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互联网“横行”,哪家行业不畏惧?/拿督刘明

友人从脸书知悉我有青光眼症,很热情体贴地带我去一家新开的护眼中心体验一下他们的按摩技术。

友人说这种源自中国的技术加上自己研发的精油对很多眼睛毛病都有效。

事后他告诉我他正在推广这个项目,他说应该大有作为。

友人年轻有为,从事手机饰品维修行业十余年,疫情后手机行业成了超级红海,在完全无利可图甚至连年亏损情况下,他毅然把属下近20家分店都结束营业,只留下一间在东海岸老家继续经营。

我问他为什么突然选择一个和他以往背景南辕北辙的行业,他侃侃说出他的想法。他说过去多年他因智慧型手机的崛起赚了第一桶金,现在却因网上平台制造了太多的竞争对手而陷入困境,真的是成也网络,败也网络!

他说他一直在思考,有什么生意是不受互联网影响的?机缘巧合之下他因父母的眼疾接触到这家公司,还非常有效率地解决了他们两老的问题。

于是他决定投入这个领域,除了因大健康产业是刚需,最重要的是服务行业不受互联网影响!

他的这番话,萌生了我写这篇文章的念头。

互联网“横行”20几年,我记得刚开始的那几年,因着互联网,我们和客户沟通、传达信息、收取资料都非常方便,我们不需要千里迢迢特意跑到外国观展就能拿到一手资料,简直如虎添翼。

所以那一段日子是我们业务发展迅速的时期,大家都为互联网的出现鼓掌欢呼,互联网简直是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太棒了!

破坏性创新接踵而来

可是这一波的科技创新步伐太快,随着智慧型手机的诞生,网上购物成了常态,各式各样的破坏性创新接踵而来,传统行业当然包括我们的零售和礼品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传统行业面对了失落的十几年,企业倒闭、业绩大幅度削减,大多数人到了今天还是无可适从。

互联网的“入侵”, 对大多数的传统企业来说,就像温水煮青蛙一般,一点一滴慢慢地侵蚀着我们的生命,企业主们尤其是传统中小企业当然醒觉知道但却无可奈何,因为看不清这一波的破坏到底何时才是尽头。

我个人认为3年的冠病疫情是一个分水岭,它将线上购物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把后几年的线上交易一次过交集在这两三年内,让数以万计的人蜂拥至网上寻找商机,可是退潮后谁没穿泳裤,就暴露无疑、显而易见了!

换句话说,3年的疫情让线上和线下壁垒分明,尘归尘、土归土,这提供我们可贵信息和依据,对我们往后要走的方向非常有帮助!

我请大家稍微留意你身边的朋友,这三年来什么行业是逆市上涨的?

传统行业稳如泰山

撇开少数抓住风口的抖音网红不谈,我发觉那些能逆袭的几乎都是不受互联网影响的传统行业如保险经纪、直销、房产中介、甚至墓园中介等等!

他们传统的分钱制度让参与者趋之若鹜,奋不顾身!

我的邻居是一个电气工程承包商,疫情后工作从来没有停止过,买新车、装修房子,日子过得非常滋润。

一位从事drop-shipping(转运代发商)的友人告诉我,最近他们大事扩充运营,因为有新的投资者入股。我问他背后老板从事什么行业?他说是传统水喉承包商!

我们再看看后疫情什么行业分店开得最快、最凶如入无人之境?

是连锁便利超市和西药店也!他们够传统吧?

疫情前后3年间,7-Eleven开了2千多家;99 Speedmart后来居上,开了2500家;KK便利店也不遑多让,开了800多家!

品牌不受威胁

上个星期有一位老朋友造访,他曾经是一家银行的投资总监,疫情前几年自己出来投资了一家研发mRNA疫苗的公司,谁知道碰到了冠病病毒肆虐,押对了宝赚了不少钱,在寻找下一个猎物的过程认识了一个提供男士理发服务的奢侈品牌,他嗅到了商机,在安邦开了一家类似的高档理发店,生意滔滔不绝。

他找我设计洗刷袋送给上门的顾客。这位友人的另一半是一位著名的婚纱设计师,对象是城中名人贵族,一套婚纱一万元起跳,却从来不缺订单!

劳力士卖断货

高单价加个性化,是一种传统的商业手段,和科技沾不上边。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疫情期间除了口罩、手套和一些防疫用品严重缺乏,还有一种商品也卖断货?

答案是名表,尤其是劳力士!

一般高档奢侈品牌不会在平台上出售,你只能在他们的官网上才买得到。所以互联网的出现,对他们而言只扮演着辅助和推波助澜的作用,完全不构成任何威胁!

2023年福布斯世界十大首富榜首是LVMH大股东贝尓纳.阿尔诺,一个经营奢侈品牌的传统企业,让科技大佬们全部都要靠边站!

当然的世界十大富豪华伦.巴菲特在互联网崛起初期坚持不投科技股,他的理由非常简单:对科技行业不了解。

他说这话不久后便发生科技泡沫,很多当时当红得令的科技公司兵败如山倒!

巴菲特后来在科技行业尘埃落定时趁低入股苹果、微软、谷歌等经得起风浪考验的科技企业,让他不止逃过一劫,还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当我们回顾这些顶级商人的先知先觉,他们不受任何趋势或风口影响他们的决定,他们评估互联网带来的风险之后,就能非常精准地做出正确的判断!

互联网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种辅助和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工具而已。我们没有这些世界级大佬们的先知先觉,如今被互联网牵着鼻子绕了一大圈才恍然大悟,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原来一切都回到了原点。

那些该被淘汰的行业“逝者已矣“,不谈也罢。

辅助,非破坏

剩下屹立不倒的传统行业如你我的企业,假如要继续前进,一定要确保互联网是一种辅助工具而不是来搞破坏,其次就算互联网对你的业绩帮助不大也没关系,你可以继续用最传统的方式用心来经营,绝对还有突围而出的机会。

餐饮业者只管把食物做到美味无比,让饕客不断回头,搞不好有网红喜欢你的食物经他在网上热播,你还是有机会一夕爆红。

加盟也是蛮传统的方式,好好学习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加盟系统,快速扩张版图,让网络为你而用!

假如你经营的是实体零售店,被线上平台打击到遍体鳞伤,那不妨考虑转战B2B,或干脆另谋高就、转换舞台,好像我文章开头提及的那位朋友那样避之则吉,也许会看到不同商机!

放弃是另一种选择。

对我而言,传统产业面对的危机,其实已经悄悄地转嫁到那些在线上拼搏的企业,如网红、网卖或零工经济经营者。

原因很简单,就是线上的营销工具变化太迅速;今天当红的是短视频,明天或许就被淘汰。

瞬息万变、推陈出新的社交软件快得让人措手不及,加上网上销售门槛很低,导致竞争激烈,线上其实已比传统更红海!

你看AI的出现,导致华尔街科技巨头纷纷裁员,以前让人羡慕、高不可攀的科技新贵,现在突然变得越来越脆弱!

相比之下,线下的传统如今反而成为了利基行业(Niche),线上交易却因成了常态而变传统。

这种结局,你可曾意料到呼?

退堂!

视频推荐 :

反应

 

言论

境外购物平台冲击大马商业/潘政麟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全球电子商务平台蓬勃发展,如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平台甚至是拼多多近年来在马来西亚消费者中获得了极高的人气。

越来越多的马来西亚居民选择在境外平台上购买商品,而非本土市场,对于马来西亚的商业环境或多或少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境外平台购物的兴起实质上意味着资金的跨境流动,马来西亚消费者的支出在一定程度上流向了中国,而非本地商家。

这种现象在短期内可能对马来西亚的零售业造成冲击,特别是对于小型企业和传统零售商,他们面临着来自线上市场的激烈竞争。

提升产品竞争力

然而,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也促进了马来西亚商业生态的变革,迫使本地企业审视自身的产品竞争力,寻求转型升级。

马来西亚商业环境中的“不卷”现象,即市场竞争相对温和,导致商品价格可能高于消费者期望。这种现象背后的部分原因在于分销渠道和批发环节的利润较高,未能有效传递给终端消费者。

相比之下,中国电商市场极为竞争,各个环节的利润率被压缩至最低,以量取胜,最终实现了商品价格的大幅降低。这一差异使得马来西亚消费者在中国的购物平台上能够享受到更具性价比的购物体验。

境外线上购物的流行无疑对马来西亚本地商业造成了冲击,特别是在价格敏感的商品类别中。许多小型企业和传统零售商难以与淘宝上的低价商品竞争,导致销售额下降。

此外,中国快递的便捷性和丰富的产品选择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进一步削弱了本地市场的吸引力。

以美国为例,Temu(海外版拼多多)的崛起让美国国内的许多零售业主面临巨大的压力。例如,美国上市公司Dollar General 和 Dollar Tree 的市值已经从高点腰斩了约43% 和 52%。

Temu 销售低价家居用品、服装和玩具,类似于一家大型数字一元店,吸引了很多消费者。Temu 通过直接从中国工厂和仓库运送廉价商品来削弱美国竞争对手。Temu 在美国的受欢迎程度给美国许多零售业的商业模式带来了挑战。

境外线上购物的普及不仅仅是马来西亚消费者行为的变化,更是一次对本地商业生态的深刻反思与重构。

危机也是转机,马来西亚应该积极寻求改变,否则本地产品最终可能会被淘汰。毕竟,消费者是精明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