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江振鸿

美食中心高朋满座 ,业者忙得不可开交。
饮食小贩业者于农历新年期间涨价,似乎已是我国过年的一种“习俗”。
首先,我虽然不认同这些饮食小贩业者于农历新年期间涨价的理由,包括所谓牺牲自己与家人团圆共度农历新年的时光来做生意,以及必须付出额外的工资给予农历新年期间工作的员工。
因为,且别说所有在农历新年期间营业的连锁餐厅及便利店,也是在得付出额外的工资给其员工的情况下,都没有涨价。
一些工业厂商业者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接获大定单,得付出额外的加班费日夜加班赶工生产,却也没因此而提高定单产品的价格。
漠视大餐厅变相涨价
但是,我还是得替这些只赚取蝇头小利的饮食小贩业者们喊冤,因为大众都把农历新年期间涨价的焦点放在这些小贩身上,却对其他财大气粗的不少中餐馆的变相涨价,视而不见。
所谓变相涨价,是指农历新年期间,大部分有营业的中餐馆都只提供所谓的新春套餐菜单,让上门的食客被强迫性消费,只能点叫这些比平时菜单稍贵的新春套餐。
然而,不少民众却乐于接受,因为餐厅业者好歹也为了设计及研发这些套餐菜肴而下了不少呕心沥血的工夫,而单单那些充满吉祥寓意的菜单菜名背后,餐厅业者的一番绞尽脑汁加创意,恐怕已是“值回票价”。
更何况,农历新年期间,不少餐厅业者也把其餐馆精心布置一番,让食客感受到浓厚的新年气息。
因此,这纵使是变相涨价,也是让食客觉得物有所值。
让食客觉得物有所值
反观饮食小贩业者们,同样份量的一碗面,农历新年期间却涨价,在感观上自然让食客觉得不值得,而其用餐环境更是无法与这些中餐馆相提并论。
所以,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饮食小贩业者想要在农历新年期间涨价,首先在感观上得让食客觉得物有所值。
例如,新年期间,熟食虽涨价,但却比平时较大份量或加料,或没有涨价,却于新年期间只售卖价格较高的大份量或加料的熟食,或仿效餐馆,推出套餐似的熟食,例如卖云吞面的,在这期间只卖云吞面加水饺的套餐;卖叻沙的则推出叻沙加薄饼的套餐;有兼做茶水生意的业者,也可以推出一碗面加一杯饮料的套餐。
成也多元,败也多元/江振鸿
以多元社会闻名的我国,可谓是“成也多元,败也多元”。
多元社会虽然是我国最美的一道风景线,但往往也使不少原本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
早前吉隆坡市中心一座没有相关合法准证及地契的百年兴都庙发生拆迁事件,本是一起简单的法律问题,如果一切依法办事,本应毫无争议。
然而,却因为牵涉宗教问题,使得事情顿时复杂化。
这起风波最后虽然看似圆满落幕,然而并未解决长远问题。根据当局透露,吉隆坡及吉打分别仍有约130间及300间非法庙宇。
非法庙宇如未引爆炸弹
这数百间非法庙宇就如同数百颗未引爆的炸弹,随时考验当局及我国多元社会解决宗教纷争的智慧与包容力。
近日“气球小贩被取缔事件”,虽然在执法过程中出现暴力行为令人遗憾,但依法取缔本身无可厚非。否则国家法规将形同虚设,法不成法。
然而,在社交媒体网民的推波助澜下,事件却被演变成一项所谓“执法人员选择性执法,只针对某族群”的种族课题。
某宗教司甚至将早前迁移兴都庙的事件,与此次取缔气球小贩的演变作比较,质疑当局执法的公平性。
其实,所谓“执法只针对某族群”的说法,更多源自各族群固有的刻板印象。
而目前的政治局势中,获得大部分非马来选票的行动党成为执政联盟内最大成员党,更加深了部分族群对当朝政府“偏袒某族群”的印象。
当然,在我国这个多元社会中,执法行动往往是“两边不讨好”的。
前阵子我家附近一间在住宅区内非法营业的华人住家式点心店被当局取缔时,中文社交媒体上也出现了“政府保守”、“讨好马来选票”、“执法双重标准”等等评论,显示我们自己也往往五十步笑百步,半斤八两。
然而,尽管有这些小插曲,多年来我国多元社会中各族群基本上仍能和平共处,这正是我国各民族包容精神与当局处理族群和宗教议题智慧的体现,足以成为全球多元社会和谐共处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