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抢先申请首发股? 投资骗术又有新招

报道:林志斌

(吉隆坡24日讯)投资诈骗案愈发猖獗,在冒充了各界名人之后,诈骗团伙如今还冒充起投资机构,号称要帮忙投资者做内线交易,和申请首次公开募股(IPO)!

继很早以前冒充起名人、媒体、书局之后,如今投资诈骗团伙是直接打起了投资机构的主义,在社交媒体直接冒充起投资银行,以直接帮忙投资为幌子,诈骗民众的金钱。

过去一年来,我国IPO市场非常火爆,诈骗集团跟上最新趋势,以投资机构可以更优先申请到IPO为由,吸引投资者入局。

另有一些诈骗广告,则顶着投资银行的名义,公然宣称可以进行“内线交易”,以更低的价格买入、更高的价格卖出,来吸引想要快速致富的人士。

虽然媒体一再报道,劝请公众勿轻易陷入网络投资诈骗的陷阱当中,但投资诈骗案广告依然铺天盖地袭来,而且广告内容一再“进化”,入侵关注不同事务议题的民众眼帘。

以往,被冒充的主要是我国投资界名人,例如基本面大师“冷眼” 冯时能、投资博主、知名企业界人士等等。但如今,非投资界人物也受到牵连,诈骗团伙冒充的人士,已经扩展到各行各业的名人,许多影视明星、网红,到政界、公共服务界名人等等。

诺希山也成受害者

就像刚刚退休的前卫生总监丹斯里诺希山医生,日前也被冒名在网上“招生授课”!

诈骗集团还紧跟时事,不仅使用了诺希山退休当日的新闻照片,更写道,“现在退休后我创办了一个股票交流和学习群……”

就在不久前,警察总长丹斯里阿克里沙尼也才成为受害者。

正规业者受牵连

投资诈骗集团猖獗,除了导致不少人蒙受财务损失之外,其猖狂的广告投放策略,对从事正规投资事务的人士带来困扰。

资深股票经纪吴继宗在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就指出,诈骗集团开设大量社交媒体账号,用铺天盖地投放广告的方式来诈骗,让只有一个官方账号的正规业者,所投放的广告都被淹没在这些“诈骗广告海”中。

“他们的广告都占据了99%了,我们的广告难以出现在目标客户的社交媒体上。”

另一个困扰就是,如今在很多人的眼里,“投资”几乎和“诈骗”划上等号。

价值投资学院(VI College)首席导师刘拯穅指出,其客服团队如今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向客户解释他们并非诈骗集团。

“客服的工作多了很多,我们也一再提醒客户,任何问题都必须询问官方的客服团队。”

两招防诈骗

面对猖獗的诈骗集团,无论是像吴继宗这样的正规股票经纪,还是价值投资学院这样的投资教育机构,在执行自己业务的同时,同时还要负起了和诈骗集团对抗的责任。

因此,市场人士也教导大家几招,避免自己陷入财务损失当中。

●不要让对方帮你投资!

刘拯穅提醒民众,投资诈骗案都是以高投资回报来吸引想要快速致富的投资者,常常会以帮忙投资来诈骗民众的金钱,因此民众在缴付金钱的时候,需要清楚知道缴付的用途。

“像我们会清楚说明,客户缴付的钱是用来购买教育课程,而不是帮客户投资的。”

他强调,民众要投资的话,应该咨询银行,或是正规的基金经理,而不是轻易地将金钱转交给他人代为投资。

●了解对象

吴继宗劝请民众,在与其他机构或个人有任何投资上的互动时,必须做到互相了解,建立信任,之后才可以有金钱上的往来。

“我们在接触客户时,都会做到‘了解你的客户’,确保我不是在和‘阿猫阿狗’谈生意;公众看到广告后,想要购买相关服务,同样需要做到这一点!”

他指出,双方必须真正照面后,才能往下谈合作。如果在同一座城市,最好是私下会面详谈;如果做不到会面,也要在线上和真人有过视讯交流,互相了解。

“不能只看到一段没有交流互动的采访视频,必须是双方面对面交流!”

 

ADVERTISEMENT

 
 

 

反应

 

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勿盲目追逐昂贵首发股/张培铭

首次公开募股(IPO),是指一家私人公司初次向公众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过程。

通过IPO,公司从私人公司转变为上市公司,公众投资者可以购买其股票成为股东。IPO是公司筹集资本、扩大业务规模和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方式。

过去几年,大马的IPO市场逐渐活跃。回顾2019年的6月和7月,阁代科技(GREATECH)和UWC公司(UWC)横空出世,当时,这两家公司被市场誉为最成功的IPO之一。

它们在上市后,迅速获得投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青睐。尤其是在全球科技创新和自动化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这两家公司的长期增长前景被广泛看好。

2021年高峰期,阁代科技以及UWC公司一度从发行价暴涨2200%以及1400%。不过,近期因为马币走强以及市场情绪疲弱,两家公司都回调了不少。

不过,这两家IPO的出色表现,吸引许多投资者的目光,为他们开辟新的“赛道”。这种现象带动市场情绪并引发连锁反应,全民竞相抢购IPO股票,掀起投资热潮。

首日必涨刻板印象

近期屡屡走高的新股认购率,也进一步推动上市首日股价上涨的现象,强化了投资者对IPO“首日必涨”的刻板印象。

笔者对2023年6月至2024年8月间上市的49家公司,进行简单分析后发现,73.5%的公司当前股价高于其发行价;然而,进一步分析发现,只有44.9%的公司当前的股价高于上市首日的最高价。

这一数据揭示IPO股票的两面性:虽然大部分公司能够维持发行价之上的良好表现,但上市首日的“炒作效应”可能导致短期股价大幅波动,长期来看,股价表现依然取决于公司持续的盈利能力和市场表现。

高估值后遗症

从估值的方面来看,市场过热通常会导致股价上涨,进而导致公司估值可能远远高于实际的财务状况和基本面。

当市场情绪转为理性或者这种过度乐观的期望无法被公司的实际盈利满足时,投资者的信心将会受挫,从而抛售股票。届时,股价将面临回调的压力,甚至可能迅速下降。

笔者所统计的49家IPO公司,它们平均上市的估值为16倍左右。其中,医疗和消费行业的估值定价较高,约26至29倍。

而估计定价偏低的行业,多为周期性较强、常涉及高成本,且资本支出庞大的行业,如金属、物流运输和种植业,它们的估值定价大多低于10倍本益比。

然而,如果公司上市的估值过高,而上市之后公司无法维持稳定的盈利表现,股价就会出现重挫。

具体来说,DC医疗(DCHCARE)激进的扩张策略带来高额的营运成本,严重压缩利润空间,导致公司最近四个季度均出现亏损。

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失去信心,原本的过高的估值逐渐被市场“扼杀”,使得股价大幅下挫,从最高的54仙,回调接近70%。

数量19年新高

截稿时,2024年的首发股达到34家,预计今年有望突破40家大关,这将会是自2005年(79家)以来的19年新高。通常首发股上市后的第一个季度,都会伴随着上市费用导致盈利下滑或者亏损,这是情有可原的。

但随着首发股不断增加,部分新股业绩出现不给力的现象。上市后的盈利相比上市前可以下滑50%或以上,这无疑会打击市场对新股的信心。

因此,投资者在决定买入首发股之前,必须先了解公司的生意模式,以及上市的估值是否合理。

这是因为每次在上市当天,股票通常都会被市场追捧,把公司的估值推至不合理的水平。

很多散户因为不想错过行情而盲目进场,导致热潮消退之后亏损离场。

投资者必须意识到,首日的股价高点不一定是公司长期表现的真实反映,股价随着盈利表现的调整是较为常见的现象。

这也提示投资者在首发股投资中应更为理性,避免盲目追逐短期涨幅。毕竟,“机会是跌出来的,而风险是涨上去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