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中国终于拿ECFA开刀了/魏开星

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12月21日发布公告,决定中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部分产品关税减让。

自2024年1月1日起,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丙烯、对二甲苯等12个税目进口产品,中止适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协定税率,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理由是台湾地区单方面对大陆产品出口采取歧视性的禁止、限制等措施,违反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规定。

自从蔡英文于2016年上任台湾总统以来,由于不承认两岸之间存在“九二共识”,因此大陆与台湾之间关系降至冰点,以致于两岸官方往来“断流”、二轨机制“停摆”。

台湾的政商界人士、专家及舆论一早就担忧大陆会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20年协议到期时,取消该协议。

检讨ECFA呼声高涨

在ECFA的有效期限临近10年之际,民进党当局大陆事务主管部门公开呼吁大陆“不要停掉ECFA”,并声明强调:“ECFA是两岸在互惠互利原则下签署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实施以来对双方均有利,希望持续落实。”

尽管大陆在ECFA到期后没有宣布立即废除协议,然而内部要求检讨与取消ECFA的呼声强大。

除了政治因素外,台湾对大陆产品设置了很多障碍,导致中国大陆的产品进不了台湾,而台湾却进口了其他国家的同类高价产品。

最典型的例子有,2022年台湾岛内曾经爆发“鸡蛋荒”,蔡英文政府不进口价廉物美的大陆鸡蛋,却舍近求远进口澳洲的贵价鸡蛋。

大陆让利 换来抵制

多年来,大陆从两岸贸易这一项就给台湾进行大量的让利,换来的却是台湾政府刻意抵制大陆产品入台。

有资料显示,2002年大陆物品可出口台湾的比率为75%,如今20年过去了,该比率还是不足80%。相较之下,台湾对美欧的开放比率为97%。

同时,中国大陆也是台湾的最大顺差来源地,2022年台湾享受的顺差金额高达1565亿美元(约7285亿令吉)。

台湾当局却凭借巨额贸易顺差充盈政府收入,令政府有大肆购买美国军火、“以武谋独”的本钱。

为此,中国商务部2023年4月12日公告称,即日起对台湾禁止大陆进口的2455项产品展开贸易壁垒调查,包括农产品、五矿化工产品、纺织品等,调查应在今年10月12日前结束,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2024年1月12日。

这一时机政治意味浓厚,公告当天为民进党提名党主席赖清德参选总统之日,而调查期限正好落在台湾总统大选的前一天。

既然让利没有用,就开始检讨不公平贸易,不让民进党政府用这些资源去对抗大陆、购买武器。因此,可以说,台湾享受巨额顺差的黄金时代即将结束。

给绿营沉重压力

故此,大陆此举至少说明如下问题:

一是长期以来为了争取台湾民众及商界的支持,大陆让利给台湾的政策即将宣告结束。

大陆在意台湾对大陆产品进台的限制只是一方面,其实真正在意的是花费天文数字的“收买”手段,不仅换不来台湾各界对大陆及两岸关系越来越紧密的期盼,还令到台湾的一些政党、民进党政府到部分普通民众尤其是年轻人的“渐行渐远”。

二是大陆汲取以往的经验教训,让政策有充分的发酵时间。此举既针对蔡英文执政的政府,又为即将于2024年1月13日上演的台湾大选注入各方都要面对的重大变数;同时,也给主张两岸恢复和谈、强化两岸往来的总统候选人予攻击民进党组合“赖萧配”的强大武器。

三是此举即使不能影响台湾大选结果,也能为继续执政的民进党赖清德政府予沉重压力。可以预见,若民进党继续执政,大陆将更大范围地中止ECFA中进口台湾产品的关税减免;同时,还会祭出更多对台湾经贸不利的措施。

四是此举证明大陆基本判断2024年大选,台湾非绿阵营赢面不大。万一判断不准,蓝营的“侯康配”赢了,国民党组成的政府愿意恢复两岸关系,届时借对ECFA进行重新检讨之机,逐渐恢复部分对台湾的让利步骤也在可操作的范围之内。

反应

 

灼见

【灼见】中日关系已“抢跑”/魏开星

特朗普上台,可以意料将走与美国现政府截然相反的路子。特朗普的风格将与他的上一任如出一辙,将再次“退群”、退朋友圈;除了对竞争对手——如中国“开刀”外,也不会对传统的盟友客气。

有鉴于此,美国的盟友也纷纷未雨绸缪,寻求新的外交出路,向中国靠拢。中国的近邻日本就是例子。

中日达成10新共识

12月25日,日本外长岩屋毅访华,与中国外长王毅会谈,并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会见。中日双方达成10项重要共识。这是自林芳正2023年4月访华以来,日本外长时隔1年8个月再次到访。日媒称,在特朗普即将于明年开始第二个任期的背景下,中日两国此次接触意味着两国都意识到有必要改善关系,以应对或将更不安定的国际局势。

在特朗普前一任期内,当时的日本首相是已经过世的安倍晋三。为了巩固盟友关系,在特朗普尚未就位时,安倍就跑到美国与之见面。特朗普入主白宫后访问日本,安倍晋三是全程陪同,陪吃日本寿司,陪打高尔夫球。

安倍陪打球时,还有一个经典镜头,就是“沙滩前滚翻”。安倍将特朗普伺候得很好,也表现得毕恭毕敬,唯命是从,这只是表面功夫。实际上,当特朗普提出要大幅增加驻日美军的军费负担时,日本政府是顾左右而言他,一拖再拖,最终美方并没有如愿以偿。

追随美国一无所获

另一方面,安倍在应付特朗普的同时,并没有刻意疏远中国,也没有明显地在中美之间选边站。这就是安倍晋三的外交手腕。但是,当安倍下野后,抛出了“台湾有事,日本有事”的论调,充分暴露其右翼的面目。

安倍退下后,菅义伟接任日本首相,仍然坚持“不与中国为敌”的主张,赢得中国的赞许。等岸田文雄接任相位时,华盛顿的掌门人是拜登。岸田是如何处理日美关系的?基本上,岸田政府在中美之间采取一边倒的策略,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加入到反华的大合唱之中。什么芯片联盟、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美日韩三方朝鲜半岛对话会、限制半导体产品出口中国等等,日本不仅场场不缺,还表现得特别卖力。

几年下来,结果如何?拜登政府的对华遏制、制裁、打压、抵制成效怎样?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坦承“徒劳无功”;而日本在其中,除了半导体产品少了中国市场一大块外,按网络语言说法是“得了个寂寞”。这也是岸田在自民党党内选举中主动“让贤”的原因之一。

岩屋毅表态获中赞赏

当石破茂竞逐党内提名时,也将构建“亚洲版北约”挂在嘴边;他胜选后,特别是希望“觐见”特朗普吃了闭门羹后,冷静了许多。于是就有岩屋毅在特朗普走马上任前访华的举动;正如一名日本外务省官员表示:“日本需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于中国的关系,现在到了日本必须思考如何与邻国相处的时候了。”

岩屋毅访华有两方面的表态深得中方赞赏。一是接受《凤凰卫视》驻东京记者李淼独家专访时,表示不认同“台湾有事,日本有事的”说法;二是岩屋毅在会中表示,日方恪守日中联合声明原则,尊重并理解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日方在历史问题上继续秉持“村山谈话”明确的立场,表达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

对此,中方当然不会“口惠而实不至”;相反,好处说来就来。中国宣布恢复进口日本水产品以及对日本公民免签待遇。

中国总理李强说,中日是“搬不走的邻居”。相信这对邻居经过兜兜转转后,会在“远亲不如近邻”的国际现实格局下,越走越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