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金融体系成了赌场/Project Syndicate

硅谷银行的轰然倒塌(也是美国史上第二大的银行倒闭事件)唤起了人们对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记忆——该事件引发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但至少对德国和其他欧洲人来说,目前的情况更容易让人联想起1873年的“创始人崩溃”(Gründerkrach)事件。当时和现在一样,一个廉价信贷时代推动了科技繁荣并触发了银行危机。

那时候的初创企业大都在铁路、电子和化学领域,但也有大量金融初创企业随之兴起。在这两种情况下危机的根源都来源于错误的会计准则,金融系统因此成为了赌徒的游乐场。

1870年代之前,为股份公司铺平了道路的德国和奥匈帝国相关公司法律自由化措施免除了创始人的个人责任,催生了大量资金充足的新初创企业。

这种股份制狂热大多集中在新兴的制造业,其快速增长带来了一个人称“创始人时代”(Gründerzeit)的空前经济繁荣时期。

各个德语国家城市很快就布满了宏伟的创始人时代建筑(其中一些建筑今天仍矗立于市),而新的金融机构则收拢资金和存款以投资于证券和公司股票。

但宽松的会计标准最终导致了新金融公司的灾难。唾手可得的银行信贷导致了经济过热,助长了危险的投机泡沫,而这一泡沫在1873年5月9日的“黑色星期五”维也纳证券交易所崩溃时最终破灭,因为几天前奥匈帝国最重要的银行——奥地利信贷银行——听信了股市即将崩溃的谣言而从一大批投资组合中撤资。

自1870年以来,在德国成立的843家新股份公司中有近1/5在一年之内破产。那年夏天破产潮传到了美国,全球迎来了长期的经济低迷。

可以肯定的是,今天的金融恐慌和1873年的创始人崩溃事件之间存在着一些关键区别。眼下的银行危机不是由非理性的市场繁荣产生的,而是由过去一年的利率急升产导致的。

瑞信步后尘

在过去这十年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货币供应量的空前扩张将长期利率推至历史低点,使现存资产产生了梦幻般的价值收益,包括之前以较高名义利率发行的长期政府债券。

但随后的通胀激增导致了积极的货币紧缩行动,致使长期证券收益急跌并在此过程中压垮了硅谷银行。

几天后美国的签名银行以及欧洲最大(甚至可能是全球最大)银行之一的瑞士信贷银行也步了后尘。

会计规则漏洞相同

然而这两场危机在涉及到金融业的会计规则时却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在1873年危机之前,德语国家允许公司根据公开市场售价对其账面上的投资物业进行估值。

这种估值方法(当今被称为按市价计价或公允价值计价)使资产负债表变得不稳定,并放大了繁荣-萧条周期。

在上升期公司的资产价值增加,表明其信用度提高,反过来又使金融公司能够借款和吸引存款。

然而当泡沫破灭时,资产价值又回到了正常水平。这种大起大落现象系统性地损害了公司,有时仅仅重估收益引发的股息分红就会掏空公司资产,使之徒留空壳。

按市价计价的会计方法也促使金融公司过度冒险,而且实施的往往是些经济上有害的行为。

在经济上升期,公司可能会购买债券和其他金融产品以期获得价格收益。如果这些收益实现了,那就分配给股东;而如果泡沫破灭,公司只会损失它们所经营的一小部分股权,或者(像当今的那样)得到政府和中央银行救助。

简言之公司可以在泡沫增长时将利润私有化,在泡沫破裂时将损失社会化(或至少将其转移给第三方),即使在缺乏真正经济回报的情况下也能产生私人回报。

最低价值原则

1874年,在按市价计价的会计方法导致全球经济崩溃一年后,德国引入了一项开创性的会计改革以遏制赌场资本主义的过度行为。

新制度要求公司对其资产使用最低的估值:要么是当前的市场价格,要么是历史买入价。

结果公司被诱导在顺境时在其资产负债表上建立隐藏的或“沉默”储备以缓冲动荡,从而使德国银行系统变得更加稳定。

最低价值原则仍然是德国公司法的一部分,适用于所有公司,包括控股公司的子公司,但自2004年以来欧盟要求其股票在规范市场上交易的股份公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其按市价计算准则。

美国和大多数西方国家此前就已经采用了按市价计价的方法,并应用于整个公司部门。

目前的危机表明我们需要用基于最低价值原则的预防性会计制度来取代按市价计算的估值方法。这样做可以遏制赌场资本主义,减少金融危机风险,并协助政府摆脱昂贵的救助。

经济发展将更加平稳和可持续,而自由市场的倡导者也无需再苦口婆心地劝说公众,资本主义的好处是高于其内在风险的。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名家专栏

欧美银行危机未远离/安邦智库

2023年一季度,由美国硅谷银行“爆雷”引发的美国银行业危机,严重打击了美国区域性银行;这一危机蔓延到欧洲,拖垮了瑞士信贷这一“老牌”国际金融机构。

在监管方面的支持和各国政府的多次喊话安抚之下,当时的这一轮危机以硅谷银行、签名银行被收购而告一段落。

不过,当时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曾指出,此轮银行业危机经历了瑞信倒闭的冲击之后程度有所缓和,但远未到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相关风险仍具有进一步蔓延的可能性,而且随着时间的延续会越来越具有危害性。

进入2024年,人们的关注点从“更高更长”的美联储加息,转向“更晚但更快”的降息预期,但在美国资本市场再次活跃的时候,由商业地产萧条引发的银行业的“恐慌”又一次回归。

在欧洲,德国最大银行德意志银行披露,2023年第四季度对美国商业地产的损失准备金同比增长四倍多。该行为其相关投资组合计提了1.23亿欧元(约6.27亿令吉),远超2022年同期的2600万欧元(约1.32亿令吉),几乎是该行2023年第三季度拨备金额的两倍。

在去年欧美银行业危机中,侥幸逃过一劫的德意志银行,其实一直在困境中挣扎,2023年6月,德银在IMF和美联储的测评中表现不佳;9月,美国司法部更是给德银开出了140亿美元(约666亿令吉)的天价罚单。

反映房市续动荡

市场分析认为,这些银行股暴跌的背后代表着美国商业房产市场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持续动荡。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1月31日表示,穆迪方面当天将美国纽约社区银行和其子公司旗星银行的所有长期和短期的评级和评估列入负面观察名单。

穆迪表示,此次评级行动反映了纽约社区银行在纽约写字楼和多户住宅的意外亏损、疲弱的收益、资本大幅下降等。

穆迪还认为,与同行相比,纽约社区银行的融资和流动性相对较弱,且流动性资产的规模小于同行。虽然纽约社区银行的业绩亏损有超额损失拨备的原因,但美国地区性银行在高利率环境下所面临的商业地产行业风险仍是不容小视。

此前,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曾指出,美国中小银行及其背后的商业地产所面临的高息环境,其实是欧美银行业危机难以根除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虽然美联储已经停止进一步加息,但通胀的粘性使得其维持高利率的时间远超过市场的预期。

如果各国央行仍坚持通胀优先的紧缩货币政策,市场恐慌的基础不会消失,银行业的风险也就难以被控制。另一个问题是经济衰退的阴影不散,预示着银行业将面临信贷收缩和不良资产的增长。商业地产的风险其实也是经济放缓或者走向衰退的迹象。

仍可能不断“爆雷”

尽管美国在2023年避过衰退,但新的一年经济增长在高息环境下进一步放缓应是大概率的事件。欧洲方面,在更高地缘风险和内部结构性转换的双重压力下已经陷入停滞。

这些基础性的问题,可以说是欧美银行业所面临的一项严峻的挑战。这也意味着,引爆危机的“火种”并没有熄灭,一些资产质量出现问题的银行仍会不断“爆雷”,令市场承受各种“惊吓”。

纽约社区银行以及德意志银行等因商业地产萧条引发的业绩下滑、股价下跌等动荡,预示着新一轮欧美银行业风险的暴发。

美联储等主要央行虽然停止进一步加息,但由于通胀的粘性而维持高利率政策,是美国中小银行和商业地产面临严峻形势的根源。在经济放缓的前景之下,银行业风险的根源难以根除,仍有可能不断“爆雷”。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email protected]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