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安华的当务之急/陈福星

大马政局还是乱七八糟。

反跳槽法令有漏洞,多位反对党国会议员因此钻过漏洞倒戈相向,执政党也甘之如饴。可要是剧情倒过来演,团结政府能没有有倒台之虞?

“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心态一旦形成文化,则反跳槽法令已近乎形同虚设,而这同时说明,这个法令确有加以完善的迫切性。

从现有的情况看来,团结政府一时三刻不会有垮台危机,传说中的“迪拜行动”能化为事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团结政府要做满一届也难度不太大,然而,第16届全国大选又当如何?

或许有人会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到时再看!

是的,“到时再看”不光是许多大马人的心态,相信绝大多数外资也会这么想。

在股市,外资离场的消息频传,一心向钱看的资本家都在观望,看大马政局什么时候才能四平八稳。

一个政府,除非有三头六臂,要不然不可能在一届任期内把国家经济带上康庄大道。换言之,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要满足国人的钱包,5年时间是不够的。

但是,团结政府目前充其量敢讲的话,就是其政权能撑到来届大选,至于到时候大马政局又会是一副什么模样,此刻谁说得准?

得民心者得天下

一切都充满不确定性。团结政府能做到届满吗?来届大选希望联盟和巫统还合作吗?沙砂政党又当如何?这些,都是问号。

事情好像很复杂,其实又不然。

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亘古不变的大道理。在此乱局之下,首相安华的当务之急,就是把黎民百姓的衣食住行搞好,这一点搞偏了,就什么都是画饼。

人民不会饿着肚子欣赏政府的肃贪行动,也懒得理会政治青蛙和投机分子的呱呱乱叫,他们只在意月底的水费单和电费单,只关心今天是不是又再买不到10公斤26令吉的白米。

团结政府实则以安华为焦点,只要其所领导的政府能够让人民天天不愁柴米油盐酱醋茶,来届大选,谁都争着以他马首是瞻啦,还怕什么!

反应

 

财经新闻

砂要求天然气分销掌控权 考验砂总理与首相关系

(吉隆坡23日讯)我国最富有邦州之一砂拉越正寻求掌控本地最大的天然气储备,有报道指此举不仅让首相拿督斯里安华领导的执政联盟关系复杂化,还可能对联邦政府的财政收入造成冲击。

砂拉越近日要求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交出砂天然气分销掌控权,而这掌控权已由国油独揽长达50年。

据彭博社报道,有关谈判旨在寻求友好解决方案,但目前已拖延近4个月,并远超原定10月1日的最后期限。

安华重大挑战

报道称,这场争端对安华而言将是一场重大的挑战,而本周日正是安华上任两周年纪念日,也是他的3位前任都没有实现的里程碑。

砂总理丹斯里阿邦佐哈里是推动砂争取天然气分销权的核心人物。他在2022年大选助力安华成功组建政府发挥了关键作用,其领导的政党也是安华政府内排名第三的大党。自此之后,阿邦佐哈里持续致力于争取更大的自治权。

马来亚大学社会政治分析员阿旺阿兹曼教授表示,国油和砂拉越之间的问题,也正考验两位领导人之间的牢固关系。

“这情况验证了安华平衡联邦权力和邦州愿望的能力,尤其是考虑到砂在其政府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砂拉越掌握着大马60%的天然气储备,早在2018和2019年已通过法庭诉讼击败国油,收回部分资源相关权。与邻近的沙巴一样,砂拉越享有比大马半岛更大的自治权。在阿邦佐哈里领导下,砂成为推动权力下放的先驱,是大马首个掌控银行和港口的邦州,并正筹划建立自己的航空公司。

本周三,阿邦佐哈里重申了砂政府对陆上和海上碳氢化合物资源的主权要求,并引用砂拉越于1963年加入马来西亚之前制定的法律依据。他将这一主张扩展到大陆架,并强调砂“维护其领土主权和资源控制”的决心。

占总收入10%

国油今年料贡献320亿

国油对大马联邦预算至关重要,预计这家石油和天然气巨头将在2024年为政府收入贡献约320亿令吉,占总收入约10%。

当前,砂拉越的谈判正处于微妙的平衡之中。

报道指安华办公厅表示,任何解决方案都需确保联邦政府、国油、砂拉越及其能源公司砂拉越石油公司(Petros)的利益,最终为国家带来更大利益。

砂海上主权问题也可能带来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大马正在推进集中碳捕获立法,由于大马最大的碳捕获项目位于砂海岸附近,这一争端将加剧其复杂性。

砂拉越过去通过法庭诉讼取胜,包括实施地方许可要求和石油销售税,使其在争取最大利益时更自信。这些措施已对国油公司民都鲁液化天然气终端的运营产生了重大影响,该终端是全球第三大天然气出口中心。

报道称,安华的处境非常微妙,其在稳定大马政局和改善经济前景而受到赞扬,但面对砂拉越与国油的对峙也凸显了平衡邦州与联邦利益的挑战。

BMI高级石油和天然气分析师桑奈英表示,只要砂从其资源中获得更大份额的利益,就可能找到一个中间立场。

不过,独立分析师阿迪扎卡普尔认为谈判进展缓慢可能对安华有利。

“他可能在等待(全国)大选的到来,希望他的联盟能在砂以外赢得更多席位,从而削弱砂的议价能力。”

第16届全国大选最迟必须在2028年初举行。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