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减少依赖中国 德国盼加强与马泰菲经贸

(柏林12日讯)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希望在亚洲拓展贸易关系,即加强与大马、泰国和菲律宾的经济合作,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根据彭博社,德国总理肖尔茨本周将在柏林分别接见上述来自东南亚国家的3位领导人。

其亲信称,此次的会面旨在协调减少对中国的依赖,通过更多样化的供应链和原材料合作关系提高德国的经济韧性。

尽管政治上已努力偏离中国,但中国仍是德国2023年的最重要贸易伙伴,同时已是连续第8个年头保持着这地位,而德国企业在中国的外来直接投资也创下新纪录。

进一步扩大伙伴关系

大型企业如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集团和化学制造商巴斯夫(BASF AG)等仍将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视为关键市场,中国主导着电动汽车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和其他高科技产品所需的原材料供应。

肖尔茨在周一与大马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讨论了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氢领域加强合作的可能性。

“我们希望进一步扩大这种伙伴关系。”

两人在发布会上说,这也适用于多元化两国在全球的经济关系的目标,以及希望与许多国家建立良好的经济和政治关系。

肖尔茨本周二将会见菲律宾总统小马可斯,以及周三与泰国总理社德他会面。

德国官员表示,与马泰菲3位领导人的会谈将注重于原材料合作关系,通过彼此的紧密合作吸引熟练员工,以及提升自由贸易。

肖尔茨也希望与亚洲伙伴讨论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局势、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及中东冲突。

他所领导的执政联盟在去年公布了新的中国策略,呼吁德国企业减少对中国投资,且大幅削减了对中国投资担保。

视频推荐 :

反应

 

言论

德国选举右翼抬头/黄春鑵

2025年,世界有多个重要经济体将迎来选举。除了确定会在今年下半年解散选举的加拿大以外,尚有在3月将进行闪电大选的德国。德国在经历了由社会民主党、绿党和自由民主党组织的政府内部决裂以后,被迫宣布提早于3月大选。这就给予了德国政局重新洗牌的机会,同时也让德国的右翼政党,看到了扭转他们目前劣势的机会。

在此届大选前,德国的政局实际上是由左翼政党所控制。执政中央多年的中间偏右政党,基民党在上届大选中惨败,使得左翼的社会民主党和绿党获得了组阁的机会。他们在和另一个中间偏右的自由民主党合作下,得以组建了现今的德国政府。但问题在于3个政党的意识形态并没有非常契合,时常产生政策上的冲突。这就使得德国这个联合政府的施政偏差,人民对他们的认可程度一点也不高。在这些冲突下,3个组织政府的政党给予人民的观感就变得很差,势必会在此次选举中受挫。根据近期的民调,3个政党的支持率都有明显地衰退,已经开始落后另外两个右翼政党——基民党和极右翼的德国另类选择党。

执政党议席或大减

这对于3个执政的政党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他们在此次的大选中,极有可能会面临议席上的大幅度减少。这将会让他们在未来数年的政治话语权,出现大幅度降低的情况。而在左翼政党中最有号召力的社会民主党和绿党遭遇此番困境下,右翼政党可能会在此次大选中脱颖而出,形成德国政局中的新局面。

虽然说德国是多党制国家,但在政局上真正有影响力的政党并不多。除了上诉提到的3个执政党,尚有最大的在野党,基民党、左翼第三大党左翼党和德国另类选择党。而左翼党,由于和社会民主党交恶,加上内部诸多纷争,使得他们在此次选举想要获得佳绩的可能性甚微。这就使得此次选举最有可能斩获佳绩的,将会是基民党和另类选择党。

另类选择党速崛起

基民党是极老牌的政党,我国熟知的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就是来自该党。根据多份民调如INSA,基民党是目前支持率最高的政党,远超于其他,其领先幅度可达7至8%。这表明基民党很有可能会成为此次选举,获得最多议席的赢家,让他们得以重返执政。但最受人瞩目的并非他们,而是另类选择党。

另类选择党由于其内部的极右翼路线,而为德国人所熟知。虽然他们的意识形态常为其他政党所批评,甚至还被德国官方列为需要管控的组织,但他们的支持率有增无减。

虽说基民党是目前民调最高的政党,但另类选择党也不落人后,以22%的支持率排行第二。而且有不少机构认为他们极有可能会在此次大选中,成为德国的第二大政党,议席将会超过现今的3个执政党。虽说基民党等政党对他们还是非常忌惮,让他们没有任何组阁,加入政府的机会。但随着他们的支持率日渐增加,往后不排除会成为基民党那般的大型政党,甚至有单独执政的能力。但这一切,料都不会在此次大选中发生。

总的来说,德国大选极有可能会改变现今左派把持政府的局面,让右派再次回到权力的中心。但值得关注的是,中间偏右的两个政党,基民党和自由民主党,对选民的吸引力已经逐渐在减弱,另类选择党反而有加强的趋势。这就代表,德国政局日后,有持续向右倾斜,变得愈加保守。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