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政府应找对策应付通胀/南洋社论

今年开始,民众开始感受到百物涨价的压力。日常生活中的常用食材、食品及原料如食油、肉类、面粉等,几乎每隔两个星期或一个月,都调涨一次价格,涨幅有些超过10%。食品及食材涨价的原因,离不开原料价格暴涨、物流成本高涨或缺货等。

经营肉骨茶的餐馆业者指出,从去年底至今年4月份,猪肉的价格已经调涨了8次。每次的涨幅都是介于5至10%,有时甚至超过10%。猪肉成本高涨,但是他们却不敢随意涨价,从去年底至今,只调涨了3次价格,业者只好自己吸纳部分成本,因担心一再涨价会吓跑顾客。

除了猪肉,其它如鸡肉、鸡蛋、蔬菜等价格也上涨,食材上涨加重许多中下层民众的生活负担。

根据大马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大马今年3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上升2.2%,至125.2,去年同比为122.5,这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所致。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2.2%。这一增幅超过了大马在2011至2022年3月期间的1.9%平均通胀率。

大马统计局首席统计师拿督斯里莫哈末乌兹尔博士指出,食品价格上涨仍然是全国通胀率上升的主因。其中鸡肉(14.2%)和鸡蛋(13.5%)等原料价格上涨,导致食肆食品价格也增长3.6%,今年1月为3.1%。整体通胀上升主要受交通运输(3.9%)以及食品和非酒精饮料(3.7%)的增长推动。

他表示,其次是家具、家用设备和日常家庭维护(3.2%);餐厅和酒店(2.6%);娱乐服务和文化(1.6%)。此外,交通成本也上涨3.9%,从2021年3月起,RON95汽油价格的顶价为每公升2.05令吉,高于同年2月的平均价格,即每公升1.96令吉。

人民负担加重

通货膨胀,生活成本节节上升已经压到一些民众喘不过气来。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拟定有效的方案解决原材料及物价节节上升的问题。

民主行动党主席林冠英日前建议政府成立50亿令吉的物价稳定基金,以缓和通货膨胀率与马币汇率下跌,导致原材料价格走高和物价上涨的问题,减轻人民的生活负担。设立价格稳定基金,能够缓和物价上升的幅度,能把价格暴涨50至60%的物品,压低至20至30%。

我们认为,政府在没有更好的方案之下,应该设立物价稳定基金,稳住节节上升的日常食品的价格。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寻找恰当的方案,从源头解决原材料暴涨导致物价被推高的问题。否则,人民的负担越来越重,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反应

 

言论

砸碎种族团结论/南洋社论

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在“马来尊严与权力圆桌会议”结束时,宣称“马来人权力正逐步流失”、“马来人面对政府的威胁”,还号召马来人必须团结起来,对抗“共同敌人”,以确保马来人继续掌控政治权力。

较早前土著团结党主席丹斯里慕尤丁在党代表大会上发表政策演讲时,还建议创立马来土著版的“董总”,以更明确的领导架构,把所有马来人和土著非政府组织结合起来,以增强效率及影响力。

两位前首相还是一味地操弄种族主义,借此激起马来人的忧慼、焦虑,和迷惘的情绪;他们就是从狭义角度对待“异族”,以为只要团结在同一宗教教派及种族政党的旗帜下,就能摆脱“现状”的陷阱。

其实,因为没有将马来西亚真正视为一个整体,这种为维护特定民族权益及团结民族的愿望越变空洞,未来的马来西亚不会有更宽广的出路。

国家独立迄今60多年了,就因没有真正卓识远见的领导,政客都只沉迷于同型相配的团结论,使到我们的多元社会仍缺乏相互应有的兼容性与包容性,也未能给马来西亚带来新的拐点。

要是有人批评某个领袖偏私的话,例如慕尤丁会驳斥说:“国盟执政时遇上2019冠病疫情,就给全民提供疫苗和援助,并没有只让马来人活下来而让其他人死去!”

显然种族主义政客并没有新的自觉,不会给马来西亚全民带来新的变革、 新的未来和新的可能,更不可能会给全民有梦想的激荡。

全民才是一个整体

马来西亚全民才是一个整体,整体永远大过部分,只有全民都能公平分享所有的权益和资源,不要有什么特惠政策,只要努力创建有利整体发展建设及经济增长的政策环境,创建有利于培育人才及创新技术的教育政策,那才是正确思考和行动的方式 。

今天,在多元马来西亚社会还不断炒作宗教种族课题,这种蛮兵勇力是不会给马来西亚有进阶的发展。

虽然慕尤丁表示作为一个标榜“新民族主义”理念的土团党,不能只靠马来人和土著的选票组建政府。

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要培养“亲社会行为”,借此增强人际的联结感,提高认知的灵敏度,唤起积极情绪的集体沸腾(collective effervescence),从而增强互信与合作,减少社会矛盾与冲突。

只有维护全民的整体利益,砸碎种族团结论,将各族都凝聚在一起,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筹划全局,才是进步的远谋。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