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你要戴口罩吗?/南洋社论

2019冠状病毒病降世至今将近两年半,其中出现不少各方面的进程和变化。

人类的日常生活首当其冲,“生活新常态”成了大家熟悉的词汇。可是,这种生活方式实在讨人厌,也是工商业的绊脚石;因此,“再回到从前”变为人人的梦寐以求。

疫情最初阶段,世界卫生组织只鼓励健康出现状况者出门戴口罩,但那个时候,为了己身的生命安全起见,许多人是自动自发地戴起口罩来,而这也一度造成口罩的严重短缺。

2020年3月18日,大马首次实施行动管控令。期间,政府为了救济人民,几乎掏空国库;无力支付薪金和租金而关门大吉的业者,不计其数;三餐不继的穷苦人家更是叫苦连天。

总之,大家都辛苦。而为了在生命和生计之间找平衡,政府的防疫措施是时紧时松。

本月1日起,大马将冠病列入地方性流行病过渡阶段,上周六(23日),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更声称政府将进一步放宽防疫政策,并强烈暗示口罩令或将进行大松绑。

国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大马将步邻国新加坡的后尘,即户外强制戴口罩的措施将被撤销,大家可以自由地呼吸新鲜空气的日子已然在望。

没错,这很可能是很多人的向往,只不过,当中所隐藏的病毒传染危机,是不言而喻的。

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是世人较为熟悉的两类冠病变种毒株。两者之间的最大差别,就是2020年10月在印度被发现的德尔塔,有很高的致命率和容易引发重症,而2021年11月首次在南非被确认的奥密克戎,传染率虽高,杀伤力却相对的弱。

可不管如何,冠病始终不是普通流感,这一点毫无疑问;因为这样,当政府进一步放宽防疫措施的时候,抗疫的绝大部分责任,将转移到个人身上。到时,自律和责任感变得很重要。

举个例子,一个人到户外买一份早餐,能自动戴上口罩固然最好,就算不戴口罩,也接触不上几个人;但是,在露天摆档的小贩,总会不断跟顾客甲乙丙丁有交谈和近距离接触,那么他或她不戴口罩,合适吗?

到目前为止,每日向政府报备的冠病确诊人数,还是数以千计;政府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反应

 

言论

砸碎种族团结论/南洋社论

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在“马来尊严与权力圆桌会议”结束时,宣称“马来人权力正逐步流失”、“马来人面对政府的威胁”,还号召马来人必须团结起来,对抗“共同敌人”,以确保马来人继续掌控政治权力。

较早前土著团结党主席丹斯里慕尤丁在党代表大会上发表政策演讲时,还建议创立马来土著版的“董总”,以更明确的领导架构,把所有马来人和土著非政府组织结合起来,以增强效率及影响力。

两位前首相还是一味地操弄种族主义,借此激起马来人的忧慼、焦虑,和迷惘的情绪;他们就是从狭义角度对待“异族”,以为只要团结在同一宗教教派及种族政党的旗帜下,就能摆脱“现状”的陷阱。

其实,因为没有将马来西亚真正视为一个整体,这种为维护特定民族权益及团结民族的愿望越变空洞,未来的马来西亚不会有更宽广的出路。

国家独立迄今60多年了,就因没有真正卓识远见的领导,政客都只沉迷于同型相配的团结论,使到我们的多元社会仍缺乏相互应有的兼容性与包容性,也未能给马来西亚带来新的拐点。

要是有人批评某个领袖偏私的话,例如慕尤丁会驳斥说:“国盟执政时遇上2019冠病疫情,就给全民提供疫苗和援助,并没有只让马来人活下来而让其他人死去!”

显然种族主义政客并没有新的自觉,不会给马来西亚全民带来新的变革、 新的未来和新的可能,更不可能会给全民有梦想的激荡。

全民才是一个整体

马来西亚全民才是一个整体,整体永远大过部分,只有全民都能公平分享所有的权益和资源,不要有什么特惠政策,只要努力创建有利整体发展建设及经济增长的政策环境,创建有利于培育人才及创新技术的教育政策,那才是正确思考和行动的方式 。

今天,在多元马来西亚社会还不断炒作宗教种族课题,这种蛮兵勇力是不会给马来西亚有进阶的发展。

虽然慕尤丁表示作为一个标榜“新民族主义”理念的土团党,不能只靠马来人和土著的选票组建政府。

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要培养“亲社会行为”,借此增强人际的联结感,提高认知的灵敏度,唤起积极情绪的集体沸腾(collective effervescence),从而增强互信与合作,减少社会矛盾与冲突。

只有维护全民的整体利益,砸碎种族团结论,将各族都凝聚在一起,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筹划全局,才是进步的远谋。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