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爆炸凶杀引发忧虑/胡逸山博士

日前本地发生一宗爆炸事件,有人在其车上发现陌生的包裹,在尝试查看或处理时该包裹赫然爆炸,炸死了该当事人。警方事后逮捕到数名嫌犯,目前有报道说该装置是会因被移动而被触发爆炸的,也有报道说该装置是能被置放者遥控爆炸的。

姑且暂时毋论本案里涉嫌杀人者的真正动机是什么,这种通过炸弹爆炸来杀人的手法,已然接近恐怖主义袭击的典型手法了。当我一读到此新闻时,心里马上一沉,而且心沉的程度不亚于月前大选后,获悉一股绿潮已然大幅度地席卷大半个马来半岛。

事关我那向来关心国际事务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起上个世纪90年代在美国生活时所关注过的两宗发生在美国本土恐袭事件。

一宗是1993年由海内外宗教极端分子所进行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下停车场汽车爆炸事件,造成数名死者与数以千计的伤者。

另一宗则是1995年由美国本土种族主义极端分子所进行的奥克拉荷马市联邦大厦汽车爆炸事件,造成百多位死者与数百名伤者。

至于后来2001年的九一一空袭,虽然主要目标还是未被1993年的炸弹摧毁的两座世贸大楼,但那是用挟持来的民航机所蓄意撞上的,已然可谓是另一个层次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了。

这两宗发生在科技相对还落后的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大宗爆炸案的爆炸装置引发方式,还是用上传统的点燃引线或启动引信的方法,还没“先进”到如当下般据说用遥控的方法。

假如不是遥控而是触动来引发爆炸的话,那就相似于在中东与阿富汗的反恐战场上,武力相对于美军不成比例的当地游击队常部署在关键所在的所谓蓄意爆炸装置,被一不留意的美军士兵触动后便爆炸致命,至少是严重致伤,是一种相对低成本而又杀伤力强的武器。

心机如恐怖分子

而近日发生在本地的这宗爆炸杀人案,据说恐怖主义袭击的元素不大,好像主要是个人恩怨的缘故。但无论如何,作案者会花上如此多与细的心思来设计、组装、部署这枚爆炸装置来伤害哪怕只是个人,这与恐怖分子也很“细腻”地来设法伤害多人引起恐慌的心机,有令人不寒而栗的相似之处。

本地基于之前与马共之间的严重武装冲突以及长期的社会治安不靖,有着极为严厉的枪支管控法律。对于炸弹等的各种其他武器也是如此。

但近来这宗爆炸案的发生明显展示出如果“有心”的作案者要在公开市场上找到各种各自可能无甚杀伤力、但组合起来则杀伤力强的原料来自制爆炸或其他杀伤性装置的话,看来难度也不是很大。

尤其是当下网络科技发达,想要自制杀伤性装置的“有心人”要在网上搜寻各种“妙方”看来也不很难,甚至还有一步一步示范的视频等,也是防不胜防的。

杜绝杀伤性装置

看来是时候本地需要集思广益地制定更为全面、更为具有科技含量的武器监管机制,以便更有效地杜绝这些杀伤力可大可小的杀伤性装置了。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不要矫枉过正,杯弓蛇影地认为周边每样物品都充满杀伤力,而呼吁有关方面加以严禁。否则如此一来,有关方面的监管权力大幅度膨胀,又未必有被监督,那就会引起另一些攸关自由民主的大问题了。

总之,就如其他社会政治议题的应对方式般,有一好就没二好的。

反应

 

国际

利用手机数据追踪送货点 窃团专偷iPhone包裹

(华盛顿30日讯)美国电信商AT&T的客户最近纷纷收到通知,称歹徒利用手机数据追踪并窃取货物,尤其是装有iPhone的包裹。

警方报告表示,犯罪集团针对联邦快递(FedEx)运送新款AT&T iPhone的包裹窃案激增,有时甚至出现嫌犯与被害人之间的暴力事件。

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网(ABC News)取得执法公告报道,“嫌犯送货前取得手机追踪送货位置,借此从送货员或消费者端拦截包裹”,“随着犯罪分子运用各项策略、技术和手法偷窃,受害者与嫌犯的暴力冲突加剧”。

北维吉尼亚州已通报77起宅配商品盗窃案,纽约警方则在调查至少55起类似窃案,全美各地都有类似犯罪情事,凸显令人忧心的趋势。

AT&T发出声明表示,“我们与执法单位和货运商合作,保护包裹安全寄达。”

联邦快递发出声明表示,“我们制定严格的安全保障计划,定期提醒团队成员,送货员人身与包裹安全的重要性。”

当局表示,窃贼为掩人耳目,通常会伪装成送货员,利用线上食品配送商“DoorDash”的袋子,穿上亚马逊(Amazon)或建筑工人背心,以假乱真。

警方表示,这些嫌犯往往在送货员把包裹放在收件人家门口后立即出动,神不知鬼不觉的偷走包裹。

一对男女惯窃上周在芝加哥黛门大道(Damen Avenue)附近住宅行窃,过程被安全摄影机拍到。ABC芝加哥分台WLS报道,摄影机拍到三起不同的盗案,看似同一伙人所为。

影片显示,一名女子走到受害住户的前门,先是在人行道上跳舞,接着她从门廊上抓起一个包裹,跑向停在对街的接应车辆,扬长而去;WLS报道,房主发现后对窃贼咆哮,但已来不及。

WLS取得的另一段画面显示,一名男子的单手手臂已经夹了一个包裹,他在受害住户的台阶上捡起另一个包裹,从容返回先前作案用的灰色汽车内。

两名受害女子已向芝加哥警局报案,希望有人能指认影片中的窃贼。

一名受害者说:“他们以相同的方式出现,抽着烟,看似一对夫妻,就像邦妮和克莱德(Bonnie and Clyde)。”

邦妮和克莱德是1920年代大萧条时期(Great Depression)著名的“鸳鸯大盗”。

新闻来源:联合新闻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