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对“动态清零”的几点思考/魏开星

中国共产党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外界与其说关注中共二十大的会议本身,不如说更关心中国内地在中共二十大后会否在防控冠病疫情方面有所放松。

10月5日,全国侨联副主席卢文端在香港《明报》撰文称,二十大后两地通关政策有机会放宽,并非空穴来风。在这之前,全国人大常委谭耀宗引述“内地朋友”估计,本月中共二十大后,香港与内地通关安排有望放宽。两个常委都言之凿凿,以至于当日香港恒生指数高开700多点后,以上升1000多点坐收。

期待防疫政策调整

然而,随着时间越接近16日,关于内地放松防控措施的可能性看来越渺茫。因为,在10日、11日及12日3天,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在要闻第二版发表3篇阐述“动态清零”的评论,题目分别是《增强对当前疫情防控政策的信心和耐心》、《“动态清零”可持续而且必须坚持》、《“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一时间外界舆论哗然。这3篇署名为“仲音”的雄文,似乎给二十大之后内地仍将坚持“动态清零”下了定论。

与此相呼应,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近日也在一个短视频中,为坚持“动态清零”做了解释,主要的立论依据是:若不坚持“动态清零”,按美国的死亡率计,中国内地将有近400万人死亡,将给400万个家庭造成不可承受之重;而国家卫健委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在接受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访问时,称无法确认明年“两会”后可否放松防疫政策。

是否存在认识误区

在全世界几乎都在往越来越开放的方向调整防疫政策时,唯独中国内地仍然死守“动态清零”。这是否存在认识的误区?“动态清零”的社会代价主要表现在哪?笔者思考如下:

首先,就拿400万患者死亡给400万个家庭带来悲痛来说吧!因现时死于奥密克戎的患者绝大多数属于高龄或患有基础病的长期病患,故可与一年中死于其他疾病或自然死亡的人数作比较。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公布的1998年内地死亡率为千分之8.9。按14亿人口算,当年内地约1246万人去世。因此,内地若全面放开,就算有400万人患者去世,其中绝大多数也是与这1246万人重迭,即属于1246万当中的一部分。请问,内地每年1000多万的人口自然死亡,难道这些家庭都无法承受吗?

其次,人吃五谷生百病。不是当冠病疫情来时,其他的疾病就离人类而去了。不但世间所有的疾病都还存在,而且因疫情封控等原因而衍生出更多的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等。难道这些旧病新疾都不算病,只有冠病患者才是病人?事实与数据都证明,冠病疫情这几年,大量地挤占了其他病患的卫生医疗资源。同样是病患,哪个更重要?

再次,放松防疫政策,就是“躺平”吗?其他国家都无所作为了吗?应该说,每个国家都是在根据各自的国情制定相应的防疫政策,也是在两难选项中做抉择,在“两害相权取其轻”。《人民日报》评论称,这些国家经过多种尝试后,找不到一种理想的控制冠病疫情策略,干脆选择“躺平”。这样的结论是否过于武断了?

不要被清零所束缚

最后,“动态清零”的机会成本问题。谈论此类问题,容易被“要钱还是要命”给道德绑架;的确,生命的价值与社会付出的成本永远都无法精准地加以计量。

即使如此,笔者还是探讨一下战略机遇期。眼下,国际局势异常复杂,俄乌战事陷入相互恶性报复阶段,西方国家在抱薪救火;美国总统拜登公布任内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文件,称中国有意愿及有能力重塑国际秩序,而俄罗斯正在破坏现有国际秩序。美方将加大对中国的“有效竞争”,并在高科技领域持续封杀。

在美俄交恶、欧俄兵戎相见的节骨眼上,中国作为最有分量的平衡者,可供周旋、腾挪的空间巨大,世界局势对中国存在有利的一面,处理得好将把握住中国国力进一步上升的战略机遇期。若中国抓住机遇,持续和平发展,是“闷声发大财”的天赐良机。机会稍瞬即逝,中国若被所谓的“动态清零”所束缚,眼界过于狭隘;一旦坐失良机,追悔莫及!

反应

 

德国之声

清零防疫结束了 中国经济会好吗?

(北京21日讯)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22年中国GDP只比上一年增长了3%,远远低于原定的5.5%增长目标。而现在,被广泛认为是造成经济疲软首要原因的动态清零防疫策略已经被抛弃,那么,中国经济是否有望恢复以往的高增长?

3%的经济增长率,是1977年以来中国GDP的年度第二最低增幅。除了疫情最初期的2020年增长率仅有2.2%,中国经济上一次增幅没能超过3%还要追溯到文革最后一年(衰退1.6%)。  

疫情以及严格的动态清零防疫策略被广泛认为是造成2022年经济数字异常惨淡的首要原因。在传播力超强的奥密克戎变种病毒面前,再严厉的封控措施也难以杜绝零星疫情频繁发生,导致时常有大量民众被迫居家,即抑制了消费,也阻碍了生产,经济因此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遭到了打击。  

这在分季度GDP数据中有着明显的体现。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GDP比之前一年同期成长0.9%,远远低于其他几个季度。而那时正是上海连续两个月封城期间,作为中国经济核心的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都受到了供应链断链的影响。 

经济何时开始好转?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政府在12月初急剧转向,全面放松防疫政策,提振陷于低迷的经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考量。然而,不再执行严格清零,也并不意味着经济马上就会好转。  

12月中旬后,中国各地出现的爆发式疫情让重症病房爆满、殡仪馆不堪重负。数以千万计、乃至数以亿计的人集中在一两个月的时间里请一两个星期的病假,势必造成缺勤率急剧上升,经济也会和封城期间一般遭到供给和需求的双重打击。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也在中国出现爆发式疫情后纷纷下调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不过,许多长年研究中国经济的学者预测,这一波疫情造成的经济冲击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科隆德国经济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马特斯(Jürgen Matthes)认为,只要疫情高峰在今后几星期或者几个月被越过,2023年接下来的时间就会有更好的经济预期。

德国基尔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的朗哈默教授(Rolf Langhammer)则预测,2023年中国有望实现4%到4.5%的增长。驻华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örg Wuttke)也相信,中国经济2023年的情况肯定好于2022年。

复苏力度将弱于2021  

2020年第一波疫情过后,中国经济曾经引来持续近两年的强劲复苏。当年的第一波疫情,甚至让中国2020年第一季度的GDP负增长6.8%。但最迟从当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就开始迅猛反弹。由于中国当时最早控制住了疫情,在其它国家的工厂因防疫需要纷纷停工时,只有中国工厂的产能全开,导致中国出口贸易额暴增、出口顺差连创历史新高。

这种“只出不进”的局面,很快就造成了中国市场上货柜紧缺,中国向欧美的运价也翻了十倍不止。这种局面至少持续到2022年初奥密克戎变种在中国各地持续触发封城为止,而全球“货柜危机”的后续影响至今也未能消除。 

中国在2021年曾实现了好几年不见的超过8%的经济增长率,凭借创下历史新高的出口顺差,更是巩固了作为全球商品供应基地的世界工厂地位。许多评论人士一度感叹"原来中国才是新冠疫情的赢家"。

但是,曾在中国工作过十来年的经济学教授朗哈默却对这种说法不以为然。他在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说:“中国政府的中长期目标其实是内需导向的经济发展,也就是不再依赖出口市场。在疫情早期,中国成为第一个恢复生产的地方,也就是说再次成为了世界工厂,但这并非是中国政府所希望见到的。” 

朗哈默教授指出,2020年、2021年中国经济只是成为了一时的受益者,而且这种单纯靠出口贸易的获益方式与中国当局的长期经济转型目标不相符。而且,主要由出口贸易拉动的2020年、2021年中国经济复苏,还有美元强劲升值等许多其他偶然因素的推动。  

如今的局面和2020/2021年有着显著不同:外国工厂早已恢复生产,中国工厂一枝独秀的局面几乎不可能再现,2023年中国经济的复苏难度也将显著提高。

经济学教授朗哈默说:“而且我们既面临短期问题,也有长期问题。我们必须区分短期的波动和长期的趋势。从短期而言,中国经济与全球的通货膨胀密切相关,后者本身又是和疫情相关的。中国现在的防疫政策可以说是急停急走,这会导致市场上出现不确定性。而从中长期看,收入不平等、财富分配不平等问题也困扰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正面临
比疫情更严重问题  

除了社会贫富差距过大,中国经济面临的其他内部不利因素还包括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优势正在消失;房地产遭遇危机,政府是否救市面临两难;持续了多年的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依然面临重重阻力等。在朗哈默教授看来,内部问题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拖累要大于疫情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不过,疫情也许并非眼下阻碍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外因。诚然,肆意地封城、突如其来地放开都在快速消解全球商界人士对中国经济的信任度,跨国企业很有可能会因此考虑将生产基地或者供货商转移到中国境外,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将有所下滑。

但是科隆德国经济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马特斯认为,对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地位造成更大影响的,其实是地缘政治因素。他对德国之声解释说:“德国、美国等西方国家都在考虑降低对中国依赖性,部分是因为大家担心中国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武力攻打台湾,从而酿成地缘政治冲突。大约一半的德国企业都在问卷调查中表示,感到自己过于依赖从中国进口,并且有意降低这一依赖度。”  

马特斯指出,地缘政治环境恶化、疫情以及防疫政策的冲击、中国经济的内在矛盾很不幸都在几乎同一时刻爆发,这让中国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很难说内部结构问题或者外部地缘政治因素哪个更加糟糕。两个因素几乎同时浮现。我正怀疑,中国政府从严格清零急剧转向到完全放开,是不是为了遮盖拖累中国经济的其他众多不利因素。”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