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缩短工时加重成本/南洋社论

继今年5月1日强制落实最低薪金制1500令吉后,人力资源部又有新措施!

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拿督阿旺哈欣日前在国会上议院指出,每周最长工时从48小时减至45小时的措施,将于今年9月1日起生效,而政府修改1955年雇佣法令,是为了保障员工福利及让员工享有灵活性的工作时间,这符合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的要求。

人力资源部长拿督斯里沙拉瓦南也建议雇主和业者,可通过3种方案落实每周最长工时45小时措施,即雇主可把每日工时减至7个小时半、选择一周内其中一天缩短工时至5个小时,或改为每周5天制。

他也警告雇主,如在落实上述措施时趁机削减员工工资,将被当局对付。

沙拉瓦南强调,挪威、德国、比利时和美国早已落实每周工作40小时的措施,邻国新加坡也落实每周工作44小时。

不过,企业界对此看法不一,并认为政府在没有与企业界对话及商讨的情况下,仓促落实每周工作45小时的措施,对企业界是另一个打击。

众所周知,我国刚步入后疫情时代,各经济领域受到疫情的冲击后,还没有完全复苏,有些还在挣扎求存。

另一方面,马币持续贬值,导致进口的原料成本大幅上涨,企业界面对成本增加,而生意额却不一定增加的不明朗前景之下,政府却在这个时候推出可能加重企业成本的措施,可能会打乱各经济领域复苏的步伐。

政府强制落实每周45小时工时的措施,无疑将加重企业界的人力成本,因缩短工时,意味着一旦要赶工,就必须付加班费。如果以工人的最低薪金是1500令吉计算,每周3小时,1小时为10令吉80仙,每个工人的加班费一个月就是130令吉。如员工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这是一个很大的成本压力。

柔南中小企业公会创会会长郑己胜表示,经过这场冠病疫情,中小企业已经千疮百孔,政府刚在5月落实最低薪金制,9月又落实缩短工时的新条例,会令业者喘不过气。

他促请政府寻找平衡点,因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不能与先进国比较,如果成本太高,外资不来,订单减少无法照顾员工,最终是两败俱伤。他呼吁政府重新检讨上述条例,展延至经济稳定再来落实。

我们认为,我国的国情、工作文化、经济情况与生产效率,与美国、德国等先进国不同。这些先进的欧美国家在生产力方面高,缩短工时对生产效率没有影响。而我国毕竟还是发展中国家,各方面的技术、技能及生产效率还有待提升,在生产力没有同步提升的情况下,仓促落实缩短工时措施,对经济发展及复苏不利。

政府应该在落实新措施前,与各经济领域的组织及代表对话交流,收集企业界意见,了解业界面对的问题及缩短工时的利弊,再从经济发展与员工福利之间寻找平衡点,落实新措施。

仓促落实新措施,不顾我国经济的现实问题,对整体的经济发展与复苏不利。

 

ADVERTISEMENT

 
 

 

反应

 

国际

希腊逆势每周工作6天 加拿大:聪明工作才是正解

(雅典5日讯)希腊本星期起实施每周工作6天制度,与全球趋势“背道而驰”。

英国《卫报》报道,希腊从本月起成为欧盟首个实施每周工作6天的国家。尽管各行业工会代表批评此举“野蛮”,但总理米佐塔基斯的亲商政府表示,国内人口不断减少,缺乏熟练劳动力,“为了国家经济成长必须做出这样的改变”。

希腊这项“违背潮流”的作法,在加拿大等欧美国家引发高度议论。加拿大同样面临生产力下降,但当地人士认为解决问题不必靠更长工时。

加拿大商会“未来工作”资深总监帕尔梅林-贝拉斯科向加拿大“环球新闻”表示,该国迫切需要解决生产力下降问题,但解决方案不一定是采用更长工时,而是以更聪明的方式工作。

她说:“我们需要透过监管现代化、投资和采用新技术、中小企业数字转型,以及更理想的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生产力,实现创新经济。”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