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安华固执 朋友失望/刘泰安

我有位交游广阔的前辈朋友欧君曾相告,他有位同乡马来朋友(我与他也曾有过一面之缘)是人民公正党的吉兰丹州前主席,也是著名产业发展挂牌公司的前高管,过去与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夫妇及其岳父都非常熟悉亲近,现在却对安华的表现颇有微词,甚至失望。

这位政商资历俱深的马来朋友不久前曾写过两封劝谕的长信给安华,提出诚恳的建言,但至今没获回应,而感觉安华如今不再倾听过去亲近的任何人!

安华9月初针对教育部推行“40圣训”鉴赏单元风波一事曾强调,他坐牢时除了阅读可兰经,也阅读过许多中国经典著作,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但这么做并不会让他成为华人。

刚愎自用 行之有年

他这番言论除了劝说“非回教徒读圣训不应成为课题”、此举有助于促进各族之间的了解,也顺便炫耀一下他熟读中国经典的本事。

只不过,安华是否有读过《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下面的名言,从中三省其身?

“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君无诤臣、父无诤子、兄无诤弟、士无诤友,无其过者,未之有也。”

中国古代的商汤和周武王因有不辞谔谔谏言的诤臣,而得以称圣天子;夏桀和商纣则因身边多是阿谀谄媚之士,结果遗臭万年。因此,“万世师表”孔子阐明,君主没有正直善谏的忠臣,父亲没有至诚规劝的儿子,哥哥没有劝谏的弟弟,个人没有敢于规过的朋友,他们能够一生不犯错误,是从来没有的事情。

以上名言的前两句,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众所众知,安华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处事作风,已经行之有年,例子不胜枚举。

针对副首相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在47项贪污罪中被判“释放不等于无罪”(DNAA)一事,安华一再强调(包括在国会下议院解释),那是前任总检察长的决定,他由始至终都不曾插手。

他把一切责任推给已离职的官员,以为如此置身事外,就可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吗?相信他并不阅读各大媒体评论人对此事的评论,遑论听取他人的建言。

拥趸也批安华胡扯

吾友欧君的网球伙伴、也是我国前驻外大使丹尼斯·伊格纳修斯日前(9月16日)在其部落格撰文,发表了一篇题为《首相对阿末扎希DNAA的荒谬辩护》的文章。

这位向来都是希望联盟支持者的积极社会活动家和评论人,毫不客气地直言,首相给予的理由只是胡扯,是一个绝望的政客试图为不合理的事情辩护的行为。

安华的做法无疑是出于政治动机,有违大多数“有思想的马来西亚人”(安华自己在电视采访中的用语)已理解到那是一种不合情理的行为,以及触碰了我国司法系统的核心。

“烈火莫熄”熄矣

丹尼斯认为,这种行为是令人愤慨和不负责任的,甚至立刻损害安华本身的诚信,并让人质疑他对正义、良好施政和反腐败的承诺。

中国儒家经典《礼记·曲礼下》有此—句:“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

意思是说,臣子知道君主之过而不谏言,乃是未尽义务的行为。但若三谏之后仍不从,那就要逃离,因为留在不听谏言的君主身边,恐怕自己生命有危险。

借用到现代情况,如果国家领导人不听取支持者的谏言,那就不要责怪支持者最终逃之夭夭的后果。

一言以蔽之,当前越来越多原本对“烈火莫熄”充满憧憬的人,似乎开始产生“烈火熄矣”的悲观。安华的固执,以及他原有朋友的失望,完全无助于力挽狂澜于既倒啊!

 

ADVERTISEMENT

 
 

 

反应

 

言论

李光耀故居留或不留?/刘泰安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的女儿、前总理、现任国务资政李显龙的胞妹李玮玲医生10月9日病逝,令人哀悼之余,也关注她的住宅、即李光耀位于欧思礼路38号的故居,究竟保留抑或不留?

众所周知,李光耀2015年3月23日逝世,留下一份遗嘱,表达希望去世后,立即拆除故居,以免它成为“供人崇拜的遗迹”。如果女儿李玮玲选择继续居住,房子得在她搬出后立即拆除。

子女交恶根源

这一遗愿成为李光耀身后其子女交恶的根源,肯定是一世英明的李氏始料不及。

李玮玲和弟弟李显扬坚持要执行父亲遗愿,拆除故居;但他们的长兄李显龙不尽同意,而受到弟妹指责违背父亲遗愿,保留故居是为了“加强自身的政治资本”。

当前李光耀故居存废的问题,让今年5月15日才出任新加坡第4任总理的黄循财面临考验。如何妥善解决有关问题,在在考验他的政治智慧与能力!

新加坡政府曾于2016年成立部长委员会,探讨处置欧思礼路38号的事宜,委员会由时任副总理张志贤领导,时任国家发展部长的黄循财也是成员之一。

委员会在2018年公布的报告中,列出3个选项:保留故居、只保留具历史价值的地下层饭厅,以及完全拆除并重新发展该地段。但最终没有结论,因为李玮玲仍然住在房子里。

如今房子已空出来了,悬而未决的案子,也来到了结的时刻。

据知,这座洋房现在的拥有者是李显扬,但新加坡的法律赋予政府对被指定为古迹的财产颁发保护令的权力,不容产业拥有者任意而为。

李显龙曾在2018年表示,希望政府“做出明智的决定,既尊重我父亲的遗愿,也符合公众利益”。不知如今已下台的他,是否仍然反对拆除父亲故居?

李光耀是一位声名远扬的政治家,他决定死后必须拆除故居,不想让自己住了70年的私人住宅成为公共纪念场所。这令我想起他在中国祖籍地的祖居及纪念馆。

我去年10月间参团旅游福建及潮汕。途中导游征得团员同意,取消游览行程原有的东山島,改为参观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的李光耀祖居旅游景区。

李光耀祖居“中翰第”,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为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在新加坡经商发迹后回乡所建。

这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围屋,砖木结构,三合院布局。大门顶额所书的“中翰第”,乃买官所得的称号。

据知,李光耀祖居被列入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座其实非常普通的宅第,因为是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祖居,而成为梅州大埔的骄傲和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景区内还有一个“李光耀纪念馆”,内有4个展厅,以图文、视频、蜡像的形式介绍了李光耀的一生事迹和新加坡的历史。

导游强调,李光耀和李显龙两父子从未回过祖居地祭祖或探亲,尽管他俩历来访华的次数不少。

合理的解释是,李光耀坚持他是新加坡人,认定自己的家谱系从新加坡开始,与中国无关。作为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形象,就是新加坡的国家形象。

纵观李光耀自己不探访在中国的祖居,也不愿自己的故居成为后人追思的遗迹或游人打卡的景区,可见他言行一致的风范!

虽死了还活着

中国现代诗人、中国民主同盟成员臧克家的名诗《有的人》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李光耀已离世9年,新加坡至今沒有建立一座“李光耀纪念馆”。他不需要保留故居来让新加坡人缅怀他的功绩,因为他就是“虽死了还活着”的一代伟人。

相比之下,我国有的是“虽活着却已死了”的前国家领导人,实令国人唏嘘不已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