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马华党选魏派大获全胜 政治学者:两届大选难有作为

独家报道:吴思慧

(吉隆坡25日讯)政治学者认为,依照马华党选成绩来看,马华人才凋零,在未来两届大选,马华恐将继续无所作为,或许只能依靠存有零星力量的柔佛州,来捍卫一些国州议席。

政治学者潘永强博士向《南洋商报》表示,随着马青总团长和马华妇女组主席这两个职位,双双由来自柔州的林添顺和黄友凤赢得,这意味着,其他州属的马华已全面地被取代,或可说是失去跟基地和落脚点。

他分析道,之所以会说马华至少在未来两届大选不可能有所作为,是因为在团结政府框架下,阵营内原本赢得选举的政党大多都可以保有原区上阵权,而马华可说是在柔佛和马六甲以外,已没有条件被分配上阵较好的选区。

“但在柔州,马华也非主流力量,只握有零星的2国4州,如今马华等于退守在柔州,这股微薄的力量是否能延续下去尚未可知,而在其他州属,上阵机会又微乎其微,就像6州选区,马华最终选择干脆不参选,如何还有能所作为?”

潘永强认同,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确实是党内最资深且有计谋的领袖,除了具备历练,也曾担任马青总团长、内阁部长,并经历过政党轮替,是马华台面上可撑得住领导层的人物。

“但在这次的马华党选,党内并不是没有求变的声音,可惜党员没有更好的选择或替代选项,因此纵然魏家祥有受到挑战,却也没有产生真正的效果。”

他指出,党内人士深知,即使换人领导,马华也难有所突破,导致党内部分不同的派系和阵营也意兴阑珊,选择静观其变。

人才凋零

他形容,马华并不是非魏家祥不可,只是没有其他选择,所以此次党选,可说是无可奈何的结果,华社也清楚魏家祥也无法带来更多的想象或期待,其格局和条件已达极限。

“但如果魏家祥和署理总会长拿督马汉顺医生不参选,马华也没有第二线领袖可取而代之,包括中选为副总会长的拿督斯里黄日升博士,或总秘书拿督张盛闻,所以,这对党员而言是无可奈何的选举,党员也害怕,马华会落得民政党的局面,前主席丹斯里许子根退下后,党内缺乏有条件的接班人,导致民政党在没有经验的团队带领下,变得进退失据,荒腔走板。”

另一方面,潘永强表示,从马华中委会和副总会长的选举中可见,马华已走到了人才凋零的时刻。

他说,2008年后,马华失去年轻世代的支持,15年来,苦缺50岁以下精英,40岁以下的精英更可说是处于真空状态。

他预测,这个局面还会持续下去,因为目前行动党处于黄金时代或高峰时期,马华在未来要填补人才并非易事。

颜炳寿:党选无悬念

马华前副总会长颜炳寿则认为,马华本届党选可说是无悬念的选举,没有特别引起关注,即便马华党员,都是看热闹多过关心选举成绩。

他感慨,近几届的马华选举不再像以前获得关注,除了党内积极干部“自己热闹”,基本上党员及普罗大众都漠不关心,其中的原因有很多,自然也包括马华已没有很多政治资源,影响力日益薄弱。

“马华作为内外交困的政党,党员看不到未来10年到底要走什么路线,究竟为何而战,是要注重几个人的官职,还是要为上阵几个选区而奋斗,造成近几年有许多50岁左右的中生代活跃意愿冷却了很多,离开的离开,提不起劲的提不起劲。”

曾两度问鼎马华总会长职位的颜炳寿并未参与马华党选,但他提醒胜选的马青和妇女组团队,做好配合母体和协调工作,而不是沦为党魁的“打手”。

“既然是通过选举被选出来的领袖,自主性就超越一切,不能只听‘大佬’的话,而是尊重党基层新生代的想法,包括妇女组的议题。”

另一方面,颜炳寿认为,马华已进入政治论述非常匮乏的年代,而这也是创党以来前所未有的局面。

“在我国当前的政治生态里头,马华到底要站在那里?若是说要走向中央的路线,这本来就是党的理念。那么,究竟要怎么做?不是靠喊话就能解决。”

颜炳寿也直言,马华在过去10年一直集中火力在有机会胜选的选区,放弃巴生谷和中北马一带的选区,属于自我麻痹和偏安的迷思。

“与行动党不同的是,行动党可以拿下一个州的政权,在3·08雪州变天时,也扮演者主导州政权的主要力量,反观马华,如果马华现在继续抱着偏安的心态,说要从柔州站起来后重新出发,这些都只是信心喊话,因为柔州与槟城不一样,虽然马华在柔州和甲州的确享有一定的政治资源,不过从选票来看,我们只取得平均少于20%的选票。

“尤其现在政治资源已进一步被瓜分,马华再这样下去已不是办法,甚至成为一个‘无法胜选的政党’,这些都是中委会必须正视的问题。”

视频推荐:

反应

 

言论

火箭和马华的相似度/陈金阙

2022年全国大选后,团结政府执政期已过半,在这一年里,大家应该好好审视到底民主行动党做了什么和马华不同的事情,好在一两年后的大选,提出诉求。

有人说,即使行动党越来越像马华,但是,基于目前宗教和种族情绪高涨的情况之下,华人没有选择,只能“含泪”投希望联盟,避免更大的利益损失。

毕竟,2022年,是华人自己作出的选择,比起宗教狂热、贪污腐败,选票似乎没有更好的去向。

今年恰逢许多政党党选,其中包括人民公正党和行动党。我们希望改选时,政党能够提出更清楚的政治方向,而不是一味地叫党员忍耐,将斗争目标展延到2030年或第二个执政5年,第一任执政期至今还没有过半,无需提早画大饼。

团结政府执政两年多,至今让华人的感觉就是肃贪没有建树,同时对宗教和种族的煽动无能为力,甚至任由自己的联盟党员胡作非为,小事变大。

此自己的联盟党纵容,敌对党的质问认真执行无理的政策,团结政府的本身定位模糊,每次跨错一步之后,才由最高领袖,也就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来大拐弯。

趋向明哲保身

这位龙头当然了解什么是“昌明政府”,但是他旗下的领袖,尤其是巫统,好像都不怎么明白“昌明”的定义,依然积极在低级地种族叫嚣,沉缅在种族英雄的光芒之下。

行动党在执政以后,更加趋向明哲保身,不是为人民发声。即使它怎样标榜为全民的政党,它多数的基本票仍然来自华裔,执政前的承诺如承认统考、反对莱纳斯运作、肃贪反腐败、增建华小,以及执政后油价下跌等,都成了镜花水月。

对制度化华校拨款,也只成了和国阵时的拨款对比,求个比国阵时期好,留下的还是那句话:让我们慢慢做。这种“朝三暮四”伎俩,我们不妨来计算一下从政府拨款的微量增加,以及在收紧啤酒公司赞助筹款的条例损失下的义款流失好好对比。

更惊人的是,这边称谓增加拨款,那边表示教育部对华校的立场,要求华人自己出资建设华校,令人对华校是否也是国家教育的其中一个主流感到不解。

很可惜的,在这种民族教育大义之下,马华似乎没有重点出击,反而浪费时间在大马机场控股的私有化事件大作功夫。大马机场控股私有化的和雇员公积金局先卖后买的程序,事关基金经理的运作流程,本来就不是政治人物可以置啄的。

应回到政治核心

先卖后买的程序,如果照先知先觉的道理来说,公积金局就已经犯了内线交易的错误。而且,以事后的情况发展,来评论公积金局“亏”了几亿令吉,分明很牵强。

这里不便加入战围,读者只要阅读各基金经理或从事投资行业的佼佼者所发表的意见,就可以知道一般。奉劝马华回到政治的核心,而不是浪费时间在自己不熟悉的投资活动。

总而言之,行动党在团结政府的行为和马华在国阵执政的时期越来越像,到了类比推理的情况,也就注定了走下坡的局势。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