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不爱我?/江振鸿
8月31日国庆日,周围充满着爱国的氛围。
然而我们却常在非巫裔圈子中听到有一种所谓“我爱国家,但是国家不爱我”的论调。
首先,也许过去的一些种种不公的政策,造成非巫裔尤其是华裔感觉不被这个国家珍惜,故对这个国家一肚子气,对国家的认同感不高,一有机会就想往“外逃”。
然而那是时任执政党政府的“所作所为”,与国家是无关的,因政府与国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不是国家伤害你
即使您感觉被伤害被辜负了,这也是时任执政党政府的责任,并不是这个国家伤害了你。
看来长期被我们认为工作效率低下的公务员们,却似乎比我们更具有智慧和觉醒。因为在长期被灌输公务员必须效忠政府,以及不爱政府就是不爱国家的情况下,大部分公务员包括军警在6州选举中,却一反过去公务员尤其是军警是执政党铁票的惯例,把票投给了属反对党的国盟。
其实,爱国并不是有没有在住家挂国旗的这些表面功夫,或是像那些飙车族成群结队拿国旗在道路上危险驾驶危害其他公路使用者。
爱国,就是共同努力建设这个国家。
选出良好国家管理者
爱国,就是有义务为这个国家选出一个良好的管理者,即政府。一心想着外流,只会让这个国家变得越来越差。
当然,人向往更好的生活及发展环境也无可厚非,也许您的确是有些过人的本事及才干,能在异乡闯出一片天,以致有申请入籍他国的资格及条件,或是获得他国以入籍的献议来保留您这个人才。
但是如果您是真才实料的话,在异乡发展的同时,保留您的大马国籍,并在“关键时刻”回国投票,恐怕是不会影响您的事业成就吧。
一些在国外大放异彩的我国公民,例如首富郭鹤年、著名大马鞋设计师“鞋王”周仰杰(Jimmy Choo)、艺人丹斯里杨紫琼、歌星巫启贤、阿牛、梁静茹、戴佩妮、光良及品冠等人,在海外发展的这些年,都依然没放弃大马的国籍及家园,却仍然无损他们在异乡的事业成就,更是让大马名声杨名海外。
最后,不但不用移民到外国寄人篱下帮人做牛做马看人脸色,反倒留守我国以作为其商业王国的基地总部,把生意发展到海外为国家赚取外汇,并反客为主地聘请外国专才为其打工的人士,例如亚航的丹斯里东尼费南德斯,以及云顶集团的丹斯里林国泰等人,才是最令人钦佩的。
爱国之心看不见?/何燕羚

大家这个月都在“忙”着关心美国的关税大战,似乎开始“淡忘”了我们下周即将开跑的政策——学生佩戴国旗徽章。
身为母亲和媒体人,不管中美贸易关系多紧张,我并不会忘记4月21日这日子。自下周一起,所有隶属教育部的学校将分阶段推行学生佩戴国旗徽章的政策,旨在培养爱国情怀,并加强学生与国家之间的认同感。
初衷无疑是正面的,但政策一出,社会各界却有不同声音,特别是来自学生与家长的真实回馈,值得我们深思。我亲自“采访”家里10岁的孩子。
我:你觉得佩戴这国旗徽章,你会更爱国吗?
他:不会。不管我有没有佩戴,我都不会乱丢垃圾,爱护这个国家,不用靠一个徽章。
存安全隐患
对这些正值成长阶段的孩子而言,爱国不是装饰在胸前的一块徽章,而是体现在生活点滴中的行为与认知。他们或许年纪尚小,却敏锐地指出,真正的爱国教育,必须超越表面形式。为何,我们的教育部却没看破这点呢?
同时,家长们也会多了一份担忧,国旗徽章采用金属扣针固定,对年幼或低年级学生而言,这类锋利物品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孩子贪玩时不小心扎到自己或别人怎么办?”
“是否有更安全的替代方式?”
这都是家长群中所关注的。的确,爱国教育不该仅停留在象征性动作上。徽章虽小,但传递的意义却该有更深层的教育内容作支撑。如果缺乏配套教学、活动与内在引导,仅靠一枚徽章,恐怕难以真正达成“爱国”目标。
我们也不该一味批评政策形式化,而是应该呼吁在落实爱国教育时,更加重视“意义”和“安全”之间的平衡。例如是否可考虑使用不具危险性的熨烫徽章,或将“佩戴国旗”的动作结合课堂讨论、主题活动或故事分享,从而让孩子真正理解国旗的意义与国家价值。
国旗,是认同的象征。但更重要的,是在孩子心中点燃对这个国家的归属感与责任感。这不能只靠一枚徽章,而应通过教育的智慧与温度,慢慢灌溉,深植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