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车震不只是八卦而已/郭碧融

很多年前,我在公园散步时,就不时见到热恋中的男女,包括友族同胞相互依偎地坐在亭子里或摩托车上耳鬓厮磨,情到浓时还会紧紧地拥抱,甚至互相抚摸身体,可说是到了忘我境界,旁若无人。

公园是男女老少都会去的公共场所,旁人如我尽管认为这些情侣的行为不雅与不妥,但也不会去骚扰他们,反之是很识趣地默默走开。

庆幸的是,当年手机不若现在般先进,所以那些情侣的亲密举动不会被人拍下,上载至社交媒体面对网民的谩骂和审判。

今时不同往日,资讯科技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世界,在几乎人手一机的情况下,每个人都能成为摄影师、录影师与新闻传播者,就是将平时看到的事物拍摄或录下来,若认为相关内容能够引起网民的回响,也不理会是否会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就立马上载至网络。

已伤害当事人

上个月,一名22岁男子和17岁少女涉嫌在公共停车场内车震时,就被路过的民众拍下,并询问车内的男女在做什么,结果男子声称少女生病了,并要求拍摄者删除视频。

不幸的是,有人将这个视频放上网,瞬间炸开了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嘲讽、模仿和批判。警方随后也逮捕涉案男女,并扣押一辆红色第二国产车Axia及一件红白色T恤。

该风波暂告一段落,但已经对当事人造成伤害,他们往后要如何面对社会,尤其是年仅17岁的少女还处在求学阶段,在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下,是否有能力面对周围人的异样眼光或嘲笑?

性教育仍不足

车震风波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但风波背后却反映我国性教育的不足,无法让未成年者学会保护自己,和分析什么样的性行为会触犯法律。

资讯科技的发展促使网络上出现海量般的内容,当中不乏色情文字、照片、视频等,只要小孩拥有手机,就无法担保他们不会接触到色情内容。即使小孩不会自行搜索色情内容,但有可能不小心点击到色情链接,或者从同学的笔记本电脑或手机上看过色情内容。

在国内性教育尚未普及,加上社会普遍上将性视为禁忌话题的情况下,小孩在接触色情内容后,或许会因为好奇心而模仿,或者开始搜索更多色情内容,问题在于有些色情内容很残忍和变态,这会令他们对性持有错误观念,比如以为性侵是正确行为,甚至沦为网络性剥削或性虐待的受害者。

小孩的心智并无法承受网络上各种充满诱惑与刺激的色情内容,所以可能会沉溺于色情内容带给他们的兴奋感,甚至将虚拟带到现实中,对身边人造成伤害。

在色情内容泛滥的网络世界里,大人并不知道孩子会在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色情内容,所以加强性教育的实施已是刻不容缓的事,以让小孩尽早建立正确的性价值观,这样才能抵挡网络上形形色色的性诱惑。

若你不想有一天在网络上看到自己的孩子沦为色情视频的主角,那就与孩子尽早谈性,而不是等到事情发生后才恍然大悟。

反应

 

言论

梦想之车不是说要就要/郭碧融

据《阳光日报》的报道,一名进口车销售员旺法里斯在脸书帖文透露,一名Z世代客户月入1700令吉,却渴望购买一辆市价达16万3000令吉的本田FL1车型,并要求高达6万3000令吉的折扣。

旺法里斯向客户表明他无法将汽车价格打折至10万令吉后,该客户指他失去了一个赚钱的机会,更不会推荐朋友向他买车。

其实,这还不是最离谱的个案,更早之前,也有一名汽车销售员乌马在社媒发布一则帖文,讲述一名年轻人月入3000令吉,却想要购买一辆价值约31万2000令吉的二手马赛地豪车。

乌马表示,他有向该名年轻人推荐符合对方预算的其他车款,但是对方一直坚持要购买本身无法负担的汽车,比如本田DC5。

无可否认,我国的公共交通系统欠佳,包括衔接不完善、不准时等,不像新加坡、日本、澳洲等国家的人民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依赖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所以对我国人民而言,汽车是一种必需品,却也导致塞车成为人民的梦魇,尤其是在都市或热门景区内。

买车容易养车难

只要年轻人拥有一份工作、收入稳定,为了方便通勤,买车原本就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但上述两个个案主角的行为却令人摇头,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大的头,却要戴那么大的帽。

汽车不是一种只需要缴付头款和贷款就无需额外开销的物品,很多年轻人不知道的是买车容易养车难,包括日益上涨的油费、每年必须缴交的路税及保险费,而且越昂贵的车的费用会越高。

汽车也需要定时送厂维修,万一零件坏的话需要更换,动辄就是3至4位数的费用,若是豪车,分分钟需要花费超过5000令吉,比一般打工仔月薪还高。

不过,很多年轻人只觉驾驶进口车或豪车上路很威风,可以引来他人羡慕的眼光,他们没有预料到的是,届时负担不起怎么办?

一名名为依德扎的男子早前就在脸书帖文表示,其朋友月入6000令吉,不听朋友的规劝执意购买Alphard豪华休旅车,之后却发现自己供不起,结果哭着要求朋友借他8500令吉,以偿还拖欠6个月的车贷。

年轻人向往奢饰品的心态多少与近几年社交媒体刮起的炫富风潮有关,尤其在网络时代下长大的Z世代,肯定会看到朋友、网红、名人等群体,在社媒上晒名牌手表、包包、豪车、豪宅等,久而久之难免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认为自己也必须拥有奢华品,才能获得他人的关注与流量。

从小教导消费观

现实中,有些人并非真正拥有奢华品,而是与他人合租来拍照放上社媒,刻意将自己扮成“伪名媛”、“假富少”钓金龟婿或寻富家女,以通过结婚达到富有之路。所以,年轻人看到的只是虚假表象,却信以为真而将炫富视为人生目标。

回归到问题本质,就是家庭和学校都必须从小教导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同时将财务管理纳入学校课程里,以让年轻人掌握相关知识,免得因盲目追求奢华生活,还不了贷款而跌进破产深渊里。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