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工程师学会:灾害非朝夕形成 积水侵蚀排水欠佳土崩有先兆

王震伦
【专访大马工程师学会前会长王震伦】
独家报道:廖梅芳
(吉隆坡3日讯)国内一些地区因豪雨引发土崩事件时有所闻,马来西亚工程师学会(IEM)指出,排水系统阻塞所形成的水塘,长期之下会渗入地底,斜坡护堤或高地渗水过多可能会导致土壤松散,缓慢侵蚀并最终造成土崩。
该学会指积水渗入土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并且会出现警示信号,如地表侵蚀及土壤松动,导致大雨期间泥浆流动。
大马工程师学会卸任会长王震伦接受《南洋商报》书面访问时说,前阵子国内发生的土崩事件和气候变化,与降雨强度增加或降雨持续时间延长有关。
“这类土崩事件需进行关于长期浸湿对山区土壤强度影响的研究,也是涉及包括土力工程学在内的多个学科研究领域。”
防洪系统变身绿化区
他指中游集水区的开发应有防洪系统设计,例如家中的雨水收集系统庭、住宅区的洪水池甚至区域池塘,以支援集水区内的多个住宅区。
“这些防洪系统可设计为绿化区的一部分,用于住宅区的休闲和美化,同时防止突发水灾发生。在集水区的下游,可以规划非作为住宅用途的选择性开发,因这些地区可能地势低洼,更容易受到洪水影响。
“这仅是在不同积水区展开选择性开放的建议,并具有多种用途的保留系统,使其在水灾期间发挥作用,也作为其他用途,例如防洪系统可设计为足球场,非雨天可作休闲用途,大雨时可临时储水。”

气候变化与降雨强度增加或降雨持续时间延长是土崩因素之一。
忽视排水系统酿大祸
王震伦说,大家都有责任确保排水系统完善,政府则需确保设计指南是最新的,土地开发商施工时也要遵循规定:“这包括开发商对土地清理的管理及在土地清理活动期间,提供必要的侵蚀和沉积物控制措施。
“民众也需确保把垃圾丢入适当的垃圾桶,否则大雨来袭,垃圾最终进入排水系统,出口一旦堵塞则雨水会积聚,导致洪水泛滥和积水。这所形成的水塘长久下去会渗入地下,这也是为何不建议在山区设置防洪堤的另一原因。”
大学教程应涵盖地震工程
王震伦说,大马的地震由两部分组成,即远场效应(即发生在一定距离之外的地震)和当地地震。
基于国内大多数工程师没有地震工程方面的接触和培训,他认为大学的教学大纲应修改,以涵盖动力和地震工程。
他指一些大学已根据MS EN1998-1-1抗震结构的研究和设计纳入课程大纲。该学会过去也举办许多关于抗震结构的训练和研讨会。当局计划在今年下半年举办另一场关于地震的研讨会。
山区排水佳可防下游堵塞
至于山区发展设置防洪堤是否普遍,王震伦指其实大部分山区发展没有设置防洪堤,由于垃圾或侵蚀土壤导致排水系统出口堵塞,水池水位也上升。
他说,山区最好是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带有小瀑布),这有助于水流出并打破水流的动力,从而减少下游流动时的侵蚀。
他解释,上游集水区是指河流或排水沟的源头。大多数时候这些地区是丛林或未开发地区,但现在上游地区面临开发和伐木局面。
“蓄洪池是主要的结构,将在下雨期间储存来自开发项目的洪水,并在雨后缓慢释放流量。这可防止下游河流/排水系统在大雨期间受到冲击负荷。”
王震伦提到,一些排水沟需经常保持排水且无阻碍物,以便大雨期间的水可自由流动:“除此之外,在批准山区的开发项目时,应有长远考量。”

蔡润煌
蔡润煌促工程师学会
推健全专业工程实践
大马工程师学会前名誉秘书蔡润煌博士说,该协会应促进健全的专业工程实践,以支持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维护工程专业的社会地位和形象。
他指该学会在支持国家各种可持续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王震伦于4月16日举行的大马工程师学会常年大会上正式卸任,该会迎来首位女会长,即诺丽达布妮雅敏博士。
大马工程师学会于1959年成立,如今拥有超过5万名会员,是国内最大的专业团体之一。
根据英国标准设计
国内建筑物可抗微震
大马工程师学会指出,虽然目前国内建筑设计主要不是为了抗震,但大多数是根据以前的英国标准来设计,并足以抵抗某种形式的横向力,例如风力载荷和其他冲击力。
该会指按照2015和2017年的两项建筑抗震指南,它们最多会被归类为低延展性(DCL/低延展性跟可抗拒的位移有关)。
所有建筑适用2规范
“因此这类建筑足以抵挡低级地震强度,可能在0.01至0.03g范围内,例如从印尼苏门答腊岛的远距离地震效应传播的地震强度。”
根据该学会,为建筑行业提供地震指导的结构规范是MS EN 1998-1(2015)和MS EN 1998-1(2017)的国家附件,这些标准被认为足以满足大马的建筑实践。
王震伦指出,上述两个结构规范适用于所有建筑结构,不过主要强调钢筋混凝土建筑和钢结构。基于两个规范在2015年和2017年发出,为此不能指2015年之前,国内所有主要建筑物都符合MS EN1998-1-1规定的抗震标准。
增设监测站掌握远震影响
据悉一些地方当局也没有实施这方面的结构规范。
针对此事,王震伦指有关规范和实践守则(列在统一建筑法)的实施属于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的权限。
他说,一些地方当局没遵守结构规范的问题,最好由房政部来解答。
“我们需在地面和建筑物上设置更多监测站(监测结果应公布或提供给工程师),以了解远距离地震产生的地面移动和对建筑物结构的影响。代码还应根据本地和国际研究和信息定期更新。
“由地震活动引起的地面移动监测站的设立和保修,则属于气象局权限。据悉该局在全国设地震监测站,半岛的分别是在八打灵再也、吉隆坡、怡保、居銮和瓜拉登嘉楼,东马则设在亚庇、古达、斗湖、民都鲁和古晋。”
书到用时:不同泥层震动不一
“g”是地心引力(加速度),值为每9.81米每两次方秒(9.81m/s2),即所谓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也是在地底(石头层)的震动。
震动会因泥土而加速,这意味着不同泥层,震动也不一样。建筑物的自然频率也会造成不一样的反应。建筑物因地震而损坏的程度也不一样。
太平义山泥土遭挖掘 引发土崩隐忧

义山的山坡被挖掘后,已岌岌可危。
(太平6日讯)疑是受雇的清理工人就地取“泥”,造成太平福建会馆义山多处山坡的泥土被发现遭人挖掘,进而引发山体滑坡的安全隐患。
义山管理层希望扫墓者,能以负责任的态度行事,避免因一时方便而破坏墓园环境或带来安全隐患。
在清明节扫墓时,扫墓者一般上除会聘请工人清理坟墓外,也会在坟墓上加一些泥土,据知这是象征着生者延续故人生命的意义,表示家族的传承和生命的延续。
但受顾的清理工人,相信是为了方便起见,便就地取“泥”,在义山周遭挖掘泥土,导致可能引发山体滑坡等安全隐患。

靠近坟墓处的泥土也被挖掘,此举可能会影响墓碑的稳固性。
针对此事,太平福建会馆今日特发出公告,呼吁扫墓者以负责任的态度扫墓。
加强巡逻
公告指在清明节这几天,该会负责人在巡视公塚墓园时,发现有部分山坡泥土被私自挖取,这种行为不仅破坏墓园环境,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
“此外,该会留意到,这些泥土大多是由清明节期间临时受雇的清理工人就地取材,然后直接售卖给扫墓人士,以赚取额外的收入,然而,这种方式不仅影响墓园整体环境,也可能造成地基松动,并会影响墓碑的稳固性。”
公告也指,公塚墓园的环境,是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希望各位扫墓者能以负责任的态度行事,避免因一时方便而破坏墓园环境或带来安全隐患,并强调,该会也会加强巡逻,确保墓园的安全与秩序。

另一处山坡也被挖掘,可能也会造成土崩。
太平福建会馆义山提醒扫墓者
1.聘请清理墓地的工人时,请务必询问泥土的来源,避免无意间助长非法挖掘行为。
2.请勿自行在墓园内挖取泥土,以免破坏环境或造成安全风险。
3.如需购买红泥土或其他相关服务,可向公塚小组、公塚主任或副主任咨询,公会可为扫墓者介绍信誉良好的公塚工作人员,以合法、安全的方式获取。
4.如发现任何可疑人员私自挖掘泥土,可及时向管理单位举报,以共同维护墓园的完整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