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励志明灯汪欣仪
梦想不设限

汪欣仪凭着坚强的意志力打倒阻挡她前进的病魔。

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人,或许你的故事未必能激励他人,但他人却能用他的故事来激励你。汪欣仪博士是“2018年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TOYM)的得奖者之一,她深信所经历的一切不单纯是一种人生考验,同时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够成为年轻人生命中的一盏励志明灯。

汪欣仪是一名医生,目前在世纪大学(SEGi University)担任医学教育与课程主管兼生理学副教授。在去年获得“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之“学术上的领导才干及成就奖”后,不仅为她的教育工作生涯添上光环,其努力和贡献也获得最大的肯定。



相信在校园里,很少人会不知道她的故事;即使没听过,可能也看过她坐着轮椅或用着拐杖在校园里走动或在课室里教课。

之所以需要坐轮椅并非行动不便,而是为了省力和减缓疼痛感。大约5年前,她被诊断患上自身免疫疾病,主要影响部位是关节和肌腱。

关节症状包括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和晨僵。从早期发作的手掌和手指之间的掌指关节、腕关节的部位,直至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等部位的发病,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作息。所有在一般人眼中看似简单的日常小动作,对她来说都是挑战。

患自身免疫疾病

折磨了一段时间,她最终被确诊为自身免疫疾病。她马上向大学请了5个月假期,因为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



“病发初期,我必须以轮椅代步,走路得使用拐杖,非常辛苦,因为脚趾和手指都很痛。不仅如此,连吃饭握筷子、穿衣服、拉拉链、扣钮扣、敲键盘等,都会带来无比剧烈的疼痛感。

“更痛苦的是,晚上睡觉也会痛到睡不着,痛到流泪,吃止痛药也没用,而消炎药需要3个月时间才能发挥效用,所以我需要吃安眠药才能睡着。”

回想起那段时期仍心有余悸,获知患病后,心情跌入谷底,因为那时才刚加入高级讲师的行列,“我的干细胞和血癌研究也进行得很顺利,同时也发表了很多论文。没想到事业刚起步就生病了,手头上的工作和计划被迫停止,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这类自身免疫疾病无法手术治愈,只能服用消炎药和止痛药。住院期间,医生为汪欣仪注射高剂量类固醇,同时进行物理治疗。

5个月后,病情稍微缓解,仍未完全康复,疼痛感依然缠绕着她,可她还是坚持重新回到职场。

汪欣仪(右三)与“2018年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的得奖者一同展示荣誉奖杯。

坐轮椅教课上课

“生病期间,我到大学教课、回家都是坐着轮椅,有时需要学生或同事协助手推,大家都很关心我,也非常乐意帮助我,而患病开始,我已服食很多年的消炎药和止痛药,每天都在吃药,不吃就会很痛。大约两年前,我才停止服用止痛药,但消炎药仍在继续。这算是很大的进步了,因为止痛药的副作用很强,消炎药还好,所以能停止服用止痛药也是一件好事!”

好不容易病情好转一些,想不到一年后又复发。一年前的痛苦经历就像走马灯般在她面前穿梭不停,一切都要重新经历,那种感受令她极度颓丧和难受。不过,消极情绪没有持续太久,她很快便振作,一个月内就把病情缓解下来。

“第二次复发我没有再请假,依然到大学教课,而且不曾缺课,也没有找其他同事帮忙代课。不仅如此,我还报读了博士课程。”

那段时间,她坐着轮椅来上课,课余时间就做论文,压力是蛮大的,却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

有些人不明白为何她如此急于完成博士课程?那是有原因的。未确诊前,汪欣仪已经修读了将近1年博士课程,后来因患病被逼停课。

“第二次病发,我再次鼓起勇气报读另一个博士课程。我特意选择无需上课、以研究为主的,那就可以减少到处走动,不过做论文还是得到各大学收集数据。好吧,我就坐着轮椅去,其他学生看到我的情况都很佩服毅力。

我相信,只要决定要达到目标,没有任何问题能够拦阻你前进!”

荣获“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之“学术上的领导才干及成就奖”为她的教育工作生涯添上光环。

“论文狂”

年仅40岁的汪欣仪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论文狂”。她热爱从事教育工作,更热爱写论文,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会马上启动“论文狂”模式。

从事教育工作15年,她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7篇会议文集和31篇论文,而且还出版了5本学术著作,其中半数以上作品都是在患病以后完成的。她的研究成果至今已被世界各地研究学者引用超过1400次。

荣获“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之“学术上的领导才干及成就奖”为她的教育工作生涯添上光环。

此外,她也是众多国际期刊,如《PLoS ONE》、《细胞生物化学与功能》、《国际纳米医学杂志》、《细胞科学与治疗杂志》、《干细胞与治疗杂志》、《糖尿病研究杂志》、《国际生物医学研究》、《食品与功能》、《医学研究档案》、《生物医学和药物治疗》等的同行评审。

享受写论文

一讲到论文,她就特别兴奋,还说:“在第一次生病休养期间,我还发表了两篇论文呢!虽然敲键盘会疼痛,但什么都不做太无聊了,而且写论文有利于暂时分散注意力。对我来说,每次写论文都是一种享受,总比自怨自艾好吧!

“目前,手头上还有9篇论文未发表。我每年都会发表论文,最少2篇,最多可达5篇。我为自己设定目标是在近年内发表50篇论文。”

她认为,在任何期刊发表论文并不难,但如果目标锁定在一些如《Scopus》、《Web of Science》等具权威的国际期刊,门槛倒是非常高,有些不收费却又有很高影响因子的期刊难度更高。

通常,她都把目标锁定在具权威的国内外期刊,主要在于影响因子较大,而且获得国际认可。尤其当作者的论文拥有大量的引用率,那就意味着关注率很高。

“写论文就是要有人阅读或引用,这样才能发挥论文影响力,也可以了解自己的程度水平。”

另外,她也是多个国内外奖项和研究拨款的得主,包括2009年马来西亚东丽科学基金会(MTSF)科技研究资助、2010年亚洲糖尿病大会青年研究员一等奖、2011年中国上海亚洲生物技术大会之杰出青年科学家/学生奖以及《Elsevier》期刊(生物技术进展)最佳论文奖。

2012年,她被记载在世界30周年珍珠周年纪念版的《Who’s Who in the World》,以及2013年伦敦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的世界顶尖卫生专员。

汪欣仪凭着坚强的意志力打倒阻挡她前进的病魔。

“别低估自己的能力”

汪欣仪毕业自马来亚大学(UM)医学系,接着在政府医院服务并获得了常年执业证书(APC)。之后,喜欢从事研究工作的她决定转换跑道投入教育领域,希望能够为培育医疗人才出一份力。

进入新的领域,她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往上爬,从见习讲师、讲师、高级讲师至副教授,虽然过程中遇到患病挫折,但她非常感谢大学、家人和教会给予的帮助、鼓励和支持。

“身体方面,我需要身边的人帮助,但在精神和心灵方面,我则仰赖信仰的力量。生病期间,心灵非常脆弱,虽然获得到很多鼓励,但我根本看不到康复希望,心中充斥着质疑。”

多看多读多听

虽说自身免疫疾病可以康复,但何年何日康复?没有答案,可能需要1年、2年或更久,有些人缓解了又会反复发作,幸运的人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复发。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多看多读多听一些激励故事,借此调整心态,常保乐观、正面的心态,不轻易放弃,那么身体也会产生正向的变化。”

值得庆幸是病情目前处于稳定,她已能正常走动及应付生活及工作的大小事务,“大部份时间我已能行动自如,若非必要,也不会选择坐轮椅。也因为坚持,健康逐渐好转,但我会尽量储存力量用在工作或其他重要事情上。为了让身体保持最佳状态,我做任何事都要特别小心。”

这次能获得“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奖,也激发了她要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的决心,“我希望我的故事能鼓励所有人,尤其是年轻人,无论遇到任何困境,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必能克服。别低估你的能力或放大你的弱点,实现人生梦想并没有任何限制,除非你自我设限!”

反应

 

娱乐

炎亚纶获十大杰出青年 深夜发文揭转捩点

(台北9日讯)台湾男星炎亚纶(本名吴庚霖)从团体“飞轮海”出道,之后在戏剧、歌手、主持三大领域成绩斐然,日前更获选为十大杰出青年,星期天凌晨他在面簿写下感言,坦言在演艺圈打滚17年,很长一段时间都陷入“自我否认”,并分享人生中的转捩点,肺腑之言再次获得广大回响。

炎亚纶透露闯荡演艺圈的17年里,在还没自我价值之前,茫然心虚是最常有的感受,有段日子,感受到的全都是和别人比较而来的“自我否认”,更感性表示,“愿意陪着这样的我继续前行的粉丝朋友 ,真的,你们才是了不起的人。 ”

炎亚纶说,某年的生日对他来说是一个转捩点,那年他特地号召粉丝一起净滩,整天清理了几十公斤的垃圾,虽然身体疲累,心里却被一股温热感填补。那次之后,他才渐渐找到在享有流量焦点之余,真正能给予这个社会实质回馈的踏实感受,也才开始觉得 “这就是我心中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做人”是真正功课

而2016年的婚姻平权的游行活动,对他来说也别具意义,炎亚纶分享,路程中他遇见一位粉丝激动落泪的跟他说,“谢谢你愿意站出来支持”,那个画面至今他仍印象深刻,也醒悟了许多事,“决定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是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累积而成的,感受周遭各种情感,无论好坏,无论悲喜,彼此若能传递着包容交换着理解,世界也许会更好。 ”

炎亚纶说,无论在哪个领域,“做人”才是真正的功课、真正的考验,庆幸自己在经历了一切后,没有选择仇视世界,反而更用力爱这个世界,“因为我发现,用爱对待身边的人,我会无比的开心!”开心获奖之余,他同时也认为自己责任更大,期许未来透过自身影响力回馈世界与社会。

贴文曝光获得广大回响,至中午前便已获得超过5.5万人按赞,肺腑之言也让网友看了直呼感动,留言:“至高无上荣耀”、“你真的太棒了,以你为荣”、“实至名归”、“本来只是被圈粉,现在变铁粉了!”、“一路走来谢谢你,谢谢你曾住在我的青春里!” 而在演艺圈人缘极佳的他,更是吸引大批蓝勾勾星友争相祝贺。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