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世界奔向多极 超强失禁/蔡元评

二战结束后,1945到1990年,美国和苏联两强激烈对立,世界进入两极时代。

苏联政治体制矛盾,民族分离;1991年,苏联共产党失控崩溃,以加盟国形态组合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解体,分裂成15个国家。产生了乌克兰以及东欧的立陶宛、爱沙尼亚,以及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等国。俄罗斯继承苏联主体,接受其架构和组织,但元气已大伤。

单极绝优一去不返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仅存的超级大国。无论从定量还是从定性分析,美国在全球历史的高位与优势都是空前,的确是“史无前例”!

美国在“单极绝优”, 一超独裁的主导下,暂时稳定了全球秩序 。而白宫却无休止地干涉别国内政,颠覆渗透、动辄发动战争。灾难不断降临到所谓“落后地区”——美其名为“发展中国家”的土地上;尤其是资源丰富,被其相中的国家。

1991年至今,果真是30年河东,30年河西,美国挥鞭天下的气势消退。“落后地区”蓦然回首,发现自己被外来的价值观套着,被剥削、磨损、愚弄。而所谓“发达国家”则应有尽有,荣华富贵;自个则原地踏步,仰看其脸色。如今,龙化虎变,“落后地区”觉醒,不再睡眼惺忪!

美国以为仍可包揽天下的此刻,未料到中国弯道超车,全方位起飞;无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人文,方方面面不但和他抗衡,而且出现凌驾的势头。

更刺激美国的,是被拜登点名为“独裁者”的习近平,和另一位他称为“屠夫”的普丁,正“交头接耳,互通有无”。中俄合流,使拜登政府长出了难以抑制的烦操;加于国内政治松脱,白宫对外关系开始出现脱线和情绪现象。

锁定中俄,招引同伴围剿,成为拜登政府的道统。欧洲战场上,美国告捷,成功把俄罗斯困在乌克兰。西太平洋这边,美军舰机加速踢馆,风风火火,巴望解放军出手,点燃燎原之火;自家则隔洋远眺,伺机而动。

中美分头寻找伙伴

美国在印太下足功夫。今年4月,拜登以超规格接待来访的韩国总统尹锡悦。尹锡悦兴奋莫名,在晚宴上,高唱了一首《美国派》助兴,全场欢声雷动。

美韩签订了《华盛顿宣言》,强调两国核武约定,由美方派核潜艇进入韩国,展现威慑中国的意志,顺便把韩国彻底绑在美国战车上。

6月,印度总理莫迪访美,拜登同样用“最亲密盟友”的超规格礼仪接待。双方共同宣布“美印关系进入了新时代”;签署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国防、科技和商业协议清单”,涵盖军事援助、关键技术等多个领域。

莫迪当选总理前,曾被白宫指称“严重侵犯宗教自由”,禁止入境。此刻,为了部署“印太战略”,白宫脸不改色地升起“最亲密盟友”的大纛,迎接地缘政治中,最具实力制衡中国的印度!

中国也未闲着。今年至今,多国政要密集访华;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西班牙、法国、巴西、沙地、伊朗、日本、纽西兰、洪都拉斯、巴勒斯坦等。各国扎堆到北京“吹风”,显示了国际政治“鹤唳寒风虽未歇,好风好雨也频繁”!

此刻的国际形势变幻莫测,格局不断地在转换,3股气流相互推挤:美国要求各国站边、中国立意冲破围堵、发展中国家不再任由超强牵头,要自主、自己掌舵、自选方向。

文明竞争取代霸权

美国诚惶诚恐,慎防中国把他扳倒,这口气实在咽不下;为此,非挖空心思碾压不可。白宫奢望,中国像当年苏联解体,四分五裂;若不,也期盼盟友听其号召,按乌克兰2.0版本,把中国困在东北亚。

可中国政治,已不再是当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时的不堪。对挑战者来势汹汹的虚实,国际社会的疾速变化,都了然于心。所倡议的“一带一路”项目,不啻是发展中国家的一股吸力、一种大国对等关系的标杆。

一直受冷落的发展中国家,终于在大国夹缝中看到了转机:文明竞争取代霸权操弄。

在多难的中东,“千年宿敌”沙地阿拉伯、伊朗和解后;“千年仇恨”的以巴,在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访问中国后,随着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接踵而至,和平曙光再现厚望。

全球政治正从“单极绝优”往多极推进;流水潺潺,川流不息,其势不可挡!

反应

 

名家专栏

不自由贸易万岁!/黄锦荣

从马来西亚联邦独立以后的第五天,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接受了澳洲七号电视网的访问,并透露说我国时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拒绝赋予马新一个共同市场,意即马新之间无法就资本、人员及服务达成自由流动,因为双方就商贸及国家安全防卫之间的关系存在不同的立场。

新加坡即刻需要共同市场,以便为其公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抗衡共产党,而马来西亚却因国内族群结构和经济发展有别,而抗拒无差异对待的共同市场。

换言之,早在六十年以前,政治精英就已经明白,双边或多边国际贸易关系,从来就不是我们以为的、与国内政治国安无关、完全出于经济效益考量,所以拒绝自由贸易,意味着拒绝发展。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往往都是工业产品和农产品、或资本及知识密集式商品和劳力密集式商品的交易。

虽然在贸易的过程中,发达国家以相对高价出口工业产品,来换取低价的农产品,而发展中国家则以相对高价出口农产品来取得工业产品,双边皆获益,但那都是静态经济增益。

由于工业产品生产具有规模及网络效应,尤其是资本及知识密集式商品,生产规模越大,使用者越多,学习效益越强,那么生产成本就下降得越快,技术累积与创新就越深,所能带动的相关行业就越广。

动态经济效益难复制

这些动态经济效益,显然地无法在农产品或劳力密集式生产中复制。

因此,自由贸易所产生的国际分工,虽然都会给参与国制造就业机会,扩大产出,增加收入,但时间一久,两者之间无论是技术或经济差距都会开始拉宽,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富裕不平等难免加剧,贸易于是成了收入鸿沟的帮凶。

所以,在六、七十年代的经济发展洪流中,发展中国家对自由贸易及外来直接投资(FDI)大多存疑,认为那是发达国家在结束政治殖民以后,意图进行的经济殖民。

那份猜忌固然和发展中国家摆脱西方殖民的时间尚短有关,但也离不开国际秩序的分裂。那可是一个把世界划分为第一(自由秩序)、第二(苏联共产)及第三(不结盟)的年代。

随着苏联解体,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大国竞争落幕的大背景下,即便多边贸易协定裹足不前,全球经贸仍然迈入了近乎大同世界。然而,全球市场一体化,却也埋下自由贸易的死亡种子,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并非一般发展中国家。

一般而言,随着双边贸易的展开,发展中国家的劳力工资及福利会跟着改善提高,有者如新加坡和韩国最终更是晋升高收入国家,因此,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不会压缩发达国家的劳力工资。

低工资高科技中国双赢

就算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如大马和墨西哥的薪金依然相对偏低,但由于经济规模偏小,和发达国家所生产的商品组合的重叠性偏低,因此,双边贸易往来也不会对发达国家的劳力工资或比较优势形成压力。

但中国不一样。哪怕总体经济规模已可媲美美国,但人均GDP仅是美国的17%,劳力工资及福利的对比更低,所以大规模、低成本的中国进口,已然对美国劳动工资形成挤压效应。

而且中国的高科技及偏低劳力工资并存,如同一国两体,发达与发展中经济体并存,欧美与之进行贸易,不仅是国内劳动工资有向下拉的压力,原来的比较优势也会遭受侵蚀,自由贸易的双赢仿佛是中国的双赢。

歧视性政策成正统

对自由国际秩序的既得利益者而言,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中国通过自由贸易已俨然崛起为最具实力的现状挑战者。

因为忽视自由贸易对国内经济的冲击,全球主义在发达国家里已遭受选民唾弃;曾经受益于自由国际秩序的自由贸易,也反向冲击着秩序现状,国际经贸版图再次分裂,而歧视性工业政策也逐渐成了正统。

对大马而言,其历史教训就是,对外贸易政策一不能和国内政治现实脱离,二不该忽视国内企业能否通过贸易取得动态效益,三则是随着国际秩序的演变而出现冲突及调整。

说白了,就是重启马欧双边自由贸易协商,将避免不了各个服务行业及政府采购条规及标准的妥协,那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比起减免关税来得更大。

和中国签下十四项合作备忘录或协定书,并不保证国内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及劳动力将受益,反之亦然。

至于我们多年来向往的半导体工业升级,也必将把我国从置身事外,推向中美科技战及地缘纷争的风尖浪口。

一代人所理解的自由贸易已死,下一代的自由贸易已在崛起中。我们准备好了吗?

(下篇,完)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