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处在分水岭的中国/潘政麟

近期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的重大会议,二十大。此次的会议对于中国也意义非凡,可以说此次会议将会决定接下来中国10年,20年甚至是100年的发展以及命运。可以说如今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分水岭。

是坚持“动态清零”还是选择更加开放的政策来应对传染性更加高的病毒将会是中国接下来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抗疫与经济是一个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想要抗疫,那么经济势必会受到伤害,甚至可能造成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如果想要保经济,那么抗疫就难以继续维持下去。

目前中国的选择仍然是抗疫。然而目前中国的情况却是不容乐观,因中国实际上已经有了许多的本土案例,中国目前的方针、政策及方案可以说是难以对传染性极高的变异毒株形成100%有效的打击。那么在此情况之下,中国会做出什么选择,确实让人好奇。

中国的经济在近2年可以说是不乐观的。中国在疫情以前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都维持在7%以上。此前有经济学家预测可能中国在2025年就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然而此说法近期却是鲜少有人提及。其实客观来看,中国在经济体量上超越美国是迟早的事情,毕竟14亿人口对比 3亿人口。

然而超越的时间或许需要延迟了,可能2030年也可能更迟。然而无可否认抗疫确实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的打击,让许多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例如烂尾楼、中小银行的资金链开始紧张等等。

由于疫情的打击,许多人民、企业都开始收紧口袋,导致了资金的流动性下降,进而引发了许多的问题的产生。当然无可否认中国房地产以及中小企业确实有着些许问题,只是疫情将这些问题放大以及提早爆发了。

抗疫极端手法引不满

虽然中国持续选择抗疫,然而相对极端的手法实际上已经引起了些许人们的不满。甚至是出现了相关的新闻。持续不断的封锁措施,是个人或许都会觉得不耐烦等。也有人是敢怒不敢言。中国接下来如何让大部分人接受一个选择也是一个问题。

中国选择任何一个方案,都会有许多人反对。选择经济,那么就会有许多人的死亡。别看冠病0.1%(假设)的致死率,对于中国来说意味着需要牺牲140万的人口。而选择抗疫,那么中国的增长神话,或许就会终结在近几年。甚至是抗疫可能会让中国的经济体系“元气大伤”,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美国目前仍然是世界老大。作为世界老大,必然会竭尽全力压制世界老二对于自己地位的威胁。而中国就是威胁到了美国的地位。如今中国现在处于一个分水岭,如今的政策以及选择将会决定中国接下来的命运。是成就伟大还是被美国成功压制下去,或许就在于中国领导的一念之间的决定。 

反应

 

言论

隆新高铁带来的潜在益处/潘政麟

吉隆坡至新加坡的高速铁路(简称“隆新高铁”),自1990年代末由杨忠礼集团首次提出构想以来,历经多年波折。进入21世纪后,随着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两国于2016年签署合作协议,项目正式提上日程。尽管在2018年因马来西亚政府换届导致计划延期,并最终在2021年因未能达成一致而宣告终止,但到了2023年,我国首相拿督斯里安华重申了恢复此项目的意向。

隆新高铁一旦建成,预计将在建设和运营阶段创造超过6万个直接与间接就业机会,同时成为吸引国内外投资的强大磁石。这条高铁不仅将革新区域内的交通网络,更将成为一个蕴含巨大发展潜力的平台,促进沿线地区房地产、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通过鼓励企业在成本效益更高的马来西亚设立办事处或生产基地,有助于平衡区域发展差异,增强整个地区的经济活力。

支持跨国通勤发展

对于居民而言,隆新高铁有望显著提升生活质量。

一方面,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能够有效缓解现有公路交通的压力,减少大马交通异常拥堵的情况;另一方面,相较于传统交通工具,高铁以其环保节能的优势助力马来西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目标。

此外,便捷快速的交通连接将支持跨国通勤模式的发展,使人们可以在不同城市间轻松往返工作和居住地点,享受更优质的生活条件和职业发展前景。

虽然存在对人才流失问题的担忧,但如果管理得当,隆新高铁可以转化为机遇。它将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交通环境,帮助马来西亚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士定居和发展事业。更重要的是,随着更多跨国企业和研发中心的落户,本地劳动力市场将迎来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进一步推动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技术革新领域的发展。

缩小马新经济差距

长远来看,这不仅有助于缩小马新两国间的经济差距,还将可能形成一个更具竞争力的人才生态系统。

综上所述,隆新高铁不仅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连接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及更广泛区域的一座桥梁。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交通方式的革新,还涵盖了经济结构调整、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尽管项目面临诸多挑战,但从长远角度出发,其潜在价值不可忽视,对于促进大马长远的繁荣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