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中国内需增长有韧性/叶得利

早前市场哗然,中国今年2月份的出口额按年锐减20.7%,已经创下三年来最大降幅,远大于市场分析员平均预测值的4.8%。

虽然中美贸易谈判正在进行中,市场紧绷的情绪依旧,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已经迫使中国政府采用更多财政和货币政策,来挽救中国出口贸易量和内需经济同时下滑的困境。



大宗商品进口稳健

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的生产活动韧性依然延续着。

中国2月份的出口贸易量下降,很大程度是今年2月份春节季度性调整因素所影响。

但相对的是,中国在大宗商品的进口方面如原油、煤炭及铜等一些大宗商品的进口趋势,还是处于稳健的增长阶段,这反映了中国国内经济活动的发展依然保持活跃。

例如中国原油进口需求提前至1月,因此导致了2月份的进口量锐减,实为春节季度性调整所致。



中国在2月份的原油进口达每日1023万桶,创史上的第三高进口量,也高于1月份的每日1003万桶。

同时,今年前两个月的原油进口较去年同期增加10.8%。

另外,中国在金属和矿石进口量方面是猪年增加的。

2月份的铜矿石进口量比1月份仅增加了1.9%,但在今年头两个月的铜矿石进口量,相比上年同期却大幅增加了24.9%。

此外,中国今年1和2月份的铁矿石进口总量为1.743亿吨,上年同期进口总量规模为1.739亿吨,显示了微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的煤炭进口从1月份的3350万吨下滑至2月的1760万吨,但今年前两个月的进口量相比去年的同期增加了3.8%。

除此之外,有数据显示中国2月份的官方采购经理指数(PMI)从1月份的49.5降至49.2,连续第二个月低于景气分水岭的50指数点,但依然高于市场分析员的普遍预测值。

刺激政策应对贸易战

大宗商品贸易量不是即时的经济表现指标,因为其存在着季度性的大批提前交易量。

但是,中国的大宗商品每季度的进出口量变化,可以反映出中国经济生产活动的韧性,是否依然保持着活跃度。

特别是此刻,中国政府极力实施各种经济政策,结合各种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中国内需经济的增长,并借此守住这段时期中美贸易纠纷导致的经济波动。

目前,除了中国国营企业面临各种改革需要,还有挣扎求存的中国民营企业的国外生产战略实施。

因此,综合大宗商品的进口数据显示可看出,中国对主要大宗商品的需求仍保持稳健,显示中国生产企业的经济活动规划处于平稳状态,暂未露出太大的生产放缓风险迹象。

关注3月PMI指数

目前投资者可以关注3月份的PMI指数的变化,观察中国政府的各种经济政策,以及中美贸易谈判进程的各种市场信息,将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的生产规划。

因为第一季度大宗商品进口是否增长,事关中国生产商能否在第二季度生产活动上,消化早前的原料进口。

反应

 

国际财经

对中国经济更悲观 近半日企减少或停止投资

(北京21日讯)在华日本企业对中国经济更加悲观,约三分之二的日企表示,中国经济形势正在恶化,近一半企业缩减或停止对华投资。

彭博报道,据中国日本商会最新调查显示,约64%的日本企业表示中国经济形势比去年更糟。

这一比例高于上一次调查的60%;与此同时,安全问题和最近深圳一名日本学生被刺身亡的事件,使改善中日外交关係的努力面临压力。

这项调查是在10月下半月进行的,共有1,513家公司参与。其中44%的日企表示,他们计划今年减少对华投资或根本不投资,与上次调查相比变化不大。

虽然中国仍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但由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双边关係恶化,以及来自中国企业的激烈竞争,许多企业纷纷撤出中国。

超过40%的日本公司表示对在中国经营环境不满意,一些公司表示,他们担心员工和家人的安全,中国拒绝恢复对日本公民的免签旅行,以及对海鲜进口禁令也是他们希望解决的问题。

与此同时,尽管北京为缓解经济困境,自9月底以来公布刺激措施,但外国投资仍在继续下降。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第3季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直接投资负债减少81亿美元,这项衡量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指标今年前9个月已经降近130亿美元。

今年已关闭业务的公司,包括日产汽车和柯尼卡美能达等。日本製铁7月也表示,将退出在中国的一家合资企业。

日本经济新闻10月5日报道,今年第2季日企在中国及香港的设备投资,以美元计算,年减16%。据经济产业省统计,截至第2季,日企在华法人的销售额也连续7个季度低于上年同期水准。

在经济持续疲软压力下,北京似乎想缓解中日紧张局势。9月中日达成协议,为解除对日本海鲜进口禁令铺平道路。但日本北海道渔业公司仍对北京恢复进口的速度持怀疑态度。他们计划继续拓展多元化市场,进军美国、东南亚等其它地区市场。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