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

不是人住的? 高房价让“这些空间”不见了

(台北16日讯)台湾房价不断攀高,为让消费者买单,房屋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低总价小宅。

房市专家张欣民表示,过去小宅号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现在许多小宅除了拿掉房间数,该有的居住空间也纷纷消失不见。

他说,最近他有个好朋友帮儿女去看了一处建案,建案单价并不便宜,但因地点好、总价合宜,卖得非常好,但朋友看屋后却骂声不断,直呼“这不是给人住的房子”。

他问这位朋友为何这么说,原来是房子只有一面采光,而且没厨房也没有餐厅。听完他直言朋友“大惊小怪”,因为这种小宅早已经成为目前房屋市场当中的常态了,这类不是给人住的房子,也早就住满了人。

张欣民表示,根据内政部不动产资讯平台的资料,全台湾住宅买卖移转的平均面积在2014年第一季是43.2坪,到2023年第一季已减缩到31.7坪,10年之间一个住宅单元购买的面积少了11.5坪,相当于少掉了两个房间的空间。

同样的资料来源,2023年第一季全国购买25坪以下小宅所占的比重高达41.9%,25坪的房子扣掉至少三成公设比,就剩下17.5坪不到的空间可使用了。

这么小的空间如何配置住居机能空间?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砍掉房间,或是拿掉日常很少用的空间,或是采混合式的空间,因此现在市场上的小宅大抵呈现出以下4种奇特的样貌。

一、厨房或是餐厅不见了

由于空间有限,加上现代年轻人很少开伙,不是外食就是叫外卖,厨房几乎只剩下煮开水的功能,因此建商也不规划整套厨房设备来占空间,放一个电磁炉就够了,至于用餐,就在客厅吃饭配电视,因此也没有餐厅的身影。

二、客厅成变形金刚

由于空间有限,客厅的功能就得像变形金刚一样,随时变换功能角色,满足住房主人的日常需求,可当厨房也可当餐厅,真的得扮演起另类“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多工角色。

三、很难找到采光面

现在的小宅,因为一层多户,室内格局通常是长条型或是不规则形,采光面大多只有一面,但这一个采光面又不是在客厅,所以回到家白天客厅也必须开灯,这种格局通风条件也不会太好,长期居住对健康当然会有不好的影响。

四、集风水瑕疵于一身

现代小宅因为小,居家风水上的瑕疵多是集于一身,像是进门见厕,或是进门见厨,“暗厅明房”都是稀松平常。

张欣民表示,小宅上述缺点几乎都是显而易见,只是在这个高房价的年代,能够买个小小的栖身之所,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还得担心现在不买,未来更买不起,这正是高房价下现在年轻购屋族的真实写照。

新闻来源:联合新闻网

反应

 

国际财经

中国人涌清迈置产 房价物价变贵当地人怨

(曼谷24日讯)外媒报道,中国买家正在大批涌入泰国清迈购房市场,中国人的投资正在迅速重塑整个社区,引发了当地社会对未来身分和经济独立性的担忧。

根据《自由亚洲电台》报道,泰国清迈杭东(Hang Dong)区的新住宅开发案中,中文招牌随处可见,而这并非个案。过去10年,中国买家已在当地购买了超过1000套住宅,总投资金额高达30亿至50亿泰铢(约3.9亿至6.5亿令吉),投资规模甚至远超本地开发商的能力。

当地媒体《民众商业报》之前就曾报道,杭东区的一项中国投资项目在仅4英亩的土地上就花费了3.5亿泰铢(约4529万令吉),投资规模远超当地开发商的能力。当地居民担忧,中国投资者的大规模进入正在重塑当地市场,不仅改变了房地产定价,也增加了普通居民的生活成本。

尽管泰国法律有限制外国人拥有土地或住宅的额度,但中国投资者会透过泰国代理人或合资企业,巧妙规避法律,甚至建立起自己的房地产交易网络。

报道指出,清迈大学中国情报中心负责人Danaitun Pongpatcharatrontep指出,中国投资者正在把清迈从一个旅游胜地变成他们的第二故乡,因为对他们来说,清迈拥有优良的自然环境,又能提供便利的交通和教育及养老资源,是理想的置业选择。

清迈房地产协会本年度的报告显示,如今,中国买家在当地房地产市场的数量不仅超过其他外国人,甚至超过泰国国民。

随着中国人增加,当地社区也出现文化冲突,如中国游客和新移民喧哗、违反交通规则、忽视当地风俗等,与清迈传统的礼貌、谦逊和互相尊重文化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加剧了社区间的紧张关系。

泰国房地产仲介Hathairat Polnirun透露,中国的房地产交易体系与泰国有很大不同,也使泰国本地仲介处于不利地位,难以吸引中国客户,甚至可能被中国仲介取代。许多中国投资者直接在泰国设立房地产公司,还经常使用泰国人的名义掩护,一旦有大型中国公司进入,这将彻底改变当地房地产行业的竞争格局,使小型仲介公司无法生存。

新闻来源:自由时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