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读书的“造富之道”/南洋社论

《南洋商报》有一则标题为“年轻人宁做网红不升学,大专文凭输给赚快钱”的封面报道,并引述UCSI民调研究中心的数据:“49%的大马教育文凭毕业者不准备继续升学,其中34%想成为网红”,揭示了拥有高学历的人比低学历的人赚得还少的现象。

它给人一种感觉,因为大学生薪酬低,难觅职,年轻人宁可放弃继续升学,做零工或提早创业。

今日好些普通阶层或家境贫穷的孩子,不仅自觉没有“起点优势”,更不会相信读书能实现逆袭。

我们还须承认,教育越来越普及,资源越来越多,内卷却愈演愈烈,就算拥有高学历,还会有人赚不到太多的钱。 

可是,读书真的无用吗?非也。

在好些先进国家,包括全球最富裕的新加坡,就有不同教育程度影响财富收入的实例,证明了学历与财富存在着因果关系。

在那个精英体制下,你勤学苦读,挣得上名校,会影响你,激励你,让你成为优秀人才。

这种奖勤罚懒机制就是给人们最好的报偿。

学历好能增值

因为读书好,成绩好,学历高,代表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自控能力,规划能力和专注能力。

学历就是杠杆,是资本,你学历好,会给你增值,让你更有优势,自然对后来的收入水平有正向影响。

有大批名校藤校的学霸,还有赶上AI热潮的学术精英,创造了系列“造富”神话,像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OpenAI联合创始人奥特曼和格雷格·布罗克曼等,都是前沿学科的领跑者。他们拥有科技圈内过硬的履历,向世界证明:“你必须十分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读书成本最低

所以别妄想“没读过书,没学历,也能拼出一片天,一样能致富”;没学历,等于没学力,只能是穷忙族,只有读书,不断地汲取养分,不停滋养灵魂,才能让你攀上思维金字塔的塔尖。

当然我们不鼓励和宣导那种学历致富的功利主义,但是我们却要说: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只要你肯努力,回报的持续时间就会最持久,而未来的创新经济和下一次的科技革命的获利者,必然是受过优质教育的那批人才。

我们还是希望年轻人要相信要打破阶层固化还须靠读书,“知识能改变命运”,“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正是读书的“造富之道”。

 

ADVERTISEMENT

 
 

 

反应

 

言论

政府应助解医疗险高涨/南洋社论

医疗费用的持续通胀正在成为马来西亚及整个东盟地区的严重社会问题。以我国为例,2023年国家银行数据显示,医疗费用通胀率高达12.6%,远超全球平均水平的5.6%。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医疗保险的逐年涨价让人们的负担日益加重,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压力愈加突出。

当前医疗费用的通胀,源于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首先,疫情期间延迟治疗的积压需求在疫情逐步消退后急剧增长,大量民众开始补上原先延迟的体检和治疗,这在短期内导致医疗资源紧张、需求骤增,从而推高医疗成本。

其次,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也是医疗费用上升的驱动力之一,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钱进行体检和治疗,这在长远上虽有助于提高整体健康水平,但在短期内加剧了医疗资源的供需失衡。

在医疗费用通胀的压力下,保险公司面临更高的理赔成本。Etiqa保险总策略长吴保云表示,由于索赔率增加,保险公司不得不提高保费以保持业务的可持续性。

在成本压力下,医疗保险费用涨价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对普通民众而言,医疗保险费用的上涨无疑加重了日常开销的负担。特别是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来说,保费上涨可能迫使他们放弃保险,因而无法享受医疗保障的覆盖。

扶持医疗设备进口

针对上述情况,政府应当主动干预医疗通胀问题,并积极寻求多方政策解决方案,保障民众能够获得负担得起的医疗保险。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医疗设备进口的扶持政策,尝试通过税收优惠或补贴的方式,降低以美元计价的医疗设备成本,从而缓解因汇率波动对医疗费用带来的冲击。这不仅能帮助降低医疗成本,亦有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可及性,使医院和诊所能以更合理的价格提供服务,最终惠及民众。

其次,应鼓励和支持保险公司开发更多元化的产品。政府可提供政策支持,推动保险公司与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合作,推出针对不同收入群体的保险方案,让中低收入群体也能有选择地享有医疗保障服务,从而增加保险覆盖面,减轻公众对未来医疗费用的不安。

在引导民众自愿购买保险的过程中,政府也需保持对保险产品的监督和规范。无论是私人健康险还是旅游保险,政府需要确保其价格合理,并加强对保险合同条款的透明度监督,确保民众能够明白无误地了解保单权益和理赔流程。

或可实施部分补贴

另外,为避免中低收入者因保费上涨而被排除在保险体系之外,政府可探索实施部分补贴制度。例如,针对收入低于一定标准的群体,政府可考虑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

我们认为,展望未来,政府、保险公司和民众之间应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推进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对政府而言,关键在于政策支持与制度监管,确保保险行业的良性发展并守护民众的健康权利;对保险公司而言,则需创新产品结构、优化成本管控,提高医疗保险的普惠性;而对普通民众来说,则需重视健康管理,以降低医疗费用风险。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