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同槟元首首登矽谷岛 曹观友放眼2026年设厂运作

首次“踏足”矽谷岛的曹观友,兴奋地跳跃起来。
(槟城10日讯)自今年10月动工填造,主打绿色科技园的矽谷岛如今已见雏形,预计将在2026年开始有工厂进驻运作。
槟州元首敦阿末弗兹与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率领众槟州政府领袖今日首次“踏足”矽谷岛,象征着槟州发展迈向新里程碑。
这项位于槟城南部的填海项目 - 矽谷岛,除了高端科技工业区,也包涵公共设施及房屋商业区,将成为槟岛未来50年发展的新地点。

法立占(右二起)向阿末弗兹、曹观友等嘉宾汇报工程进展。
曹观友在仪式上致词时指出,矽谷岛将通过绿色科技园、全球商务服务与软件中心商业发展,以及住宅和绿色休闲区,推动槟州电子电气制造业发展,最终将取得有如峇六拜工业区般的硕果。
“峇六拜工业区在50多年前,已为槟州经济带来改革,我们至今仍然感受到并依赖有关工业区,为世界市场贡献电子电气产品。”
他有信心占尽地利优势,即靠近槟城国际机场、峇六拜工业区和槟城第二大桥的矽谷岛,将继续为槟城吸引更多投资。矽谷岛和机场之间也将建一座临时桥梁,以方便货物运输。
“以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概念设计的绿科技园,将能够吸引具有合规意识的投资者,这类投资也已成为全球企业的焦点。”
槟州政府众领袖于今日上午从峇都蛮水警码头乘船出海,然后抵达矽谷岛填土工地。他们在抵达矽谷岛后,由阿末弗兹与曹观友进行盖手印及植树仪式,象征着矽谷岛主打绿意元素,并在仪式完成后,再返回峇都蛮海警码头。

槟城南部填海项目“矽谷岛”从10月初开始动工,如今有关填海工程已见雏形。
位于槟城南部的矽谷岛占地2300英亩,预测将为国家创造1.1兆令吉的国内生产总值、747亿令吉的投资,以及22万个就业机会,将让槟城乃至全国人受益。
出席者包括槟州秘书拿督罗斯里、第一副首长拿督阿都哈密、行政议员再里尔、黄汉伟、拿督斯里孙达拉祖、罗希迪、州议员胡智胜及槟岛市长拿督拉詹德兰,以及槟州基础建设机构总执行长拿督斯里法立占等。
扎丽哈:更具预测性高效 智能城市AI不可或缺

马吉德(左二)赠送纪念品给李瑾(右二)。左为依斯迈及右为诺里达。
(吉隆坡14日讯)联邦直辖区部长拿督斯里扎丽哈说,直辖区积极投资人工智能,让城市更具预测性、更高效并以公民为中心,从高风险的洪水预报系统,到公共区域建筑物实时能耗仪表板,人工智能不再是实验性的,而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也扩大数字工具的使用,来模拟基础设施性能和气候情景。这些技术将支持我们的环境、社会及监管(ESG)跟踪系统、改善服务交付并增强城市级决策。”
扎丽哈今早在2025吉隆坡上海气候行动论坛上说:“我们的指导原则很明确:人工智能必须服务人类,而不是取代人类。它必须维护道德、透明度和公众信任。
“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是一种形式,加强治理,并确保每个政策更明智、更快捷、更负责任。”
扎丽哈未克出席,讲词由联邦直辖区部总监拿督斯里诺里达代读。
出席者包括马中友好协会会长拿督马吉德、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李瑾博士、大马环境、社会及监管公会总会长谢国雄博士、TRX城市有限公司总执行长拿督阿兹曼、国际绿色趋势座舱有限公司首席永续官依斯迈。
她说:“除了能源和排放之外,我们还在重新思考我们的城市如何处理材料、资源和废物。我们必须转向恢复、再生和再利用的循环经济。
把循环性纳入政策
“在吉隆坡,我们正在推出多样举措,促进零废物社区、塑料回收、建筑材料再利用和电子废物增值。这些都是由数字驱动系统的支持和基于市场的激励。
“我们也把循环性纳入政策。我们的目标是做出永续的选择,对于利益相关者来说,更容易、更便宜且更具可扩展性。 循环性并不是更多地回收利用,而是将废物完全排除在系统之外。”
基设设计未考虑永续性
扎丽哈说,今天的主题是“通过人工智能和科技创新建设永续的未来”,它反映了气候危机的紧迫性,和技术提供前所未有的机会,解决这个问题,需酚大家大胆地一起行动。
她指出,虽然气候行动的必要性是明确的,但路径仍存在复杂性。
“城市充满活力,但也受到限制。我们继承的基础设施的设计并未考虑到永续性。我们的机构往往各自为政,融资机制不健全,无法与长期气候目标保持一致。
“在我们这样的发展中环境中,气候条件必须是与社会经济相平衡。我们无法落下任何人,但也不能无所作为。
“增长与绿色、紧迫性与包容性之间的平衡,是这个时代的决定性挑战之一。 我们还必须应对政策与执行之间的差距。”
扎丽哈说,许多气候计划在纸面上看起来不错,但在实施上却受到有限的数据、孤立的努力和政治短期主义的阻碍。为了改变,需要建设这座城市所拥有的综合的、可衡量的框架。
谢国雄列举国内一些企业在实施环境、社会及监管的案例。
“国油公司监测甲烷排放并提升上游效率;双威集团投资于智慧城市技术,利用人工智能优化建筑中的能源使用和节水措施;马银行通过环境、社会及监管风险分析筛选借贷者,引导投资流向永续企业;云顶种植利用无人机和人工智能,追踪森林砍伐并提升产量预测,支持更有效的土地利用与生物多样性管理。”
他说,人工智能也可助力红树林保护。大马拥有超过60万公顷的红树林,是碳捕获的重要生态系统,可以结合人工智能驱动的无人机来进行保护。
马中友好协会会长拿督马吉德说,马中必须团结一心,共同前行,以3P——地球、人类和利润——一种平衡的方法,确保环境管理、社会福祉,以及子孙后代的经济韧性。
他说,这一刻不仅是一个里程碑, 而是许多未来平台的预兆,这将推动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有意义的永续发展努力。
“今天的行动,完全符合马来西亚政府的国家议程,以及我们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国际承诺。它呼应了履行巴黎协定和追求2050年净零排放的共同目标。”
他说,吉隆坡上海气候行动的主要目标旨在促进气候行动交流,两市采取的策略,注重探索在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挑战上,最新科技创新及人工智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