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日本央行挑战才开始/安邦智库

7月28日,日本央行公布最新利率决议,将关键短期利率维持在-0.1%不变。但在另一方面,日本央行增加了有关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0.5%上限的新措辞。

该央行表示,将把这一上限以及对应的-0.5%的收益率下限视为“其市场操作的参考,而非硬性限制”。日本央行还表示,将在每个工作日以1%的收益率购买日本国债。

日本央行在维持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变相扩大收益率曲线控制(YCC)的做法,符合一些市场机构所猜测的调整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的预期。

在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员看来,新的变化实际上是延续了去年“意外”调整收益曲线控制范围的做法,这一变化实际上意味着日本货币政策实质性地进入“慢转弯”的过程。

在去年日本央行开始调整收益率曲线范围的时候,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曾指出,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的变化将是2023年全球最大的不确定政策因素。

从长期来看,日本通胀的不断上升、长期持续的资产购买政策接近极限,以及日元在美欧不断加息带来利差扩大的情况下日益贬值等因素,都意味着日本央行货币超级宽松政策将走向“尽头”。

但同样令人担心的是,日本央行因通胀目标实现而着手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则可能带来不可预测的“转型风险”。

日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曾表示,日本需要在某个时候退出宽松,一旦结束负利率与YCC,或将对其资产形成外溢冲击。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目前很多投资者开始进行市场投机,希望在日本央行结束YCC政策时获得超额收益。随着风险的积累,日本央行政策换轨的任何迹象都会带来市场的波动。

对债市非好消息

在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看来,日本央行所面对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日本股市的上涨,并非表明日本央行政策风险有限。

实际上一方面表明国际资本仍在回流到日本股市,拖动股价;另一方面,这也是日本央行采取“慢转弯”政策所希望看到的。

不过,这一情况对全球债券市场并非一个好消息。利率的上升,意味着债券市场价格的下降,这可能带来市场对本作为避险市场的日本债券,特别是日本国债进行抛售。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央行将面临更为尴尬的“骑虎难下”境地。要么入场干预,维持收益率曲线;要么放任市场利率失去控制,而使得负利率政策名存实亡。

格隆汇分析称,极端的情况下,一旦日本国债出现信用风险,不仅体现在日本本土,更影响着全球的金融体系。

多年以来,日元为最好的避险资产。全球金融体系若失去这样一个避险港,整体的风险都将提升,资金也会出现一次再分配。

这种动荡是任何一位投资者都无法幸免的。这是日本央行在转弯过程中,时刻需要警惕和避免的情况。

货币政策调整小心谨慎

在安邦智库的研究人员看来,日本央行一方面维持持续购买国债等资产,一方面扩大收益率曲线范围,同时维持负利率不变。

看似继续在维持超级宽松政策,但其实质已经开始转变,随着市场利率的逐渐上升,其宽松的幅度将不断收窄,直至最终改变负利率政策。

既要、也要、还要

市场预计,日本央行最早要到明年、通胀回到2%的目标线后,才会放弃负利率政策。在这个过程之中,日本央行不会停止超级量化宽松,以避免出现“一步到位”的政策悬崖带给市场巨大的震动。

这种“既要”、“也要”、“还要”的政策变化,既反映出日本央行对于货币政策调整的小心谨慎的态度,也表明当前日本经济和金融环境的严峻程度,不容日本央行有任何闪失。

安邦智库(ANBOUND)创建于1993年,是一家富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

欢迎读者对本文提出反馈意见 [email protected]

 

ADVERTISEMENT

 
 

 

反应

 

国际财经

台湾央行前副总裁 批货币政策没锚定目标

(台北22日讯)台湾央行总裁杨金龙上任以来决策多次出乎市场意外,被冠上“Mr. Surprise”称号,而与他共事的前副总裁陈南光,则批评是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引或行为法则所致。

如同蚵仔煎没蚵仔

彭博报道,陈南光在一本新书中指出,台湾央行在2020年将M2增长区间降格为参考目标后提及采行弹性的货币政策,这种没有名目定锚的货币目标机制,就如同“蚵仔煎没有蚵仔一样荒谬”,而容易出现前后矛盾、逻辑错乱的政策。

根据官网的解释,台湾央行采用弹性的货币政策架构,政策的参考指标,除M2增长率外,亦关注通胀预测、产出缺口、利率及汇率、信用及资产价格等等。

然而众多参考因素,在反对者眼里则显得缺乏一明确可依循的目标。

陈南光在合着的《经济学家看央行与货币政策:再谈致富的特权》书中表示:“回顾央行应因2021年起的这一波通胀的决策过程,就可发现这种前后矛盾、毫无章法的政策层出不穷。”

他在文中以2022年3月会议升息一码,与2024年第一季升息半码为例,均与杨金龙事前公开谈话透露的考量方向相左。

陈南光认为,目前央行“将什么指标都纳入参考的决策模式”,很容易迷失方向。

值得考虑的做法是设定数值化的通胀目标,容易理解、透明度高,也有助于可究责性。

杨金龙与陈南光均在2018年由前总统蔡英文所任命,杨金龙如今已迈入第二任,陈南光则是在五年任期结束后于2023年重返台湾大学教职。

对于彭博寻求回应,台湾央行总裁杨金龙办公室未回复。

三成议决出乎意料

面对台湾通胀结构性转变与AI需求带来的经济新局,杨金龙任内的政策走向确实常令市场吃惊,在他主持的27次季度会议里,有三成的会后决议不符合市场预期,或是意外端出存准率等政策。

陈南光为长期研究资产价格的总体经济学者,曾多次呼吁央行不该长期维持利率在低水准,并在理事会上数次投票反对如同爬行般的升息速度。

当前台湾通胀与房价情势,呼应了陈南光所提出的预警。

2024年势将创九零年代以来首见连三年全年通胀高于2%警戒线,不断攀升的房价与房租是通胀背后的原因之一,促使台湾央行推出七波信用管制,甚至动用道德劝说来抑制银行的不动产放款增长。

不过,相较于美联储前波暴力升息逾500基点,台湾升息合计还不到90基点。

错估通胀压力

面对政策过于宽松且消极的批评,杨金龙曾表示台湾升、降息都会是温和渐进。

市场也因此预期台湾央行未来一年都会维持利率不变以抑制通胀与房市。

对于这场货币政策论战,法国兴业银行大中华区经济学家林米雪(译音)认为,台湾央行其实已有颇清楚的政策目标,在官网提及中期监控物价稳定采行0%-2%的区间定义。

而杨金龙的利率决策频频令人意外,可能是因为央行错估通胀压力,但许多央行其实也犯了同样错误,台湾政府的新青安政策又带来难题。

她并指出,台湾经济在享受AI所带来的结构性转变,台湾央行必须思考低利率环境对台湾是否是最好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