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核污排海“不担当”/陈文坪

即使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格罗西7月4日公布福岛核电站排放辐射处理水的最终安全审查报告,称日本排放核废水入海的做法为“安全”,但还是令日本四成的民众持反对意见。毗邻福岛的宫城县议会更通过一份意见书,反对核废水排放入海,周遭国家也深表质疑“安全”说词。

排海污染影响深远

2021年4月13日,时任日本菅义伟政府决定,“在两年内启动把福岛第一核电站超过100万公吨的核污水经过滤并稀释后排入大海”。这一决定,不仅引发东亚诸国等邻居的强烈不满,对福岛的捕鱼业者也将构成沉重打击。

同年10月,岸田文雄政府上台后,依样画葫芦,并说“核废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绝不能推迟(排放)”。 日本坚持对核废水须排放入海洋,说明两任政府在处理核污问题上的“不担当”。

核废水一旦排入大海,不但将造成海洋生物受到破坏,甚至灭绝,其污染更是永久性。此外,除了周遭国家首当其冲,全世界人民都会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两年来,日本政府不但没有聆听周遭国家及人民的呼声,还不时为核废水的处理大放厥词,并以“专家的研究数据”来误导国际社会。不只如此,日还以一些国家的核电站日常排放量来做对比。

要知道,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水,与正常运行中的冷却水,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废水”,不能混为一谈,因为福岛的核电站是在严重受损的情况下出现“核泄漏”而受污染。

就在日本政府决定核污(废)水排放的消息报道后,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已指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从核污水排放之日算起,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57天内就会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之后美国和加拿大就会遭到核污染的影响。绿色和平组织核专家指出,日核废水所含碳14在数千年内都存在危险,并可能造成基因损害。

波及海产有害人体

这足以说明,核废水排入海洋后,污染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连远至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也难以幸免,全球海洋受到影响只是时间问题。海洋是人类的生活资源,各类海产品都生长在海洋中,一旦海洋生态被污染,海产也会受波及。人类食用就如同食用受到“核辐射的产品”,对人体肯定有害。

日本政府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准备将核废水排入大海的行径是不负责任的,应该受到谴责与究责;各方应收集更多污染证据,必要时联合一起诉诸国际法庭,对日本政府提出公诉。

岸田文雄借IAEA的审查报告,来抓紧核污水排海计划,是躲在IAEA背后的“不担当”表现。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中国逐步解禁日本水产进口內情

报道:毛峰

中国因日本排放核废水,一度暂停日本水产品进口。但两国领导人及专家自去年11月起进行了十余次会谈,近日两国政府最终共同发表了4点共识,中国逐步恢复日本水产品进口。

中日间1年来围绕日本福岛核电厂(经处理)废水排海的执拗对抗有望得到化解。

9月20日,中日两国政府以建设性对话寻求解决问题获得突破并达成了4项共识,其中包括日本同意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框架下设立长期国际监测的安排,并确保中国在内的各利益攸关国有效参与该监测,从而开展独立取样和实验室比对(ILC)。

中国表示将在此基础上以独立取样后的科学证据启动调整有关措施,逐步恢复符合规标的日本水产品进口。

去年8月24日,日本正式开启了东京电力公司旗下的福岛第一核电厂核废水排放入海的“阀门”,开始了将经过东京电力公司“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装置处理后的福岛核电厂废水排入大海。

“针尖对麦芒”对抗

中国方面在福岛核废水排海之前就一直表示强烈反对,但日本以该处理水达到除染标准以下和排放获得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同意为由,不顾中国反对而坚持按计划排海。由此,中国方面宣布暂停全部来自日本的水产品进口。

中日两国围绕福岛核废水排海问题,陷入了“针尖对麦芒”的对抗之中。

此间,日本一直要求中方以科学态度对待排海问题,尽快撤销对日本全部水产品进口的禁令。

中国则对日方不顾中方作为最重要的利益攸关国之一坚持反对排放表达强烈不满,坚持对日方的不负责任进行反制。中日关系因此增添了新难题。

据《亚洲周刊》了解,去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举行了首脑会谈,两国领导人确认了本着建设性态度展开磋商和对话,找出解决办法。

基于中日两国领导人的要求,中日外交和有关专家于今年初首次在中国大连举行了第一次磋商,开启了对话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随后两国相关部门与专家经过10多次会谈谈判,不断保持接触与磋商并累积探索解决之道。

今年7月26日,中日外长在寮国出席东盟系列外长会议期间展开会谈,并就加快旨在解决问题的磋商进程达成了一致。

此后,过去一直被日方拒绝的中方呼吁要求“独立采样”和“建立长期国际监测机制”的建设性解决方案开始被纳入了日方研讨之中。

最终,日方认为,若采取国际原子能机构参与的形式,能在维护日本的主权、调查的客观性及与其他国家的公正性的同时,可以满足中国的要求。这也为中日解决问题扫除了最大障碍。

4共识解开“死结”

9月20日,中日两国政府发表了4点共识,解开了福岛核废水排海问题的“死结”。

此次中日政府达成的4点共识中,突破困局的关键或者说最大成果在于中日双方都以积极、科学、务实的姿态推动注重解决中日间的相互关切。

日本作出承诺表示,基于中国等所有利益攸关国的关切,日方欢迎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下设立覆盖排海重要环节的长期国际监测安排,并将确保中国等所有利益攸关国有效参与该监测,从而开展独立采样和实验室比对。

没排放超标

中国由此也作出承诺表示,中方将在有效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下的长期国际监测和参与国的独立取样等监测活动实施后,基于科学证据着手调整有关措施,逐步恢复符合规标的日本水产品进口。

中日双方同时还一致同意,本着对生态环境和民众生命健康高度负责任态度,基于科学持续开展建设性对话,妥善处理涉及排放的关切。

据《亚洲周刊》了解,自去年8月24日至今,福岛核电厂已分8次排放了经核污染元素去除处理的废水约6.25万立方公尺,相当于空出了近10个储水罐。经过多层次、多方面检查监测,8次排放的核废水没有发现排放超标的情况。

核废水处理是长期挑战

福岛核电厂存贮废水的储水罐总共有1066个,全部容量为137万立方公尺。目前存贮的核废水近130万立方公尺,其中有近30%是经过ALPS去除了水中大部分放射性物质且可以排放的核废水(日本称处理水),其余70%尚在处理中。

这些核废水全部完成排海约需时30年。

随着福岛核电厂开始着手试验处理融毁核燃料堆芯,势必将会产生更高核辐射的核废水。

如何有效应对长时期核废水排放入海以及严格处理这些极高浓度的核废水,并加强长期国际监测体系的有效运作,将是新的挑战与考验。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