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论股】吉隆甲洞 印尼并购缔协同效应
分析:MIDF投资研究
目标价:24.60令吉
最新进展:
吉隆甲洞(KLK,2445,主板种植股)提议,以总价约2.77亿令吉,收购两家印尼种植公司。
公司通过新加坡子公司KLK种植与交易私人有限公司,和Whitmore集团私人有限公司签订了股份买卖合约,购买印尼Satu Sembilan Delapan公司的92%股权,以及Tekukur Indah公司的90%股权。

行家建议:
吉隆甲洞恢复了其并购活动,正如我们预料,但此次规模较小。
此次约2.77亿令吉的收购价,相信将由公司现有现金储备所提供。
我们预计,公司完成收购后,净负债率约53.6%,现金储备则在21.1亿令吉,仍远高于疫情前的水平。
由于两家印尼公司的种植园毗邻,且与公司现有产业的战略接近,公司可通过战略管理产生协同效应,集中和统一更大的种植园,来优化运营效率。
此外,公司即将在东加里曼丹建设炼油和油脂综合厂房,而这两家公司预计会为其供应原料。
另一方面,在纳入收购的种植园后,公司在印尼的种植面积比例从57%。提升至60%。
这将使自有种植园产量增加2%,营运盈利也相应增加。
但考虑到高生产成本和下游赚幅疲软,预计扩张对公司2024财年核心税后归属股东净利(PATMI)仅带来1%增长。
鉴于此,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同时,重申“买入”评级,以及24.60令吉目标价。

视频推荐 :
美国关税冲击油脂化学业 综合性种植股恐遭殃

(吉隆坡15日讯)尽管美国暂缓执行关税90天,但大马银行认为,油脂化学等下游领域之后将面对挑战,涉足此领域的我国种植股3巨头,即SD牙直利(SDG,5285,主板种植股)、吉隆甲洞(KLK,2445,主板种植股),和IOI集团(IOICORP,1961,主板种植股),盈利恐遭到冲击。
大马投行分析员因此在下砍这3家种植股的目标价,包括将吉隆甲洞和IOI集团评级下降到“守住”之后,也把整个领域的评级下调至“中和”
同时,其他种植股的目标价也遭到不同程度的下调。
大马投行分析员指出,美国暂缓执行关税,为种植业者的客户提供时间以填充库存,但油脂化学领域在之后依然会面对挑战。
“我们相信,种植业下游业者,尤其是油脂化学领域将会面对市场需求放缓、印尼及中国同行的竞争加强和油脂化学品市场供过于求这4大挑战。”
她补充,印尼油脂化学业者拥有原料成本更低、印尼盾从峰值贬值约11%等竞争优势。
“我们分别将吉隆甲洞、IOI集团和SD牙直利的净利预期,分别下调5%至10%,以反映接下来下游业务营收及盈利走弱的因素。”
她补充,上述3家公司的下游业务营收贡献占比,在2023年分别落在13%至20%之间。
棕油价可保高位
无论如何,该分析员基于3个理由,相信原棕油(CPO)价格将获得支撑,保留在高位,扶持种植业者的业绩。
“首先,中国应会减少进口美国大豆,因而在今年下半年购买更多棕油,补充库存。同时,美国大豆油价格坚挺,而大马印尼的棕油产量也依然低迷,应可支撑棕油价。”
她亦表示,若棕油价降至每吨4000令吉以下,中国和印度相信将加大购买量。
为此,分析员维持今年的棕油价预期。
“我们维持原有预期,纯粹在大马运营的种植业者平均价为每吨4250令吉,而同时在印尼进行种植的公司平均价为每吨3950令吉。”
年初至今,平均原棕油现价为每吨4492令吉。
总体而言,分析员更看好纯粹的上游种植业者,而非像SD牙直利、吉隆甲洞,和IOI集团般的综合性种植企业。
今年首季业绩可走强
另外,该分析员指出,种植股在今年首季的盈利应会出现不俗增长,但按季则会下滑。
“同比比较的话,棕油等产品的价格走强,预料可充分抵消棕果串(FFB)产量下跌的冲击。”
分析员引用大马棕油局数据,指今年首季的原棕油价格平均为每吨4724令吉,同比涨18.6%;而整体原棕油产量则同比降低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