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高手”?/黄子伦
要怎么识别一个人是不是有真功夫?
这句话是非常困难的,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一门行业或知识,只要你没有花时间去了解和实践,是很难了解当中的虚实。
更重要的是,随着资讯的普及,只要有基本阅读能力和肯花一点时间去阅读,那个人都可以化身为一名“专家”。
不久前,就有网民声称自己什么都不懂,却能够在新加坡工作并靠着忽悠技能上位,这也是这类“专家”的侧面写照。
故此,要怎么识别呢?我认为答案就在执行细节。
大家可以自行上网搜索名厨戈登(Gordon Ramsay)在网上那只名为“Gordon Ramsay Answers Cooking Questions From Twitter” 某只影片。
影片里,戈登会回答网民各种关于烹饪的提问,例如怎么防止美式炒蛋变黑、怎么有效率削芝士、或者辣椒放太多该怎么处理等等。这些资讯,我相信一部分可以通过烹饪书籍或影片习得,但相当一部分估计也只有那些有经验的厨师才能够回答得到。
这,就是所谓真材实料。
因为只有真正的执行经验,你才知道怎么处理每一个细节。
就拿投资来说,谁不懂是“低买高卖”,难就难在“何谓高低”,难就难在你持有后是否应该加仓、该追高还是拉低成本?难就难在你已经有盈利了,你该套利吗,套利多少?当你往回看一只飙涨股,谁不知道持有10年不卖的话可以赚得几倍的回报率。
难就难在,要怎么持有10年?优质股有价值,但如果它长期横摆的话,你要怎么做才能够把资金配置的效率发挥到最大?
执行细节多如牛毛
在真实的世界里,执行细节是多如牛毛。那些喜欢绕开细节,大谈理论,要么没什么经验,要么是是装腔作势。
就像是巴菲特,很多人喜欢神化他。我不否认老爷子的功力真的深厚,但有很多事情只能是人们的对号入座。
就拿很多人喜欢赞美他长期持有的苹果公司股票。这股票已经成为他接近一半的仓位,且回报率丰厚。但很少人知道老爷子间中套利超过10次,也有加仓5次。
更重要的是,以伯克夏尔的体量,“长期持有”是他们最佳,甚至是唯一策略。
你能想像雇员公积金局今天清空他们在马来亚银行的持股,然后一个月后再买回来吗?
这也是为什么“一招打天下”的情景更像是戏剧情节。真实世界里,哪招有效就用哪招,而你学习的就是判断哪招有效。如果没学过,就自创招式。这才是“高手”。
关税暂缓是真缓?/黄子伦
就在全世界股市已经连续下跌了好几天,特朗普在星期三晚上突然松口,宣布决定将“对等关税政策”暂缓90天。
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一出,全球股市瞬间暴涨,纳斯达克指数甚至录得双位数的单日涨幅。更令人咋舌的是,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高喊:“现在是买入的好时机!”让人不禁怀疑,此君是否涉及内幕交易。
我们暂且搁置阴谋论,来猜测特朗普此举背后的真实意图。
从4月2日那张关税图表出炉后,全球市场一片震荡,股市普遍大跌。大家心知肚明,美国此番主要剑指中国。
中美过招互不相让
于是中美就此在关税上展开过招,轮番加码税率,互不相让。其间,特朗普多次放出“最后通牒”式的喊话,结果不出所料,中国并未买账。
不过,他又话锋一转,称自己“非常尊敬习近平”,并认为对方是“聪明人”,为谈判保留了回旋余地(虽然他的手下发言就没那么客气了)。
然而,谈判期限已过,中国依旧不让步,美股应声大跌。凑巧的是,美国财政部在此时拍卖价值580亿美元的3年期国债,结果国内反应冷淡,需求不振。这可能促使美国政府意识到,连一向被视为“零风险投资”的美债也开始遭遇市场动摇。
接着,特朗普宣布关税政策暂缓90天。对此有几种解读:
其一,从谈判角度看,一味强硬未必有效,毕竟痛觉会被麻痹。“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才可能让对手在“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的心理循环中逐步崩溃。当然,这对国家机器未必管用。
其二,他可能未能按原计划达成协议,或者部分国家愿意让步,但要求更长的决策期。
当然,也有可能两种原因兼而有之。
你可以说特朗普精明至极,每一步都算计周全;也可以认为他和幕僚愚不可及,临时抱佛脚。
但无论哪种看法,其对等关税政策的目的始终如一:要么接受美国的关税制度、要么将工厂迁至美国、要么购买美国国债(这一点尤为关键)。白宫文件对此早已写得清清楚楚。
从风险角度来看,对等关税政策并未解除,而这90天只是暂缓。
市场更希望“长痛不如短痛”,但特朗普也应该明白,虽然人们不会像对待“狼来了”的牧羊童那样轻视总统的言论,可反复反转的策略迟早会产生递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