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独家】外企裁员·趁机吸纳 本地中小企业抢科技专才

独家报道:谢姈悄

(吉隆坡11日讯)国外科技领域频现裁员潮,国内科技业却迎来招聘潮!

最近国外科技领域公司不断“砍人”,其中包括美国,然而本地属于中小企业的科技公司非但未见裁员潮,还积极广招人才。

外国科技公司裁员对本地科技公司而言是件好事,因为他们可以从中吸纳有素质的人才。

人力资源界透露,本地科技公司一般分两大类,一种是属于外资,另一种是本地的中小企业,而属于后者的科技公司,目前还在招聘当中,而且薪资都很吸引人。

未来10年资讯人才吃香

JP Asia人力资源咨询顾问曹思滢受询时指出,如今本地资讯人才都很吃香,未来5到10年都将是他们的世界。

她指出,属于中小企业的科技公司目前并没有出现裁员情况,而外资公司的裁员行动却已开始。

“本地中小企业的科技公司还是不停地招聘,有些还面对招聘的问题,因为他们不晓得要如何招聘专才,只懂得资讯科技的东西。”

“大部分本地科技公司都没有设立人力资源部,而一些就算设有人事部,但是这些人员可能只负责出薪水,而不是真正做招聘的工作。”

因此,她说,如今很多本地科技公司都是倾向于请猎头公司帮他们招聘资讯科技专才。

薪水4000元起跳

一般毕业于其他领域的大学生起薪为2500令吉,但资讯科技毕业生若受聘于该领域,薪水通常4000令吉起跳。

曹思滢指程式设计员的薪水目前都不错,如果有经验,甚至可达五位数。

她表示,本地有很多资历较浅的科技人才,而印度却有很多资深科技人才,因此企业较喜欢聘请印度的专才。

“所以很多资讯科技公司还是会从海外如印度及中国,聘请资深科技人才,以从事比较高阶的任务。

“无论外资公司裁多少人,其实不会影响到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要用的人本来就不多。所以当外资公司裁员,其实对中小企业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消息。因为他们才有机会吸纳那些人才进去中小企业。”

未听闻本地科技公司裁员

从事资讯科技网络安全的江暐颉表示,近来并未听闻本地科技公司裁员。

他不认同本地的科技目前还是属于起步阶段的说法,并以自己如今身在国外,正做着一些国外的项目为例说,其实本地资讯科技人才资源还不错,无论是人力、经验及能力方面皆具竞争力。

数年一次清洗周期

威康科技集团旗下子公司pos2u私人有限公司业务发展经理李胤潮认为,当一些大科技公司旗下产品已开发到成熟阶段时,公司必定会把当初开发有关产品的一些人裁掉。

“然后再等下一个产品进来,这些公司又再请新的一批人进来。

他指一个科技产品开发周期,大概是3到5年,因此每过几年,就会出现一个“清洗周期”。

无论如何,李胤潮说,资讯科技专才还是非常抢手,而本地科技公司会遇到请不到人情况,是因为许多人念了资讯科技出来,并未在相关领域就职。

“再来就是一些人重视工作和生活平衡,所以即使科技公司开出双倍的薪水,他们也不愿意去从事需全天候待命,负责支援与维护的技术人员工作。”

他指科技业约略可分两类,一类是技术人员,另一类是开发员。

他指本地公司基本上都以外包模式,把程式设计中的一些高阶任务外包给中国、印度及越南等专才,然后在将设计成果与之前本地专才所开发的部分融合,进行后续工作。

空缺增人才供不应求

大马就业坊(Jobstreet)董事经理维克西塔萨南表示,尽管全球出现大规模裁员,但随着公司继续寻求提高其企业的数字能力,科技专业人士依然供不应求,尤其在大马。

他指:“随着具有大型科技公司经验的科技求职者突然增加,熟练技术人才的竞争也愈演愈烈。

“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2023年1月),大马科技领域有大量职位空缺。

“事实上,与2022年12月比较,今年1月与资讯科技(ICT)相关的职位空缺数量,有所增加。”



反应

 

名家专栏

再谈政棍蝗虫夹袭,面对红海怎么办?/拿督刘明

我上一期的文章:“政棍蝗虫夹袭,中小企业情何以堪”在网络电台的推波助澜下炸开了锅!最近我出席几个活动,很多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都和我聊起“引清兵入关”这词,说我很贴切地道出了中小企业的困境和心声,也对政府大开门户的作法非常无助和无奈!

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说没有压力是骗人的,但能够引起社会大众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共鸣,甚至让一些当政者对这个课题的关注,我想一切都是值得的!

曾经也受益

这篇文章恰逢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拜访马来西亚期间刊登,我仿佛成了一个不知好歹的搅局者,为这个“举国欢腾“的日子增添了少许灰暗!

马来西亚是民主国家,任何论述都有人赞成有人反对,只是我有一点“受宠若惊“被甲洞国会议员林立迎点名反驳。

YB林立迎敢怒敢言的从政态度是我敬佩的人民代议士之一,他的批评我当然虚心受教,虽然我不太认同他的观点,故我恳请YB林立迎暂时放下他擅长以数据说故事的律师身分,实地拜访或问一问他身边认识和不认识的中小企业朋友,听一听他们对这一波“蝗灾”的遭遇和感受,也许从不同角度看事情,会更有代入感和共鸣!

我用“蝗虫“来形容中企内卷我国,并没有贬低任何人的意思,它充其量只是一个形容词。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她的经济天翻地覆地成长,飞快地窜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自己也是中国冲击1.0的受益者,更何况身为炎黄子孙,我绝对乐观其成中国崛起对抗美国的霸权主义。

但是中国冲击2.0带来的产能过剩,确实扭曲了世界经济的秩序、严重威胁很多国家中小企业的生死存亡,当然包括我们的国家马来西亚,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勿入红海

自我懂得营销以来,我读懂的所有教科书都教导我们从创新来区隔竞争对手,以免堕入红海的激烈竞争,削价绝对是最后一个逼不得已的选项。

但是中国企业的所谓创新,几乎千遍一律都是如何从价格上争取市场份额,谈的都是性价比而完全罔顾产品的价值。

最近频频出现在社交媒体,砸巨资打广告的拼多多海外版Temu,又是另一个把价格往死里打的所谓“创新“平台!

没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的廉价商品,一波接一波、连绵不断的套路,不止让我们这些零售商看了心惊胆战、怀疑人生,相信更让其他网购平台尤其是Lazada和虾皮面对最艰辛的挑战、穷以应对!

Temu和其他网购平台不一样和更具破坏性的是:他们无底线压榨供应商和给顾客7天无理由退款的舔客方式,只有内卷的中国商家愿意供货,我国商家是边都沾不到的!

做生意内卷到如此地步,至于吗?

残酷的邂逅

然而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Temu”这一个“美丽“的“邂逅“,绝对会让我们的国民尤其是马来同胞爱到如痴如醉,但如此一来,更多的国内消费将“飘向北方“,让原本疲软的经济更雪上加霜。(Temu 马来文应该译为相遇或邂逅)

罢了,我假如继续数落中国企业的不是,肯定会被某些人定调为不思进取的鲁蛇(loser),咱们就此打住吧!

我要在这里郑重声明,我甘冒天下之不讳而道出马来西亚中小企业之艰辛和挑战,是出自一颗爱国之心,绝对是对事不对人,也绝对没有反任何国家的意图,更何况一个蝼蚁小民,我何德何能?

有朋友问我,面对这些势不可挡的残酷状况,我们该如何应对?我说我没有答案,各安天命吧!

应对方案

不过我还是绞尽脑汁想出一些方案,让大家脑力激荡一下。

1)节流开源

假如你的生意正面对中企的“龙卷风“,我劝你尽快把亏损的业务或分店等结束,把公司规模缩小止损,先生存下来,再寻新的商机。

假如你有机会再开拓新商机,记得避开中企有优势的行业,敬鬼神而远之!

2)另辟渠道

我最近有幸成为圆梦工厂所举办的创业大赛的其中一位导师。我的学生是一位刚从日本归国的汽车设计师。

他原本是想标杆日本的muji, 我告诉他作为一个新晋的品牌,muji的产品链太多,新品牌最重要是聚焦。

结果我们选择用设计来赋予传统文化产品新的生命,如用风筝做为璧灯、马来粽(ketupat )化身为车内香氛等等..

有了前车之鉴,我们避开被蝗虫追杀的重灾区:一般的消费市场如商场和线上平台,专注于游客,反正免签后来自五湖四海尤其是中国游客倍增,他们一定会毫不吝啬地购买一些伴手礼和纪念品回去送人。

我们标杆日本著名伴手礼“Tokyo Banana “, 假如我们的产品设计是独一无二的、是游客必买代表马来西亚的纪念品,这将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渠道!

最重要的是,外企不容易进入这个领域!

3)“共同富裕”

倘若你身处的行业很有前瞻性,不是一般的消费品,而你又经营得不错,只是担心外国势力的恶性竞争。

为了继续保持竞争力,你无妨和一些国外的同行联手,共同打造更大的商机。

西方谚语云:If you can’t beat them ,join them ! (既然无力抗衡,共同富裕吧)

和比你大几倍的竞争对手联营,当然包括中企,与狼共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宝腾汽车零件供应商的经验前车可鉴,自己斟酌吧!

我不想在这里谈什么建立品牌等老掉牙的方法,因为大军压境,自创品牌来不及也未必管用!

最后一招就是:政府立法管制!不过假如我们的执政者还坚持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继续高举自由贸易这神圣不可侵犯的“共赢“大旗,我们无话可说,因为我们选出来的政府心甘情愿让他国赢两次!

认命吧!退堂!

免责声明:

所有评论为作者的个人意见,不代表本报立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