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冒名续写卫斯理 周显与倪匡的文字奇缘

报道:周显·香港作家

我的笔名“周显”正是由倪匡所改。倪匡不羁直率,对下人甚有礼貌,唯见大人则藐之,真性情尽露。倪为儿子写《少年卫斯理》和《骗徒》到一半却突然弃写,我恶向胆边生代倪续写,销路居然不错,不在正版之下。

我在70年代已认识倪匡,皆因我和他儿子倪震同是九龙华仁书院的同学,不时到他赛西湖的家串门子,有时倪震不在,和这位倪叔叔聊天,天南地北,无所不吹。

中学时,我是武侠小说收藏家,高价收购了大量旧版武侠小说。那时,倪匡刚把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改写成《紫青双剑录》。我看到他在《明报》的专栏写道,还珠楼主的最佳著作是《云海争奇记》,我碰巧存有一套,遂卖了给他。那天,他正在写刘家良电影《五郎八卦棍》的剧本。

倪匡取笔名

顺带一提,我的笔名“周显”正是由倪匡所取。我不明白,当时我只是15岁,还未开始写作,他为何要为我取一个笔名,也许他觉得这件事很好玩吧。

巧合的是,十多年后,我决定以写作为职业,出版经理人麦成辉要为我取一个笔名,居然也不约而同地取用了“周显”,看来这笔名真的与我是天作之合。

后来,他就此事在专栏公开鸣谢我,并且在书中的序又写了一次。专栏本名“赤足集”,因他从中国来港时,一无所有。然后赚了钱、成了名、搬到北角半山豪宅,改名为“皮靴集”。

没多久,卫斯理出版了。我之认识卫斯理,是因看《明报》连载和由黄鹰主编的《武侠小说周刊》。黄鹰先是插画师,再写武侠小说,最有名是编写了电视剧《天蚕变》和电影《僵尸先生》。

他拜倪匡为师,倪大方地免费让《武侠小说周刊》再次连载其卫斯理旧作。1991年,黄因欠债而被打死。

那时,明报出版社才出版了12本卫斯理,台湾却一口气全出了25本,那13本我一口气通宵看完。这种如痴如醉的阅读感觉,一生没几次。我相信很多读者也有相同的看法。

倪在台湾迅速大红大紫,出版社争相出版他的旧作,包括了大量武侠小说和《女黑侠木兰花》,可惜他并没有存书习惯。碰巧我也有他的大部分著作,遂又卖了给他,这就是他的台湾版的由来。

倪初期写的是武侠小说,最有名的应该是《六指琴魔》和《玉女英魂》,因曾被仙鹤港联拍成卖座电影。

老实说,倪的武侠小说写的并不怎样,最大的缺点是,男主角总是武功不高,也没很多女朋友,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在抓住读者心理这方面,黄易显然成功得多。

罗斌捧红大作家

仙鹤港联的老板是罗斌。罗是上海人,出版奇才,创办了《新报》、《蓝皮书》、《新知》、《武侠世界》等畅销报刊,仙鹤港联这名来自电影公司的创作,改编自卧龙生小说《仙鹤神针》。

罗斌一手捧红了不少作家,其中最红的是写爱情小说的岑凯伦,几乎独占了中学女生市场,倪匡的妹妹亦舒则在职业女性市场独领风骚。岑非常神秘,从没有人见过她的真身,有点像今天的村上春树。

倪匡和亦舒两兄妹雄霸香港写作市场成佳话。

倪震具写作天份

话说我的写作能力,是经过长时间的大量阅读和钻研得出来的成果。当年我发现倪震写作,很多原理他是自然而然的无师自通,这家族的基因,看来真有写作的天份。

可惜倪震对于写作兴趣不大,然而在文字没落的现代,他的放弃写作也不是什么损失。

当时罗斌旗下有一个作家,名叫“小平”,写《女飞贼黄莺》,拍过大量粤语长片,由于素秋饰演。小平住在广州,有一天,忽然不来稿了。罗斌急得要命,急找倪匡填补空缺,遂成了《女黑侠木兰花》。

倪匡作为天才级作家,市场触觉极为敏锐。《女飞贼黄莺》是侦探故事,倪聪明地加入了科学元素,先来一个《巧夺死光表》。然后再来一个《血战黑龙党》,打国际犯罪组织,仿如占士邦。木兰花从欧洲打到非洲,走遍整个地球,格局顿然宏大起来。

《女黑侠木兰花》写了52集,后来添加7集,其后又写了《无名怪尸》,一共有60集。有一集叫《魔鬼海域》,分别在《益智》和《武侠小说周刊》连载过,但没出版,我推测是黄鹰的冒作。

倪匡古龙难兄难弟

后来,我和罗斌拉关系,谈起了倪匡,满以为可以加分,谁知原来两人早己闹翻,是因版权问题。就这一点,倪和他的拜把子兄弟古龙倒是难兄难弟,版权从来不清。不用提,我和罗斌的事终于谈不拢。

说到倪匡和古龙,就我所知,应有一事是从来没有人讲过的,就是古龙对倪说过很多次,他本人最喜爱的作品,是《欢乐英雄》。

《卫斯理》是《女黑侠木兰花》的进化版:主角从女人变成男人,从科学变成科幻,再换了第一人称“我”,这在当时是很新的写法。

卫斯理“真有其人”

曾经有人写信来问,故事内容究竟是不是真的,倪以卫斯理的身分回答说,这问题不必回答。

更有趣的是,倪的门生叶李华,柏克莱加州大学理论物理博士,写了一套10本《卫斯理回忆录》,开宗明义引这个问题,回答说这不必回答,皆因所有故事内容都是真实的。

倪匡完全不懂科学,笔下的科学内容纵非全错,也错了90%以上,令我吸收了大量错误知识,长大后花了好些时间,方能扭转过来。他也没去过其作品所描述的地方,只是看了些旅游书,天马行空,竟然成为了启蒙了一整个世代的科幻大师,确是异数。

不看电影写500剧本
《精武门》破票房纪录

查实倪匡也不怎么看电影,对电影的知识几乎是一窍不通,但却写了400、500套剧本,其中拍出300套电影,最有名的是《独臂刀》和《精武门》,均破票房纪录。

其中《精武门》的冠名编剧是其导演罗维,皆因倪匡是邵氏专用编剧,只能匿名创作。

90年代时,编剧陈庆嘉找我问倪匡,究竟陈真在历史中有无其人,后来证实是倪匡创作,不消说,采用这角色,得付给倪版权费。

2012年4月,他获得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2018年,他又获得香港电影编剧家协会颁发银禧荣誉大奖。

根据倪自述,他的中文也不甚好,当年他为金庸代笔《天龙八部》,金庸要求董千里为其编辑。

然而反过来看,为什么金庸不找中文更好的董千里写,偏要求倪匡呢?

成为金庸唯一代笔人

原因很简单,倪匡是伟大的“说故事者”,在这方面,香港应是无人能及,因而,不论他写的是什么故事,乱吹一通、胡说八道,都有人看,都有很多人很喜欢看。

90年代,倪匡把独家版权签了给商战爱情小说作家梁凤仪,其系列作品的介绍是:就算倪出版的是无字天书,也有人买来看,顶多是下次不买而已。

代笔倪匡写少年卫斯理

倪匡是唯一为金庸代笔的人,我则是唯一冒过倪匡出书的人。

那时,倪匡为儿子倪震的两本杂志分别连载《少年卫斯理》和《骗徒》,写到一半,突然说移民,不写了。倪震急如热窝上的蚂蚁,没法子,唯有亲自动笔,把《少年卫斯理》续完了,还胆大包天的写了卫斯理的初夜。倪匡看到后,嘀咕说:“卫斯理的初夜明明是应该给白素的嘛。”

皇冠出版社向来是卫斯理的台湾版出版人,其在香港的总经理麦成辉见猎心喜,死央烂求要求出版这两本残篇,倪匡死活不肯写,我们又和麦极熟,禁不住他的死缠,倪震不肯写下去,我恶向胆边生,拍胸脯写了,销路居然不错,不在正版之下。

其后,麦成辉又再央求,我问倪震如何打算。他说:“莫非封面标明,原班人马再度合作吗?”从此此事便完结了。几个月前,我把旧作编辑成《赌鬼赌马》,其中包含了上述我续写两书的部分。

倪匡最爱吃鱼

倪匡回港后,我们间有见面。倪最爱吃鱼,请他吃饭,必然有鱼。最后一次,是在3年前,我请他到叠囍居,特别央朋友买了一条金边方鲤,他吃得大快朵颐,大呼好吃。谁知吃到一半,经理陈年走了过来,说我买的金边方鲤是养鱼,肚子有大块黑斑,叠囍居出售的却是正宗野生,还把一条拿出来看。果然,肚子没有黑斑。

倪随即咕哝说,我给他吃的是冒牌货,活像个小孩子。我们忍不住哈哈大笑。倪虽不羁,真实为人极有分寸,对下人甚有礼貌,也不随便占人便宜,唯见大人则藐之,真性情尽露。

权贵对他不以为忤,反觉得他好玩,待他极好,自然也是欣赏其才华,像邵逸夫、金庸等,均是任他胡闹,在工作上有心关照……另一原因,是大家均是江浙人,同声同气。

后来再约,倪的身体不好,太太患上了脑退化症,需要照顾,没再出来了。日前和他的干儿子吃饭,后者说倪有皮肤癌,已有心理准备了。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登彼岸

遨游宇宙/江子

云来云去:江子

忘了看的第一本卫斯理小说是哪一本?但一直记得晚上读《头发》、《老猫》、《蓝血人》、《眼睛》等等到半夜毛骨悚然却不舍得放下书本的心情。卫斯理系列在我年少时打入我脑海最深的印象是外星人对地球人的影响,比如金字塔,比如各大宗教。

倪匡最受读者欢迎的一个故事是《头发》,在这个故事中,他将世界主要宗教的创始人设想成外星人,而人类则是天堂星的囚徒,被流放到地球,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至今人类对地球的气温还无法适应的原因,这样的设想,在故事写作的70年代,是相当超前的,也是因为这个故事给人以极大的启发,让大家好好思考作为人类,我们究竟是怎样的存在?人类该何去何从?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

小说具佛学思路

他的科幻小说很多是佛学的思路, 有的小说就是拿外星人搪塞一下。记得当年朋友介绍我看《头发》,一口气读完,我拜服得五体投地。到底是什么样的脑袋?可以构想出宗教神学和人体发肤结合出如此奥妙的科幻想象。

倪匡生前曾为自己写了幅墓志铭,说:“多想我生前好处,莫说我死后坏处。”在他辞世之日,作为小书迷,倪匡带来超多精彩科幻小说,丰富了我青少年时代的想像和胡思乱想。

人在生命的大道上走着,许多的可能就潜藏在生命历程的细轨微迹,这些微迹、思想早已经随着卫斯理、原振侠、木兰花等角色,遨游了整个宇宙的每一个角落不止一遍。感谢曾经有你——倪匡@卫斯理@世界第一探险家。

倪匡、卫斯理、白素、原振侠,走了。向倪老致敬,一路走好,安息。

如果你上维基百科看看倪匡的生平,从年轻时代他的经历就是小说,而且充满奇遇,险象环生。或许,成就了一个中文世界无可替代的科幻小说家的秘密就在其中。

卫斯理小说看多了就会迷信有一天他会被外星人带走,如今他真的走了,望向浩瀚的夜空,他可能在某一个星体逍遥重生……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