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建议/黄子伦
因为工作原因,不时会有朋友请教要怎么投资。有时在我还没回答之前,在场的另一位朋友就迫不及待地回答:“投资策略是很简单的,就是低买高卖”。
的确,道理是这么一回事,我朋友没有错。不过,真正问题是要怎么去判断一只股票的高低?本益比?是和历年比较,还是和同行比较?是值得更高溢价,还是应该打折?该用本益比,还是市账率?
以上斟酌并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同行之间的意见也会相左,懂得用实证来捍卫自己的看法是这门专业的必修课。
不会出错不是好答案
然而,并非人人如此。有些人希望能够找到一个 “不会出错的答案”。而很多人并不知道一个“不会出错的答案”并不是一个好答案,更不会是有用的答案。
“投资策略是很简单的,就是低买高卖”就不会是一个好答案。
越是废话的答案,越是任何场合都是正确,就像许多男士喜欢对女性说的那句“多喝温水”般无用。
看到人们沉迷于短视频就说短视频是未来,把这种人踢进大海也不冤。
反过来说,一则建议越有效,就必须越是针对特定情况而制定。
举例来说,你要买房,首先就得问你的收入和债务承担能力来检测你更适合租房还是买房;你有能力买,那么接下来就得看存款多寡,能否凑出首付款项会影响你的房子选项和装修项目;以上检测都过关后才开始物色楼盘,市中心还是偏远地带?有没有自己的交通工具也会是另一个考量。
大家可以试回想一下,自己的朋友往往都不会选择你看中的那个单位,因为大家的居家需求就大不相同。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经济学家的建议不管用。要花时间和精力研究得来的结论,一定是以自己为服务对象。这也是为什么免费的建议总是没什么用处,因为压根儿没有经济诱因去刺激人们交出更好的答复。
那么,要如何得到有效的建议呢?
很简单,那就是花钱。不过,要留意的是,有花钱并不代表你雇用的就一定是专家,也有可能是骗子。到最后,你会发现还是自己最可靠。这时,你的建议往往是最见效的。
视频推荐:
坠熟人投资骗局 退休银行家痛失1510万
吉隆坡17日讯)一名77岁的退休资深银行家在熟人引荐下投资虚假股票,结果损失惨重,总计被骗走高达1510万令吉。
武吉阿曼商业罪案调查组代主任拿督罗海米今日发文告指出,受害者于本月14日前往十五碑警局报案,揭发这宗涉及高额投资欺诈的案件。
据调查,案件起因于受害者的一名熟人(即第一名嫌犯)主动联系她,并提议投资一家马来西亚公司的股票。第一嫌犯声称可代为持有相关股票,并以信托方式管理,骗取受害者信任。
随后,第一嫌犯又介绍了另一名男子(第二名嫌犯),称其是该股票交易的代理人。两人共同出示了几份看似正式的文件,进一步说服受害者进行投资。
“随后在2020年至2021年期间进行了几笔交易,向3人存入了总计1510万令吉的存款。
“受害人于2021年要求第一嫌犯把股票转入其名下,以及出示购买证据,但两名嫌犯给了数个借口,并不断拖延她的请求。此后,她才开始怀疑股票的真实性,并意识到文件上的资料是虚假的,都是嫌犯捏造的。”
警方目前援引《刑事法典》第420条文(欺诈)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