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癸卯兔年·万物复苏/南洋社论

兔年,万物复苏。

正月为立春。立为建始,春木之气始至,就有“惊蛰一声,万物复苏”。

春,在冰雪中静静地培育,不待水清雪释,便柳色早黄绿,水文新绿微了,才有春风解冻,波起轻摇绿,蛰虫始振的苏醒。

很快,全球华人,包括马来西亚的华人,正以勤快的节奏,以美好的心境,欢庆2023癸卯兔年的新始。

一缕春风拂面,吹醒凝滞的空气,带来明朗和生机,如此春天的美好,正如宋代白居易的诗曰:“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

其实,春节不只是华族专有的,春是属于全民的。华族渴欲抵挡杂芜,挠开羁绊,渴求生活的丰盈;和谐与幸福,更是激起马来西亚的全民共情。

马来西亚这个国土就是我们的家,这里是我们飞翔的起点,是成事的基础,是不可动摇的泰山,是落地生根的安身之所。

抱团取暖护卫“大家”

在全球经历漫长3年冠病疫情的蹂躏,再有俄乌冲突的战争危机、全球创纪录的通胀和气候异常灾难,2022年的“多重危机年”给我们启示,大家都应该学会相互理解。

因此经济学者告诫大家,要做好应对更寒碜一年的准备,各族要抱团取暖,借力实现合群,要理解彼此的挣扎与脆弱,说些宽慰的话,伸出施援的手。

去年最让人感动的好事,应该是83岁幼教教师徐爱兰展现了一种跨越血缘的亲情伦理,以及超越种族的正义精神。

22年前,她依照回教徒的规格收养印尼籍帮佣留下的孩子罗哈娜,因而得到国家元首苏丹阿都拉陛下颁发模范母亲奖的表扬。

这是我们要共同护卫的“大家”,只要在遇疑难之事相帮,就会在苦后滋生出美好的心境,让我们的心头充满柔软的力量,迸发着迎春的激情。

政德能挡杂芜锈蚀

尽管我们生活着的内外环境复杂严峻,只要掌权者能走正确的路,专注做好政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政之德,做好实事,就能抵挡种种杂芜和锈蚀。

今后不论个体的生命如何起伏变化,马来西亚全民都须接力奋斗,团结合作,时刻都要怀有一颗丰盈、诗意的、愉悦的心,以无穷憧憬与计划面对新的人生选择。

其实,天地间一切卦无吉凶,一切还是人为,结果与成败都取决于人的智慧,只有勤政修德,治国抚民,任用贤才,每一扇吉门都为我们大开。

走过炽热的夏,妖娆的秋,熬过凛冽的冬,还能孕育另一个春,再给我们一个美丽的新始;谨此祝愿:癸卯兔年,“春安,夏泰,秋吉,冬祥”,所有曲径歧路都能成大道。

 

ADVERTISEMENT

 
 

 

反应

 

国际

疫情遇虎年 狮城去年生育率新低

(新加坡27日讯)疫情遇虎年,去年新加坡生育率跌至历史新低。受访妇产科医生指出,今、明的兔和龙年是受华人喜爱的生肖,加上新措施推波,暂无需对去年数据过分担忧。

《新明日报》报道,新加坡2022年的居民整体生育率降至历史新低,只有1.05。

协助管理国家人口及人才署的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及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英兰妮早前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总理公署开支预算时指出新加坡生育率下降的多个原因。

新加坡整体生育率与许多发达国家一样,多年来呈下滑趋势,另外,去年是华族传统上忌讳生育的虎年。另外,有更多国人选择迟婚,也有更多夫妻延迟生育或生育较少孩子。

鹰阁医院妇产专科兼泌尿专科顾问医生钟耀伦受访时说,华人传统观念上的确有避忌虎年生育的说法,而兔年和龙年则较受想生小孩的家庭欢迎。不过,他认为这两年的生育率虽然料会有所增加,但幅度不会大。

“与30年前相比,新加坡华人对于这方面的传统观念淡薄了不少。最主要还是父母认为养育孩子如今有不少考量。”

退休的资深妇产科医生方壮威则指出,根据过往经验,兔年、龙年的新生儿出生数肯定上升,但不能确切预测上升多少。

除了今年财政预算案宣布的一系列措施减轻家长的育儿负担,去年公布的《新加坡女性发展白皮书》中也计划从今年起,让21岁至35岁的女性,无论已婚与否,都可选择冷冻卵子,供婚后进行辅助生育之用。

方壮威提到,女性的卵子质量在35至40岁后会显著下滑,或影响生育能力甚至是新生儿的健康。

“冷冻卵子的质量不会随着时间流逝受影响,让人提前冻卵的政策,或者增加幼儿园数量,有助于提高生育率。”

民俗家:生肖具影响力

民俗学家徐艺庭受访时说, 1 2 生肖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说法,也是伴随许多华人一起成长的习俗。

“因为流传久远以及关注的人多,从风水学看也具备了一定的能量和影响力。”

她表示,因此有人认为虽不必坚守所有规条,但一些忌讳可免则免。

徐艺庭说,龙有着别于其它所有生肖的特殊地位,不容易被冲克,因此不少华人也喜欢在龙年生育下一代。她也谈到,其实个人生肖也要与生活中的其他人之生肖相匹配,才会演变出不同际遇。

育儿需时间精力 双薪家庭或难兼顾

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陈恩赐受访时指出通胀持续走高,以及世界局势动荡,也可能对国人当前和未来生计造成影响等。

他也说,抚养孩子需要长期付出时间和精力,双薪家庭可能难以兼顾。

“整体生育率自1977年起开始下降,大部分华族人口的生育率在过去2年或更长时间甚至低于1。除非我们能继续输入移民为经济做出贡献,同时不削弱新加坡人的就业机会,新加坡人口看似也会持续的迅速老化。”

陈恩赐也提到,新加坡乃至东亚国家尤其珍视下一代,父母会竭尽所能让孩子有良好的发展,因此在本地养育孩子很花时间、精力和金钱。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公共政策助理教授陈宝玲则说,迟出生的孩子与祖父辈相处的时间会少了,甚至没机会接触,少生育也意味着家庭网络缩小。

她也说,除了向新生儿提供资助之外,也可考虑让新生儿的哥哥、姐姐受惠,减少父母因多生孩子可能夺走现有孩子部分资源的顾虑。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