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错误预测专家羞愧/Project Syndicate

鉴于当前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我们经常收到提醒,尽管经济学拥有权威,但它仍然是一门社会科学。

过去一年来的许多重大事态发展偏离了预测共识,暴露了我们理解的局限性。

最值得关注的是,许多专家和预测人士预计,美国经济今年将出现衰退。但(迄今为止)我们不仅避免了衰退的出现;而且,最新通胀数据已导致许多卖方预测者减记了衰退发生的可能。

预测颠倒

突然间,金融市场开始接受决策者确实可以实现软着陆的观点:即无需经历衰退和失业率大幅上升的洗礼,通胀正在回归其目标水平(约2%左右)。因此,尽管投资者情绪仍异常谨慎(这一点或许可以理解),但股市仍处在上涨之中。

同样颠覆预测的还有大西洋彼岸的局势。尽管英国经济一直身处困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依然微乎其微,但其依然成功避免了陷入技术性衰退(以连续两个季度经济负增长为定义)。

通胀大幅下降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意外惊喜?悲观人士(包括英格兰银行)关注工资通胀,这让人不禁联想起1970年代的工资价格螺旋上升的困境。

那段经历开启了漫长的货币主义正统时代,其特征是,要求严格反通胀措施的优先级高于其他经济政策目标。

鉴于英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性,我仍在观望这种新生的乐观情绪能否持续下去。值得一提的是,在冠病疫情和俄乌战争爆发之前,英国政府一直积极倡导提高(经通胀调整的)实际工资。

货币主义

现在,它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劳工代表为应对消费者价格出人意料的大幅上涨而决意寻求更高的名义工资。

因此,决策者应祈祷整体通胀出现大幅下降,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在无需增加名义工资的基础上,由自己来享受实际工资提高的功劳。

在英国和其他国家,另一个讽刺是,货币增长作为通胀压力的主要指标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在疫情期间推出大规模货币及财政刺激系列计划后,关注货币供应的评论员曾做出通胀将会加剧的精准预测。

但这些评论员中的不少人在面对央行非常规货币政策的过去10年中一直在进行同样的预测。而他们的预测在疫情爆发之前一直没有实现过。

如果他们真的是货币主义的信徒,那么,现在既然货币供应量增长已经放缓,他们就应当提倡减少货币紧缩。

支持谨慎乐观

在大宗商品价格小幅走弱、货币增长放缓、利率大幅攀升以及长期通胀预期总体稳定之间,我认为支持谨慎乐观阵营是有充分理由的。

但我要马上补充一点,那就是,银行必须保持谨慎,防止重演1970年代的状况。

像往常一样,目标能否实现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中国政府去年底突然宣布结束“零冠病”政策后,经济增长短暂飙升,而分析师们也忙不迭地修改预测。但过去三个月,中国经济增长一直令人失望,从而迫使许多人再次修改预测。

此外,中国并未出现通胀加剧的迹象。这挑战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信奉的假设,即中国最终将会从出口通缩转向出口通胀。诚然,有人提出企业和投资从中国向外转移将导致通胀;但鉴于其中某些转移目标将面向成本低于中国的国家,我强烈怀疑这一假设。

无论如何,中国决策者显然都需要解决增长和消费疲软问题,更不用说青年失业率上升等其他主要问题了。

商品价是主要变量

展望未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将是需要关注的主要变量,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以出人意料的方式逆转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

但目前尚不清楚这种状况为什么会发生或这种状况是否是持续性的。

我个人预感,向高效能源消费转型的规模大于预期,而替代能源的采用范围也比预测的更广。

但我们还需要更多时间和数据来确定这是否是真实情况。

过去20年来,学术界经济学家们一直认为,过度的全球储蓄导致了自然利率较低的现状。

虽然我尊重持上述观点的许多人,但上述观点却从未说服过我,因为我认为低利率是通胀持续低于预期所产生的结果,而这又反过来证明,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合理的。

也许现在现实正开始迎头赶上。如果事实如此,那么长期“新常态”将在事实上变得更加正常。

最终利率将保持在实际或预期通胀水平之上。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视频推荐 :

反应

 

财经最热Now

【财经最热NOW】11月22日|壹必投美国上市梦未灭!

尽管壹必投集团(CAPITALA,5099,主板消费股)此前终止了一份价值11亿5000万美元(约51亿3000万令吉)的特别用途收购公司(SPAC)上市协议,但壹必投集团总执行长丹斯里东尼费南德斯并没有放弃在美国上市的意图。

“我们会寻找其他方案,包括直接到美国上市。我们也不排除,会再次通过SPAC来完成美国上市计划。”

另外,东尼费南德斯指出,亚洲航空期望复制杜拜成为全球航空中心的模式,将吉隆坡和曼谷等地打造为廉价航空版本的“迪拜”。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