剂冠病疫苗。尽管少数个案显示疫苗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医学界仍认为疫苗的整体益处远大于风险。

新闻来源:Ettoday新闻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