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消除回教恐惧症/许世平

对“你会让哈迪出任首相吗?”的问题,时评人玛丽安莫达冷言讥诮回答:“一个炸香蕉或椰浆饭的小摊档,也不能托付哈迪经营。”

其实,对哈迪的畏惧,以及对回教的恐惧,都是对那些狭隘且极端观念所产生的厌恶心理。

因为观念偏狭的人,才会说出“宁要残暴的回教统治”的话,极端观念的人因缺乏学习,才会尖酸刻薄耻笑别人,那些不善于理解与和解,不尊重及学习不同的文化,才不会与异教徒或异族建立相通互助与互相信赖的感情。

道德警察滥用戒律

那些让人恐惧的“道德警察”,滥用各种教条和戒律,禁制你开演唱会、跳舞,限制你的穿着,不准你去这里或那里,简直就让整个世俗人间埋葬在棺罩之下。

因为没有平等的对话观,不能接受异己观,就有了天堂与地狱的距离,也就难免会产生对极端教派的恐惧情绪,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不也承认是极端回教徒促成世界各地的伊斯兰恐惧症(Islamofobia)。

试试翻检历史,看看中东的回教国家,二战后摆脱殖民统治而独立,有的想发展成为非宗教的现代国家,但却遭遇失败,有的更陷入内战。

有的恪守原教旨主义,主张回到穆罕默德时代的生活,后来还有九一一事件,有了极端的卡伊达组织,再有迅速崛起的“回教国”,混杂着各种宗派的权力斗争,不断变化的派系版图,任谁也搞不清谁是谁。

精确客观包容多元

激进教派衍生恐怖主义,而恐怖主义就像一只苍蝇,虽然连移动一只杯子的力量都没有,但是它却钻进牛耳朵,迫得疯牛将整个瓷器店都砸烂。

因此,要消除回恐症,要跳出“重复囚徒困境”,就必须要有“多元融合”的包容,我们的种族宗教政党就必须拆墙,搭筑桥梁。

他们的领袖要能精确客观,要关注影响世界与历史的重大事件,改变世界的科技新发明,更要专注于发掘民族友善的本性,以及不断地激励民众的求知欲,以多重沟通的方法溶化矛盾。

变化超快的时代,政党领袖要有能力调解种族及宗教观念的冲突,争取更好的协同分工,建立坚实的互利基础及互助体系,以多视角去实现社会利益的整合。

视频推荐:

反应

 

言论

哈迪的梦/许世平

伊斯兰党主席丹斯里哈迪阿旺最近在一项活动重复讲述10年前的一个梦境,说自己梦见过先知,要他调解教派纷争,团结信徒。

哈迪的“孩子们”表示相信这名宗教领导所分享的梦境;当然遭到政敌的挞伐,及一些网民的揶揄。

其实,人人都会发梦,问题是梦境有没有经得起科学鉴定的真实性。

历史有些梦境故事的记载,借用梦境来解释吉凶祸福,宗教文献也有梦的篇章,将梦境解读成神的启示。

20世纪,人类心理学家通过“梦的解析”理论,将梦解读为人的潜在意识,还说梦境是人在清醒状态下无法实现的愿望。

著名好莱坞导演诺兰还在《盗梦空间》为观众编织一场梦境与现实交织的视觉盛宴,让观众走进梦境迷宫的迷离境界。

然而,不论是缈远的过去,还是咫尺的当前以及虚拟的影像世界,梦境仍然充斥着自圆其说,谬误的叙述,它们截然没法帮助我们解惑、释疑、纠错,和作出决策。

相信科学迫近真理

我们最好是相信科学的客观事实,正确应用科学的方法才能帮助我们探求真相,迫近真理。

相信科学 ,才能保证人类会有更好的纠错机制,更能激励人类更全心全意,更有启发性地勇敢前进,就算遭遇困难,也能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变得更聪明和更加卓越。

古圣哲孟子曰:“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就提醒说,在人与客观环境的矛盾中,人的主观世界对应环境的正确反应。

那就是遭遇困境时,要能判断失误,在不断克难过程中积累经验教训,面对痛苦和困惑时,要从不断冲破内心压抑的尝试中,活跃自己的思维,激发自己的创造力。

一个国家的进步繁荣,一个民族的昌盛强大,就要有修明法度的能者,要有克己慎终的领导,要有给人警策的伦理道德,更要尊重科学的思维,在面对艰难忧患时的正确态度与处理方法。

生活世界会遭遇到种种问题,只有通过精密、客观的科学分析,才不会一再把事情弄糟或出错,那才不是梦话。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