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年轻人,你有投资吗?/股悦

不懂是否受到电视剧的影响,还是老一辈过往的经验分享,或另有他因,让年轻一代对投资存有一些错误的观念。

根据证券监督委员会展开的《青年资本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受访者对资本市场产品的认知有限,并对投资所需数额的想法存有偏差。受访的对象为18到40岁的青年,平均年龄约29岁,来自全马各州,男女各占51%和49%。

其中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对资本市场缺乏认知的受访者,认为需要大量的资金才能开始投资。也因为如此的想法,导致他们对资本市场产品的投资止步,进而把钱存放到无法应对通膨的银行储蓄户口。

在电影中,尤其是谈到股市投资的剧情,往往离不开有钱人进行大手笔的投资,并从中赚得盆满钵满或蒙受巨额亏损。就如港剧的《大时代》一样,每一单的股票买卖交易,所动辄的金额,就涉及上千过万的资金。

然而,在现实中,投资并不是有钱人在资本市场的玩意而已,随着投资额的门槛降低,越来越多人可轻易地接触投资。

100令吉便能投资

为了让股市普及化,大马交易所已从2003年4月开始,从原本1宗(Lot)为1000股的交易单位,更改为100股。

假设一家公司的股价为2令吉,在2003年4月以前,购买1宗(1000股),所需投资额为2000令吉(另加其他费用)。

如今,同是2令吉的股价,购买1宗(100股),只需要200令吉就可以进行投资了(另加其他费用)。

除了股票投资额有所降低外,如今市面上有不少基金的投资额,也允许投资者从100令吉(甚至更低)进行基金投资。

长期投资可有弹性

另一方面,也有者视为投资是一种承诺,并认为投资是属于长期的,因此,若发生紧急情况需要动用一笔钱时,无法从中及时套现。

当然,以设定投资目标之下,比方说要在退休前拥有200万令吉的养老金,该目标是一种投资承诺,也属于长期投资并无误。

但是,假设真的需要一笔钱应急,在无他法之下,也可脱售套现或暂时暂停投资,并在过后进行填补,确保养老金的目标不受影响。

产品认知不足

至于对资本市场产品的认知方面,大部分受访者对基金和股票投资拥有较高的了解,分别达86%和65%。其他资本市场产品如债券、私人退休计划、交易型指数基金、股权众筹和P2P融资的认知则相当低。

整体上,受访者认为资本市场产品属于高风险投资,尤其是股票投资,有高达97%的受访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属于中低水平。

而在投资之前,受访者所考量的因素主要为是否拥有足够的可支配资金、朋友、家人或同事的建议,以及相关投资的潜在回酬。

至于让受访者对投资止步的最大因素包括缺乏资金、投资所带来的风险,以及担忧投资骗局。

尽管如此,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受访者最为优先的事项,是确保拥有足够的资金作为紧急用途。

 

ADVERTISEMENT

 
 

 

反应

 

国际

中国学者建议“让有条件年轻人啃老”借机探索认识世界差异

(上海30日讯)上海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日前语出惊人,建议“让有条件的年轻人在大学毕业后,起码啃老3年”。

他日前在上海举办的一场秋季人才招聘会上,年轻人在啃老期间“可以借此机会到世界上做各种事情,看一看自己喜欢什么,也可以知道什么工作适合自己”。

梁永安是复旦大学一名人文学者,时常在网上或论坛上发表对年轻人的观察及看法,受到不少时下青年追捧和喜爱。

他也曾提出男女之间“门当户对”的新定义,认为其核心概念应为“心灵上、而物质上”,又指好的婚姻更应两者兼具,缺一不可。

对于中国年轻人毕业求职遇上的困境,梁永安建议:“有条件者最起码可以啃老3年。啃老是年轻人为了寻找自己创造性的人生道路,他们的青春时代其实最需要的是打开认识世界。”

梁永安提到,现在很多父母觉得安身最重要,英国青年平均30多岁才买房子,还是以贷款方式购得,“中国青年买房却是全球最年轻的,上一代若是肯把这几百万拿出来,给年轻人去走一走,认识世界、认识不同、认识差异”。

但他也强调,没条件啃老的年轻人就千万别这么做,因为道义上站不住脚,“孩子毕业后,家长别忙着让他找一个所谓的理想工作,要给他一个探索的机会,不是要求安逸,而是想获得一个跨度,而非不劳而获”。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