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中国防控扰乱供应链 苹果本季收入将跌348亿
(纽约29日讯)苹果公司预计,供应链问题将导致本财季收入减少40亿至80亿美元(约174亿至348亿令吉),这一警告令该公司股价在盘后交易重挫,并给其刚刚公布的创纪录季度业绩蒙上阴影。
苹果公司在周四的电话会议上表示,中国近期采取的防疫封控措施,将对本财季造成不利影响。
苹果第二财季的营收和利润均超过分析师预期,得益于强劲的iPhone和数字服务需求,该公司还宣布增加900亿美元(约3915亿令吉)股票回购额度。
苹果最新展望,再度引发供应链问题将继续困扰科技业的担忧。
从微软到德州仪器等公司都已表示,中国的防疫封控措施将打击销售,对Xbox等产品的生产构成挑战。
中国政府采取严格的“清零”防疫政策,以阻止冠病病毒快速传播,这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冲击。
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表示,芯片短缺和俄乌战争也产生不利影响。
“我们无法免受这些挑战的影响,但我们对我们的团队、产品和服务——以及我们的战略充满信心,” 他说。
库克讲话后,苹果公司股价在盘后交易一度下跌6.2%,至153.50美元。
股价今年已跌近8%
在此之前,苹果股价今年已下跌约7.8%,受科技股普遍下跌的影响。苹果股价去年攀升34%,连续第三年上涨。
苹果公司表示,最新的供应困境直到3月底才开始,因此上一季度没有受到影响。
苹果上财季营收增长8.6%,至973亿美元(约4232.6亿令吉),创下非假日季的最高纪录。分析师的预测均值为940亿美元(约408.9亿令吉)。每股收益为1.52美元(约6.6令吉),也高于预测的1.42美元(约6.2令吉)。
苹果此前曾表示,3月当季将是创纪录的季度,但整体业务和服务部门的增速都会放缓。
该公司12月当季也曾取得佳绩,以接近1240亿美元(约5394亿令吉)的创纪录营收击败华尔街预测。
苹果公司利用第二财季的财报来增加派息和股票回购。股息将增长5%,至每股23美分。
在截至3月26日的第二财季,苹果iPhone销售额506亿美元(约2201亿令吉),是其最大的收入源。分析师平均预期为492亿美元(约2140亿令吉)。
Mac继续复苏,当季收入达到104亿美元(约452亿令吉)。iPad销售收入76.5亿美元(约332.8亿令吉),按年下降2.1%。
料非美国对等关税打击目标 供应链重组大马反受益
报道:张燕苹
(吉隆坡1日讯)经济专家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手段而非目的,旨在迫使他国让步,马来西亚不太可能成为重点打击对象,影响主要集中在高端工业领域。
专家说,尽管大马可能在某些领域(如汽车和电子产品)面临关税压力,但在中美贸易战期间的全球供应链重组,反而让我国成为受益者。
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对“肮脏15国”(Dirty 15)实施“对等关税”,大马也被列入其中,可能对我国的电气与电子、橡胶、家具及光学与科学设备出口造成严重冲击。
经济专家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更像是一种谈判筹码而非最终目的,对方真正目的是通过贸易施压,争取美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更大利益。
“尽管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带来短期压力,但通过市场多元化、产业升级与区域合作,马来西亚有望在全球供应链重组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我国应设立“市场多元化发展基金”,资助企业在新兴市场的展会与市场拓展活动,强化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适应力。”
根据大华银行(UOB)报告,电气与电子产品占我国总出口额约40%,是马来西亚对美出口的核心支柱。我国目前是亚洲第三大向美国出口电气机械和设备的国家。此外,我国对美国的橡胶产品出口占总额的2.9%,家具占3.5%,而光学与科学设备则占9%。
大马该如何应对美国对等关税?
●加速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深化区域合作分散风险
●继续保持中立立场
●物色新经济增长点

林福炎:美关税冲击大
大马应产业升级自强
北方大学经济、金融与银行学院林福炎教授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主要是手段而非目的,真正目的是通过贸易施压来为美国争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他说,这是因为特朗普针对的是那些对美国征收较高关税的国家,如印度和越南。
“相较之下,我国并未在这一打击名单中占据重要位置。”
林福炎表示,尽管大马可能在某些领域面临关税压力,但整体而言,我国在中美贸易战期间成为全球供应链重组的受益者。因此,我国应继续强化与东盟和中国的合作,以分散贸易风险,并推动产业升级。
“马来西亚的半导体和电子产业仍处于组装阶段,尚未建立起完整的高附加值产业链,因此如果特朗普对我国征收关税,受影响的可能仅限于某些特定产品,如汽车和电子产品。
但由于我国的出口产品多为中低端组装产品,关税调整对整体出口的冲击预计不会太大。
大马具灵活适应性
“马来西亚在全球市场上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和适应性。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推动产业升级,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尤其是在半导体制造和技术创新领域。”
林福炎建议,政府应持续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保持与主要贸易伙伴的中立立场,并在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中寻找新的增长机会。
“面对可能的贸易压力,我国应专注于自身产业的提升和多元化,保持竞争力,以在全球供应链重组中继续占据有利位置。”
吴林泰:难阻美单方面关税
应深化其他贸易伙伴关系
马来亚大学商业与经济系副系主任吴林泰博士表示,大马无法阻止其他国家单方面实施关税,尤其是美国这种与大马没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
关税不受协定约束
他指出,美国并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或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成员,因此这个关税政策不受这些协定条款约束。
“即使与美国签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如加拿大和墨西哥,也在特朗普政府时期遭遇过钢铁与铝制品的高额关税,尽管三国之间签订了“美墨加协议”(USMCA),反映出单边主义和‘国家安全’名义的政策常被滥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在现实中难以约束大国行为。”

应强化市场多元化
吴林泰认为,面对潜在的贸易壁垒,我国应采取多线并进的策略,强化区域合作和市场多元化,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他说,我国必须深化与RCEP和CPTPP成员国的贸易合作,尤其是与日本、澳洲、加拿大、韩国和中国等市场建立长期稳定关系。
“政府可以鼓励中小企业设立合资公司,从而加强协定市场的渗透力,并且也要制定替代市场拓展基金,支持企业参加国际贸易展会和认证,扩大市场覆盖率。 ”
积极拓展新兴市场
此外,我国也要采取多元出口目的地战略,积极拓展新兴经济体市场,包括金砖国家(如印度、巴西、南非、埃及)以及中东和非洲地区。
这些市场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对我国制造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具有巨大的潜力。
“为减少对外部市场和零部件的依赖,我国还需强化本地供应链与产业升级。
“政府应推动国产替代政策,鼓励在地化生产关键零部件、模具和设备。
“同时,通过税收与资金激励,吸引外资在大马设立整合型供应基地,增强本地生产能力。 ”
此外,建立区域供应链协同平台,将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承接国际订单的能力,增强整体产业竞争力。
若美关税政策长期存在
电子电器业需重定位市场
针对电气与电子产品占马来西亚总出口的约40%,若美国的关税政策长期存在,大马的E&E产业可能需要重新定位市场,并加速在半导体或其他高科技领域的产业升级?
吴林泰表示,若美国的关税措施持续且广泛,我国的电气与电子产业必须进行市场与价值链的双重重构。
他说,在市场重构方面,我国应从“对美集中”转向“多极并进”,把握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扩大在中国、日本、韩国、欧盟与东盟的技术出口布局,尤其是中国在高端消费电子、车载芯片与自动化控制方面的进口需求不断上升,而日本与德国也在寻求替代性供应国。
建立人才培养计划
“在产业升级方面,我国在半导体测试与封装领域已有稳固基础,但高附加值仍集中在IC设计与系统集成,国家可通过设立国家芯片创新基金引导私人资本进入设计生态,吸引国际大厂在马设立设计中心进行本地技术转移,并与高校合作建立设计人才培养计划,填补高端技术人才缺口。
“同时,马来西亚应发展“制造及服务”生态,推动企业转型为解决方案提供者,而不仅是代工者。
吴林泰认为,外资评估一个国家的投资环境已不再单看税收优惠,更重视制度稳定性、人才可得性与价值链整合能力。
强化投资便利化
另一方面,吴林泰表示,面对全球外来直接投资(FDI)竞争加剧,我国应从“数量激励”转向“质量激励”,优先给予具高技术、高薪资、供应链外溢效应的项目,并设置绩效指标如技术转移、研发投入、本地就业和出口比重等,同时对战略产业例如绿色科技、半导体、清洁能源、新材料等提供目标式的奖掖。
“在这方面,我国需强化投资便利化与制度透明,简化投资审批流程,推出‘高技术人才签证快速通道’,并建立‘投资者后续服务办公室’,提高外资留存率与扩张意愿。
“在制造与服务融合方面,也要吸引工业4.0、智慧制造解决方案、工程软件与技术服务投资,发展本地设计、检验、认证、维修、数据分析等高端服务。
“我国具备‘战略缓冲地带’以及‘中立生产基地’的条件,但需要政策设计与国家定位的主动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