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香港非孤立的文化之都 黄雅君力撑大湾区优势

报道:樊慧杰

巴塞尔艺术展亚洲总监黄雅君表示香港不会是一个孤立的文化之都,大湾区以至整个亚洲也是香港交流联系的重要纽带,需要彼此支持。

黄雅君(Adeline Ooi)1976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毕业于伦敦中央圣马丁(Central Saint Martins),主修艺术。

她自2015年担任巴塞尔艺术展亚洲总监,至今已操盘七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5月29日是展会最后一天,《亚洲周刊》记者与黄雅君在展会现场进行了专访。

从“回头客”看成败

问:今年既是巴塞尔艺术展落户香港的第10年,也是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在疫情时代的第二届展会,参展画廊数与观展人数均未恢复到疫前程度,你认为今年仍然是一届成功的展会吗?

答: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参展商脸上的微笑已是最好回答。在筹备阶段,因疫情反覆,我们其实并不确定是否能够顺利举办今届展会,最终展会得以顺利举办,我们非常感恩,而展会的销售状况也很好地符合了我们的期待,各画廊对销售情况均十分满意。

另一方面,我们试图在展会进一步推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我们希望可以提供一个这样的平台。对于很多画廊而言,他们来到这里希望可以结交新的买家。如果你每天都来展会,或许已经注意到,这些天来,很多画廊都一直在更换展品,这证明了他们销售很好。

我们对于(展会是否)成功的另一个衡量标准,是去看参展商中的“回头客”比率。举个例子,去年我们有104家画廊参展,今年达到了130家,有近90%的画廊是去年也参加的“回头客”,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

优先考虑线下展出

问:疫情第一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停办,之后两年推出混合模式,很想知道你彼时的内心感受?如何吸纳这种“混合模式”带来的经验?

答:这次是疫情爆发以来第二年举办展会,我觉得还是很有意思的。过去50年,巴塞尔艺术展的工作都差不多,但疫情的到来激发了许多新想法新尝试,让我们十分激动。

我们会优先考虑线下展出,热情地接待来自全世界的访客,总结在疫情期间获取的宝贵经验。

至于混合模式是否继续存在,以及它将如何发展,其实很难下一个论断,但我非常清楚的是,因为疫情的持续,我们必须跟受众保持联系,谁都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我们也发现了线上观展的独特优势,特别是在讲述和沟通方面。世界各地很多人可能已经不愿意或者希望尽量避免长途旅行了,但我们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线上模式这些新发明。

即使在疫情之前,人们也已经开始利用多种线上方式和平台进行交流和展示。因此我认为我们要采取的对策,依然取决于疫情的发展。

大湾区是文化纽带

问:第六任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提出要把香港打造成为“文化之都”,您怎样看待这一愿景?

答:当然可以啦(中文)!关于香港“文化之都”的概念,我认为这种愿景既是现实的,也是可行的,我觉得香港会继续享有优势。今年已经是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第十个年头,如果你回顾过去十年间(展会)的发展,我认为无论聚焦于画廊或博物馆,无论考虑经济效益或公益色彩,香港确实就是一个文化之都。

但我并不认为香港是一个孤立的文化之都。在我看来,大湾区以至整个亚洲也是我们彼此交流联系的重要纽带。并且我希望有朝一日我们可以像以前一样非常容易就可往返深圳,紧靠深圳是香港的一大优势所在。

2020年之前,我们经常往返深圳参观展览、甚至只是吃一顿午饭。而现在,这种便利的连结成了一件奢侈的事。但就目前而言,我依然坚信香港作为一个文化之都的地位,并且真诚地希望我们可以携手走向更加光明和坚定的未来。

乐见更多城市办展

问:斐列兹艺博会今年9月将在首尔举办,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对这些来自同一地区的新竞争抱持何种看法?

答:亚洲地区如果仅仅只有香港一个城市举办艺术展,那才是大问题。我确实认为有更多的城市参与到艺术和文化事业中,才是更好的发展方向。我们身处的亚洲是一个全新的区域(市场),而我们才刚刚开始萌芽。

相比之下,西方的体量比亚洲要小得多,如果它们可以同时在伦敦、巴黎、纽约、日内瓦开发(市场),为什么我们不能在香港、上海、首尔、新加坡建立同样的体系?为什么我们总是要将其他城市看做竞争对手?我们都是亚洲人,需要彼此支持。

对于我来说,我很乐于看到这种情况的出现,参与艺术市场的亚洲城市越多越好。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香港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广东/邱立本

【封面笔记】邱立本·《亚洲周刊》总编辑

广东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超越前进,故乡旧貌换新颜,香港人不能再用俯视的眼光看广东,而是需要换一个新视角,并融入它快速变化的身影,淬炼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广东是香港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估计80%至90%香港人都是来自广东,那是祖辈梦系魂牵之地,历尽沧桑,在冷战时期,咫尺天涯,故乡是这么近,那么远。

尤其在60年代,中国大陆历经政治狂飙和自然灾害,香港人都要寄粮油包裹回广东乡下,接济亲戚。故乡成为悲情的代名词,近乡情怯,故乡曾经是港人心理距离很远的地方。

到了1980和1990年代改革开放,有些港人回乡日趋频繁,甚至是回去开工厂、做生意,却看到很多负面印象,脏乱、失序、贪腐、低效。经济上比起香港差了一大截,港币汇价也凌驾人民币,不少香港人回去广东老家,都是站在俯角的视野来看故乡的一切。

但历史的讽刺是,在过去10年间,中国突飞猛进,香港人回到广东,往往发现广州与深圳等地都在飞快发展,而佛山、东莞、惠州等二三线城市,也迎头赶上。主要是广东产业政策的“腾笼换鸟”,不再是靠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厂,而是数字化转型,往高端制造业和高新科技领域发展,创造更多竞争力强大的企业,包括华为、腾讯、大疆、华大基因、商汤科技等,都在全球名列前茅,提振经济。

汽车生产重镇

广东也是全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省份,比亚迪以深圳为基地,成为电动车的先锋,辐射全球。

广州也是汽车生产的重镇,广汽的埃安Aion在全国赫赫有名,而中日合作的广州本田和广州丰田都在全国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如今广东一年生产的汽车高达510多万辆,高居全国冠军,而新能源车占了250多万辆,傲视全球。

广东的经济也和基建的井喷式发展息息相关,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港珠澳大桥从桥变成隧道,被视为工程奇迹,刚刚落成的深中通道,使得深圳到中山的路程缩短到半小时。而广东的高铁线长达3000公里,成为全国第一,最近通车的汕头到汕尾的汕汕高铁,打造一小时生活圈,广州到湛江高铁,连结省会与粤西。几条高铁还在兴建中,包括深圳到江门的深江高铁和珠海到肇庆的深肇高铁等,让广东成为全国的高铁先锋。

广州南沙的自动化货柜码头全部数字化处理,大型的码头空无一人,都是靠北斗卫星和自动化驾驶技术来处理集装箱的装卸,令人叹为观止。这都展示广东的基建实力和最新科技实践的动力,不仅是全国第一,也在全球位于先列。

香港人在复活节和清明节假期,共有300多万人次到大湾区消费,在现代化的商场内游玩,也感受广东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甚至是超越前进,在移动支付、数字化应用领域,都胜过香港。

故乡旧貌换新颜,香港人不但需要换一个新的视角看广东,还要融入它快速变化的身影,淬炼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相关新闻:

大湾区海陆空突破 城际地铁低空经济刺激房市

跨城基建路通财通 大湾区房市走出低迷

大湾区深中通道 推动软硬对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