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中共二十大外事系统大调整 王毅料接替杨洁篪

(北京22日讯)中共二十大外事系统大调整。现年72岁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办主任杨洁篪不在二十届中央委员名单。

至于中国国务委员、外交部长王毅虽然已69岁,但仍在新一届中央委员名单。预料王毅将接替杨洁篪担任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办主任。

秦刚将负重任

与此同时,中国驻美大使秦刚、中央联络部部长刘建超也在中央委员会名单内,显示秦刚“将有大用”。这显示北京仍然需要外交老将掌舵。王毅已担任10年外长,之前曾任副外长、驻日大使、国台办主任等职。

另一汪洋进中纪委

中委汪洋不在名单

现年67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不在新一届中共中央委员名单,显示他在明年3月卸任政协主席之后,将退下常委,并可能告别政坛。

不过,新一届中纪委委员却出现“汪洋”的名字,引起外界揣测。原来两人只是同名同姓,列入中纪委委员名单的“汪洋”是青海省省委常委、纪委书记汪洋。

青海省委常委汪洋出生于1969年2月,来自贵州镇宁,西南交通大学工学博士,曾任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厅长、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副部长,今年2月担任青海省纪委书记。

升任政治局常委

李希料出任中纪委书记

中共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名单公布,现任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名列其中,显示他将接掌中纪委, 可能晋升为政治局常委。

在新一届中纪委委员名单中,李希是唯一的十九届政治局委员,显示他将接替赵乐际担任中纪委书记,负责反腐败工作,也意味着他将晋身政治局。

李希今年66岁,历任延安市委书记、上海市委副书记、广东省委书记等职务。

李希担任辽宁省委书记期间,参与查处轰动全国的贿选案,被冠上“救火队长”的标签。他曾经公开批评辽宁拉票贿选案涉及人数之多、影响之广前所未有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之风盛行”,查处贿选案是刮骨疗毒,挽救了辽宁。

李希在十九大升任政治局委员,空降广东接替胡春华担任省委书记。

骆惠宁未进中央委会

港澳系统或大换班

今年68岁的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没有出现在今日公布的中共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名单中。

原本分管港澳工作的中共政治局常委韩正(现72岁)也未当选中央委员,预示他将退休。骆、韩两人未入选中央委员会,预示着中共港澳系统将有主要人事更替。

另一方面,70岁的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依然没有进入中央委员。夏宝龙历任浙江省长与浙江省委书记等职。在2002年至2007年习近平任职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夏自2003年起任浙江省委副书记,与习直接共事长达5年。

夏宝龙是中共第十五、十六、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在2017年中共召开十九大,夏宝龙并未进入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并在2018年出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退居二线。

不过,在香港爆发大规模反修例抗争隔年,夏宝龙在2020年2月临危受命,兼任中国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

 

ADVERTISEMENT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香港熊猫经济的激流与幻影

香港政商名流热议“熊猫经济”是一厢情愿。政府引领产业发展应着眼能创造就业机会、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产业,而非“一息间灿烂”的“熊猫经济”转眼又成幻影。世界汽车巨头丰田、半导体领头羊三星面对过巨大危机,靠的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以及事先有全盘研究、计划的底气,坚持到底。

近大半年来“熊猫经济”成为香港热门话题,在新近出炉的《施政报告》中更进一步提出“熊猫旅游”的概念,作为香港“特色旅游产品”进行推广,香港各路政商人物更是纷纷建言,将“熊猫经济”说的煞有介事,像是一股香港经济新的激流。

有政党更推出专门的研究报告,似乎能成为振兴香港经济的支柱。

诚然,熊猫对一部分旅客有吸引力,但威力实不应高估,香港政商名流热议“熊猫经济”,是一厢情愿。

政府引领产业发展,应着眼能创造就业机会、具有较广阔上下游发展空间的产业,而非“一息间灿烂”的“熊猫经济”,转眼又成幻影。

产业发展讲究“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对比周边地区却难以说出香港在“熊猫经济”有哪些“比较优势”,香港有6只大熊猫,熊猫数量略胜一筹,但邻近的深圳野生动物园“熊猫庄园”就有2只大熊猫,广州也有2只,海峡对岸的台北也有3只。

要说是“特色旅游产品”,这个“特色”则遍地开花,随处可见,要说香港的优势,也就多出3至4只大熊猫。

然而,经济发展并非“人多好办事”,多出几只大熊猫,未必有什么经济效应,难以解释为何游客要舍四川、广州、深圳、台北,承受更贵的酒店房租与饮食成本,选择来香港看大熊猫。

熊猫是中国重要“国宝”、1961年成立的“世界自然基金会”会徽标记来源,熊猫也是中国国际上重要的形象代表,在西方世界,与中国友善的学者也被称为“拥抱熊猫派”(Panda Hugger)。

列举这么多例子都说明熊猫在国际上是中国“软实力”的代表,而非“硬实力”代表。

应细致研究经济产业转型

香港在“熊猫经济”上要师法的对象四川卧龙熊猫基地就座落于卧龙中华大熊猫苑神树坪基地,另一地处成都的“熊猫经济地点”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可见对熊猫首要的是保育,让它们有栖息之所,协助它们繁育,经济活动则其次。

赠熊猫增国家认同

中央赠送熊猫予香港旨在加强香港与中国内地的纽带,使市民及国际游客通过熊猫认识国家,增加对国家的好感。

这层关系变成“产业经济”则味道全变了,首先,“产业经济”要讲究关键绩效指标(KPI),难道政府或海洋公园要为熊猫制订“KPI”吗?要量化每只熊猫每天与游客互动的次数,还是要量化每只熊猫如何创造收入?如此一来显然是荒腔走板,现实中很难“命令”熊猫达成这些目标,若真制订这些“KPI”,恐怕也扭曲了赠送熊猫的保育原意,更加深动物园近年被环保组织批评“虐待动物”的刻板印象,反过来变成“低级红、高级黑”,好事变成坏事,帮了倒忙。

须寻新经济增长点

施政报告中提到香港处于经济转型期,需要找寻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变过去只依赖地产、金融的局面。

这一论调对香港人来说非常熟悉,在1997回归后不久,前特首董建华就已经大谈香港需要“推动经济转型”,并制订“背靠内地,面向世界,建立香港为亚洲的国际都会”发展方略,并推出“中药港”、“数字港”等一系列规划远大的经济发展方针,虽然最终失败收场,但就产业而论,若然成功,确实能为香港带来庞大经济增长的项目,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为错过“硅港”的机遇而扼腕。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经济转型与昨天的经济转型仍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产业单一化,经济周期不景气,再加上国际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地缘风云。

香港要经济转型,同样要找寻具有增长空间、是未来世界经济增长重点的产业,同时也要吸取董建华的教训,对相关经济产业做细致的研究,让人力资源、土地建设、法规法律与之相配合,才能真正达成经济转型。

香港政策严重落后

目前港府在相关方面仍然百尺竿头有待努力,在中国大陆无人计程车“萝卜快跑”风头正盛之时,香港却还在探讨是否应该将网约车“优步”(Uber)合法化,则无异是严重落后于时代。

经济转型更不能说“捡到篮子就是菜”,时事热点风潮下,则什么“恐龙经济”、“工业旅游”的奇招怪论层出不穷,完全不考虑香港本身有否发展相关经济活动的禀赋,也不考虑相关产业是否世界未来经济的增长点或广阔的上、下游发展空间。

诚然,提出相关论点的论者可能都是出于好心,为香港经济发展进行“脑力激荡”(Brainstorming)。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真正具有价值、能在未来杀出重围的产业,都需要细致的研究与决策者足够的战略定力,才能有所成就,当今世界的汽车巨头丰田、半导体领头羊三星在产业转型期,都面对过巨大危机,险些破产收场,靠的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以及事先有全盘研究、计划的底气,坚持到底。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