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17年首见 中国不再是美国最大进口国

(北京11日讯)中国去年出口到美国金额年减超过20%,17年来首次不再是美国最大进口国。

分析指出,美国将采购地由中国改为其他友好国家的动向明显。

去年7月,中国海关总署公布每月进出口金额后,多家中国财经媒体就指出,中国已不再是美国第一大进口国。

日经中文网的报道指出,根据美国商务部的贸易统计,中国将自2006年以来首次在年度占比中跌至第2位以下。

2023年1至11月,中国在美国进口总体中的占比为13.9%,是2004年来的最低水准。

美国从中国进口在2017年前后达到峰值,这一比例超过21%,与其他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另有分析指出,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启,两国贸易额不断下滑,中国不再是美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到了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中国率先复工,中国再度成为美国的最大贸易国。

随着疫情后美国加强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全球供应链调整,使得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的规模又减少,两国的贸易额再次下降。

墨西哥取代

取代中国地位的则是墨西哥。2023年美国从墨西哥的进口额有望刷新历史新高。

墨西哥对美国出口的占比自2000年以来将首次成为首位。

日经中文网的报道引述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的葛兰姆(Niels Graham)说:“虽然规模不大,但中国厂商在墨西哥的工厂进行最终生产,试图出口到美国的例子是存在的。”

报道说,在美国推动“友岸外包”、维持对中国进口产品高关税的情况下,美国从欧洲和东南亚的进口增加。

在电子产品等先前高度依赖从中国进口的品类方面,美国向其他国家转移的动向扩大。

智能手机方面,1至11月从中国进口年减一成,自印度进口扩大至5倍。

笔记型电脑方面,美国从中国进口减少三成,越南增至4倍。自东南亚采购规模虽然还很小,但正在迅速增加。

新闻来源:中央社

不过,报导指出,要摆脱中国并不容易。随著美国国内电动车的普及,锂离子电池的进口猛增,进口依赖度达到了7成。而虽然智慧型手机和游戏机相关进口趋于减少,但依然占7至8成。

ADVERTISEMENT

 
 

 

反应

 

灼见

紧贴美国 日本自食其果/魏开星

二战之后,日本本土原本要被美俄英中等战胜国瓜分的,只是后来美军发现日本人对占领军的先头部队非常服帖,美国才决定“独占”日本四岛及其附近岛屿。

这样,战后的日本就被美国控制了。有一本畅销书《非正常国家》,讲述日本在美国占领之后,始终没有真正恢复主权。这点最明显地体现在日本的外交地位上。

两国关系在《美日安保条约》下,名义上日本受美国保护,实际上日本丧失了主权。因此,日本外交基本上是对美外交的亦步亦趋。即将被其党内同志代替的岸田文雄比他的前几任,像菅义伟、安倍执政时更甚。

典型的事例是日本在对华、对俄罗斯关系都是听从华盛顿的。例如,对中国芯片制造设备的封锁与禁运,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由此激起中俄两国对日本的不满与愤怒。

在美国推动限制中国制造先进芯片能力的情况下,日本今年7月开始限制23种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让日方科技贸易管制与美方立场相符。

汽车业首先受害

由于日本是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又以贸易立国,经贸对外依存度高过所有发达国家,因此它对中俄两国的经济封锁与制裁正日益遭到中俄两国的反制,正显现出“回旋镖”式的反作用。

据报道,中国已警告日本,如果该国进一步限制对中国企业出售芯片制造设备和提供服务,将祭出严厉的经济报复措施。

首先受害的可能是日本的支柱产业即汽车业。丰田汽车私下告诉日本官员,北京当局可能削减日本取得汽车生产所需关键矿物的管道。

俄罗斯方面,第九届东方经济论坛9月3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开幕。在媒体吹风会上,日本记者问到日本汽车重返俄罗斯时,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回答道,日方试图孤立俄罗斯,导致其失去了重要的俄国汽车市场。这是日本“自作自受”的结果。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前,作为日本汽车的重要出口目的地,俄罗斯排在日本汽车出口国的第5位。俄乌冲突爆发后,日本政府紧随西方对俄实施了一系列制裁措施,丰田、日产等日本车企也陆续撤离俄罗斯,暂停在俄生产、出售在俄工厂,日本汽车在俄市场份额断崖式下跌。

不可能重返俄罗斯

作为对俄制裁的一部分,日本从2022年4月开始禁止向俄出口豪华轿车,6月再增加禁止重型卡车出口;去年8月以后,日本政府进一步升级制裁,不光禁止向俄出口除超小型汽车以外的所有汽车,还切断了二手丰田、本田和日产汽车的销售。

如果说日本汽车要重返俄罗斯几乎不可能,那么日本汽车行业若遭到中国政府的反制,将有灭顶之灾的危险。

中国的电动汽车无论是产量还是出口量均位居世界第一,而日本的几大汽车制造商包括丰田在内,与美国、欧洲及韩国等汽车大国的产商一样,在油车转向电车的路上都有落伍及面临被淘汰之虞。

从市场竞争角度看,这里面有“远交近攻”的策略问题。由于美欧本土市场广阔,因此中国汽车还可能赴当地设厂,与当地汽车厂商有合资、合作的可能,以至于当地企业还有生存的机会;而日韩汽车因为其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不多,市场较小,与中国汽车合作的空间不大,反而被直接替代的几率较大。比如,在中国市场奋斗了20余年,三菱汽车已退出中国。

谈到中国反制日本,媒体总喜欢拿琉球说事。琉球自明朝开始与中国建立密切的朝贡关系,1879年被日本吞并,改名冲绳县,但清廷不承认。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廷签下《马关条约》,将台湾及附属诸岛(包括钓鱼岛)割让给日本。二战期间的1943年《开罗宣言》和1945年《波茨坦公告》明确指出,“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岛、北海道、九州岛、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二战后,琉球被美国“托管”。

1972年,美国将琉球群岛的治理权交给日本,同时保留军事基地。日本民间一直有声音认为琉球主权未定。

琉球问题成软肋

近年来中国的一些高校与研究机构开始重视对琉球问题的研究,这是事实;而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6月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罕见公开提及琉球,也引发联想。

随着日本紧随美国,对中国的台湾及南海等事务的深度介入,中国也在积累反制日方的资源与力量。

除了在经济领域对日制裁外,领土、主权、地缘政治等议题,自然是被纳入工具箱里的抓手。琉球问题是日本的软肋,中方若善加利用,就够日本喝一壶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