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芯片厂美光科技 开始在狮城裁员

(新加坡8日讯)早前宣布在全球削减10%员工的美国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开始在新加坡的裁员行动。

美光科技的新加坡雇员星期二(2月7日)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贴文,指公司的裁员行动已经开始。

这名雇员也称,被裁退的雇员主要是资历比较浅的同事,整个裁员行动估计要持续至2月18日。

全球芯片需求大跌冲击晶片制造业,美光是在12月21日宣布一系列削减成本措施,包括于今年在全球减少10%人手以缓解收入骤降的冲击。

削减人手的目标约一半将通过不填补主动辞职的员工空缺来达成。

美光发言人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没有披露在新加坡会减少多少员工和其他相关细节。美光在新加坡聘有9000多人。

美光也将进一步削减2023和2024财年的资本支出、削减2023财年的营运成本、暂停股票回购、降薪和停止发放花红。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宗亲会同乡会资金须透明 狮城新法案防外国势力

报道:卢德仪

新加坡国会通过立法,防范外国势力干预且威胁国内种族和谐,以族群为凝聚方式的团体必须交代资金来源,同时给予政府更多权限预防外部干预。

新加坡国会朝野议员于2月5日一致通过《维持种族和谐法案》,该法案旨在巩固政府处理种族问题的权力,强化应对威胁种族和谐的能力,并强调种族和谐与宗教和谐同等重要,此举也是为了应对全球不同种族群体之间日益加剧的分歧。

当中受关注的法案内容是,扩大当局发布限制令、实施社区补救措施以及在指定的种族组织中引入防止外国影响的保障措施的权力。

根据新加坡媒体报道,法案授权内政部长向散布损害新加坡种族和谐内容的个人或实体发出限制令。

限制令立即生效、最长可持续两年,违反者将面临罚款或监禁。

然而,社区补救措施也将成为惩罚某些行为的替代方法,为触犯法律但情况不过分者,提供和解与反思的机会。

缺乏了解形成偏见

新加坡媒体指出,那些不经意冒犯其他族群的人,很多时候是对其他种族或者宗教接触不多、了解不深,以致形成偏见。

不过,政府重申,对于种族歧视观念根深蒂固的人,政府无法强迫他们改变看法或表达悔意,但提供改造机会仍有助于缓解紧张,并修复受损关系。

限制令禁止个人或组织传播或分发特定信息或材料;就指定主题向特定受众发表演讲;参与特定出版物的印刷、编辑或制作;担任指定刊物的编委会或相关委员会职务,以及采取可行措施,阻止特定信息或材料在新加坡传播。

法案的一个主要特点是重点关注打击外国势力。

内政部指出,新加坡很容易受到外部势力的攻击,这些势力会施加恶意的外国势力,利用种族问题或破坏新加坡的种族和谐,以实现他们的议程。

促进种族群体或亚群体利益的组织是此类势力的潜在切入点,因此,为了防止种族组织受外来势力影响,新加坡国内300多个包括宗乡会馆和商会的种族组织将指定为受监管实体,这些实体须申报来自国外捐款和匿名捐款、披露与外国的关系和公开领导层结构等。

各族裔组织都受关注

此安排备受关注,在国会辩论中,有议员提问受监管实体是否过于宽泛。

新加坡向来将种族和谐视为社会的基石,这一立场自独立以来一直影响着新加坡教育、住房和政治等政策。

新加坡350万公民中,华人占四分之三多数,马来人和印度人分别占15%和7.4%。

法案反映了人们长期以来的担忧,即种族是一种身分标志,它可能被利用并分裂社会,也带来法律秩序及国家安全风险。

在法案通过前,一份调查结果出炉,报告显示种族和宗教议题仍是新加坡风险最高的断层线,近半受访者认为种族和宗教议题若处理不当,可能激起人们对某些族群的愤怒情绪;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不当的处理可能引发暴力行为。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