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在土耳其,找到希腊!

文、图|:袁静宜(下篇)

这趟土耳其之旅,有个小心愿,就是再看一眼蔚蓝色的爱琴海。这是几年前从希腊回来后,我许下的愿望。

就在一家临海的旅馆里,亲近心心念念的那一片海,它正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被染成了金黄色,少了一份忧郁,多了一份绚丽,但依然是心目中最浪漫的一片海。

我坐在岸边,望向彼岸的希腊,此岸彼岸,都是让人迷醉的国度啊!

而土耳其与希腊,这对隔着爱琴海遥望相伴的千年冤家,其历史渊源层迭交错,却是一点也不浪漫,从传说中“木马屠城记”的特洛伊战争,经拜占庭帝国,至奥斯曼帝国,每一篇章都是血与泪交帜而成。

历史足迹难抹灭

千百余年来,作为西方文明起源的古希腊及罗马,都在这片土地上遗留了不可抹灭的历史足迹,幸庆的是,土耳其的“世俗化”,让这些基督教遗迹基本获得保留与维护,虽然作家拜占庭时代的重要历史遗产:“圣索菲亚大教堂”的身分,从2020年7月已从博物馆改成了回教堂。

欧亚文化在这里交融了几千年,在变幻莫测的历史长河中,至少位于爱琴海畔的以弗所古城(Ephesus),这个曾经是基督教早期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至今还能用残垣断壁,述说昔日的挺拔与辉煌。

作为目前世界上保存得最好也是最大的古希腊罗马遗城,以弗所于西元前1000年由爱奥尼亚人所建立,屹立至今超过2000年,据说圣母玛利亚也终老于此。

8关寻宝游戏

遗址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两公里,走一趟古城,仿佛穿越千年,和古希腊罗马文明偶遇。但面对一片废墟,我只能用尽所有的想象力,让自己沉浸式回到千百年前。

我们可以尝试用打卡的方式,于古城内玩一场寻宝游戏,只要找到以下所列出的遗迹,一一打卡过关,奖品为四个字:“不枉此行”!
这游戏名称为:“在土耳其,找到希腊!”

第1关:石柱甬道
耳卷柱头纤细秀美

两旁竖立都是Ionic式石柱,是由爱奥尼亚人(Ionians)所发展的建筑风格,希腊古典建筑的3种柱式之一:通常竖在一个基座上,将柱身和建筑平台分开,石柱由数节圆柱接合而成,上下两节之间均借着在接合面上对应的榫孔所插入的卡榫固定。特征是柱头的耳卷装饰,柱身纤细秀美,又称女性柱。

第2关:古罗马公厕
喷泉水声当掩饰

不能说是世界上第一个公厕,但应该是世上第一所坐厕。石板都是大理石,冬天时,仆人都要先帮主人暖马桶!你相信吗,这也是当年的社交场所,罗马贵族们排排坐,一面如厕,一面交谈,可以是生意经,也可以是国家大事,马桶下方有排污系统,设计者巧妙的利用城市的地理坡度,让污水借排入地势较低的海洋中,更妙的是,公厕中间设有一喷泉,利用水声适当的掩饰如厕时发出的“声响”,何等巧思呀!

第3关:塞尔苏斯图书馆 (Celsus)
4尊女神雕像

西元135年,一个罗马人为纪念他父亲而建的壮观建筑,面向东方,充分把早晨的光线引入阅览室。是当时世上三大图书馆之一,存有1万2000卷书籍。整栋建筑现只剩正面大门,建筑外观看以两层楼,门前有16根雕刻精美的大石柱,侧墙壁龛里雕有4尊代表美德、思想、知识、智慧的女神雕像。

第4关:妓院路标
世界首个妓院广告

从图书馆侧道出来拐个弯,留意地面石板,就会看到被誉为世上第一个广告——妓院的指示路标!石板上印着一个脚掌,左边有颗满是洞洞的心,上侧有个钱币状圆洞,意即为:你如果脚掌有如板面大(代表成年男子),正好有颗孤寂需要安抚的心,请带着钱往这方向走,那儿有美女等着你!

有趣的是,妓院就位于图书馆的斜对面,有一都市传说,当年男人们都与老婆说是去图书馆看书,进入馆内即从旁门窜出,拐个弯去了风月场所。

一是肉体,一是精神,都是粮食寄托!

第5关:世界两大奢侈品牌的代言人
打勾勾的灵感来源

请找到希腊神话中,司职传信与商业的赫尔墨斯神(Hermes)雕像,法国品牌爱玛仕即以他为名。

另一个大名鼎鼎的胜利女神(Nike)浮雕,右手握着麦穗,上扬的左手紧抓着一顶桂冠,展翅翱翔,是速度与力量的化身,著名的运动品牌耐克(Nike)即以她命名,但位于以弗所的胜利女神独特之处,在于耐克的标志“打勾勾”的设计灵感来源,出自于此雕像。请你找找看,是出于浮雕的哪一部分?

个人觉得,是女神右手下方飘跃的衣袂形成的那一勾。据说,只要游客于土耳其境内的任何一间耐克专卖店,出示与这块浮雕的合照,即可获得特别折扣!

第6关:哈德良神殿
看她眼睛会变石头!

西元138年,由民众献建予巡视以弗所的哈德良皇帝,4根柯林斯式石柱支撑的拱形门顶,值得留意的是后方内门顶上,以蛇发女妖梅杜莎(Medusa)为雕饰,传说梅杜莎爱上宙斯之子,惹来雅典娜嫉妒,被变成蛇魔妖女,终被爱郎斩下首级。

千百年来她幽幽的俯视着从下方经过的游客,妖威摄人让神殿免于掠劫之祸。小心,请不要看她的眼睛,不然会变成石头,让你也在废虚伫立百年!

第7关:大剧场
声学原理不靠扩音器

建立于西元前3世纪,同时可容纳一万多名观众的剧场,两层40排座位,依次展开一面巨大的扇面,气势恢宏,沿山坡而建,有贵族包厢,妇女们只能坐在后排,保存状况良好,至今都仍然可以使用。

古人利用声学原理,让站在舞台中央的演说者,不靠扩音器,也能让坐在最后排的观众听到。

走出大剧场,是“港口街”,顾名思义当年这条大道直通港口,长约500米,宽约21米,大道两旁当时是商店林立,夜晚蜡烛灯照明,是不折不扣的夜市场。

但小心,地上石板路都是以大理石铺造,一位洋人就在眼前鞋底一滑,跌了个四脚朝天!

第8关:喵星人
古城的原住民

最后一关,请找到照片中那只非常酷的黑猫,他们现在是古城里的原住民了,而我回想对以弗所古城最深刻的印象,竟是它那双橙色的眼睛。

在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们眼中,土耳其是即开放也保守,即传统也现代化的国家,在送我们去机场离境的途上,导游有感而发的对我们说:“我们都一样,来自‘世俗回教国’,而我是愿意付出我的所有,来捍卫土耳其作为一个‘世俗回教国’的现状”。

听罢他这句话,脑海不知为何,浮现了己故卡巴星的身影,和他那一句铿锵有力的名言!

上篇:为什么高官都爱去土耳其?

中篇:坐热气球升空 犹如闯入魔戒世界!

反应

 

国际

流失海外百年终回家 7根石柱回归圆明园

(北京14日讯)流失海外百年的圆明园西洋楼石柱回家了!

这也成为继马首铜像后,又一批回归原属地的圆明园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在13日“圆明园石柱回归展暨2023北京公众考古季”开幕式活动上,中国国家文物局正式将这批文物划拨圆明园管理处收藏,这批石柱文物也首次在观众面前亮相,并将向公众长期展出。

央视报道,回归的7件石柱原为圆明园西洋楼的建筑构件,在1860年圆明园遭英法联军劫掠后流失海外,被当时在中国定居的挪威人蒙特购得,后为挪威卑尔根科德博物馆及西挪威艺术博物馆收藏。

据报道,7件石柱均为汉白玉材质,通高约80至92公分,立面有凋花造型,品相较好,推测均来自西洋楼遗址区。这些石柱正面纹饰以西式番花、贝壳纹等西洋凋花为主,侧面花瓶内花束则以具有吉祥寓意的牡丹、玉兰、荷花、菊花等中国传统花卉为主,圭角卷云纹、开窗的海棠线凋刻方式等亦与中国古建望柱、栏板相同,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文化内涵。

圆明园西洋楼建筑以木质樑柱为基础,透过砖砌筑内牆,外部包以汉白玉等石材的方法建造。其建筑主体彷西方巴洛克风格建造,常在建筑上设立石柱作为望柱或栏杆连接物使用,同时也具有装饰的功能。两侧没有凋花的石柱应为建筑上的联排装饰物,两侧饰有花瓶或花纹的石柱则用于楼梯或楼层平台栏杆部分,花瓶的样式则是配合栏杆形製凋刻而成。

报道指出,经过实务鑑定,专家一致认为,7件文物的质地、纹饰均可与现存圆明园西洋楼遗存的文物对照。该组文物保存较完整,略有风化痕迹,据工艺、纹饰和材质情况,可定为真品。据称,该组文物原存放的挪威科德博物馆,旧藏中还有大批民国时期文物。

据报道,在7根石柱回归过程中,是经过各方密切合作,历经10年终促成。

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7根圆明园石柱回归原属地是中国流失海外中国文物追索返还工作的最新成果和又一重要进展,也是政府、高校、社会力量,通力合作、久久为功,助力流失海外中国文物回家的最新案例。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